武汉,汉街上名为“Today·福咖”的店关了。门店已经变成毛坯,围挡上写着:“店面装修升级中,敬请期待”,侧面是Today的小标。
这是一家Today 便利店与福咖的联合店,福咖是Today便利店于去年9月开的副牌,目前仅在武汉开店,公开信息显示,福咖汉街店和另一家店已歇业,4家待开,正常营业的还有8家店,快消君走访发现,即便是还在营业的,生意是肉眼可见的冷清。
而今年年初,福咖品牌负责人李小为称,福咖计划今年扎根武汉、走向省内,全年开店100家。然而,2022年即将过半,开店计划的压力则自然来到了下半年。不过,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福咖的发展似乎不如预期。
欲做“平价版”精品咖啡,市场却不买帐
各行业对咖啡的热情,已无需多言,不论是“新鲜”的李宁,还是并未“褪色”的邮局。
而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咖啡行业投融资事件达近30起,整体融资额超过170亿,武汉成为国内咖啡消费前十的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本土咖啡品牌福咖的“应运而生”也不难理解。
据了解,福咖的初衷是为年轻的职场人群提供平价的精品咖啡,并认为精品咖啡与亲民价格并不矛盾。
福咖对外声称,每一杯咖啡豆采用80分以上的精品咖啡豆,咖啡师都是经过两届中国咖啡师大赛冠军朱金贵老师培训后上岗,菜单上也有4款需耗时5-10分钟的手冲咖啡产品,每杯咖啡的价格在10-30元。不少消费者也夸赞福咖的咖啡师主动介绍咖啡风味、且态度温和,快消君随意走访了一家门店,其咖啡师称已从业9年,不论是咖啡风味、咖啡工艺、咖啡豆等均能侃侃而谈。或许,福咖真的立志做精品咖啡。
但据咖啡业内人士透露,具备以下三种要素,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精品咖啡。第一,咖啡豆要在80分以上;第二,咖啡品牌的主理人要有好的咖啡技术和态度;第三,目标客群有着成熟的咖啡饮用习惯和消费能力。
就福咖的外宣内容而言,前两个要素可谓勉强过关,但第三个要素却不大符合。除了开在武汉商圈C位—武汉天地的门店外,其他绝大多数门店都开在白领聚集的写字楼以及创业园区,明显不满足条件。
选址写字楼的福咖,需要Today引流,要么是店中店,要么与Today共用一个招牌,大多数门店采用红色系的国潮风,门店面积10平米左右,且都设有座位区,附带卖一些甜品、轻食。
当然,如此操作也有其道理。毕竟,创立于2008年,并于2014年将总部从南宁迁至武汉的Today便利店在武汉有着300多家门店,自家的流量不用,着实可惜。不过,引流,并不容易实现。
福咖的一位咖啡师透露,含有咖啡的早餐套餐卖得最多,价格从15元到三十几元不等,客群主多为白领,主要是外带模式,真正坐下来喝咖啡的人不多,1家店一般只需1个咖啡师,一天2个咖啡师轮班。据快消君观察,福咖一杯咖啡均价20多元,平时订单不多,而周三会员日买一送一活动时,订单量会多一些,算下来也就是十多元一杯咖啡。
如此看来,福咖本意想做“平价版”的精品咖啡,却在实际经营中“阴差阳错”变成了瑞幸的“平替”,这还仅限于活动期间。
福咖想做平价精品咖啡,开辟新的模式,但市场似乎并不买帐,选址写字楼的福咖想做白领的生意。白领们买咖啡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呢?首先,满足基本的功能“提神”;其次要实惠,反复购买无压力;最后则是要出品快。瑞幸咖啡恰是如此,13元就能买到一杯现磨咖啡,而咖啡师也早就练就了一双速度超凡的“无影手”,宗旨是不能让顾客在吧台等。而福咖则显得有些尴尬,够不上精品咖啡,也满足不了白领需求,不上不下,不温不火。
便利店整体增速放缓,Today探索无人零售
至于Today便利店缘何要做一个看起来半吊子的精品咖啡,兴许源于便利的竞争压力或是想要开源的迫切心态。
现实是,半年前,和前文提及的福咖同时亮相开业的、升级后的Today便利店,也关店了。
而此前Today便利店已在写字楼林立的汉街开了多年,生意远超同一条街的另外两家便利店。据了解,这家Today便利店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顾客必须通过“人脸识别”后才能进店;其二,撤掉人工收银台,改为无人自助结账机器。当然,并不是完全无人,店里还是有负责补货、加工鲜食的工作人员。
以往经常光顾这里的白领透露,便利店升级后不久,人流量就减少了一半,对顾客来说,人脸识别意味着“拦截”,而改为无人自助结账后,更是少了人情味。
Today便利店创始人、CEO宋迎春曾把无人零售的新形态视为技术对零售业的赋能,在他看来,无人并非全然无人,且有无人也不是核心,关键还是供应链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无人”确实是Today的战略,但现实层面,“升级”或成了关店的一个诱因,显然,Today对无人零售的探索并不顺利。
公开资料表示,进入2019年以来,各城市便利店门店数增长整体放缓。Today便利店也无法独善其身,探索无人零售、开独立咖啡店,品牌急需开辟新的新的增长曲线。
无独有偶。便利店的生存之困也发生在便利蜂。
今年,高速发展的便利蜂也显得“焦虑”,裁员、闭店、取消年终奖……桩桩件件都在说“亚历山大”。更有意思的是,其推出的“不眠海”咖啡和“无穷象”前置仓两项业务也都面临着撤退、停摆。更不用说,131闭店、邻家倒闭、好邻居卖身,巅峰时期有800多家门店的全时倒闭……不断有玩家退场。
不得不承认的是,受疫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前几年深受资本关注的便利店业务也“冷静”了下来,对于便利店引以为傲的“鲜食”业务,前有半日达的鲜食模式虎视眈眈,后有方便快捷的外卖任消费者选择,便利店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一点点蚕食。
于是,寻求自救亦或是转型之法、是便利店身处困境时必须面对的。可同样是卖产品,便利店是零售业,而咖啡馆属于餐饮业,一不小心就跨界了,而跨界则意味着从头来过,“过不好”便难上加难,虽然,Today便利店有着多年经营鲜食的经验,但毕竟不曾“独立开店”。
不难预料的是,半年多的时间,福咖要完成的小目标是开90余家新店,并努力实现赚钱的“愿望”,就如今的经济大环境而言,你觉得,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