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总会持有很多现金”
“很多事情会变,但有一件事情不变,就是我们总会持有很多现金,”巴菲特在开场中如是说。
“对巴菲特而言,现金并非是一种接近零回报的资产,而是一种永不过期的看涨期权,可以购买任何资产。”——爱丽丝·施罗德(畅销传记《滚雪球》的作者)曾如此解释。
职场Bonus:对职场人来说,我们工作之外留给自己的修炼时间,以及内在转化提纯后能体现在简历上的能力,就是我们手头可拥有的“现金”,是氧气,也是永不过期的看涨期权。
反观当下职场,有太多的人愿意把下班后的时间交给加班换取大厂加班费,或者交给游戏娱乐换取即时满足感。如果把工作时间看做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前者是恨不得把“现金”全部放进这个风险机器里,后者则是在场外挥霍完“现金”。
02 如何选择时机
巴菲特并不擅长选择市场时机。“我们对股市会怎样变化没有哪怕一点点想法”。
他更强调如何得到对自己来说足够多的现金,这样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他能够下注更多好的公司。“现金为王”是巴菲特坚持半个多世纪的投资信条,伯克希尔账面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现金等价物及债券,仓位接近峰值的85%。
职场Bonus:对于年轻人,未必要追求在最好的时间跳槽到别的公司,关键在于你是否争分夺秒转化了足够多的能体现到新简历上的能力,以便在好的工作机会来临的时候转身入局,创造更高的价值。
03 关于中国的机会
芒格:“之所以在中国投资,是因为我觉得在中国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收获很多好的公司,为此我是愿意去冒一些风险的。”
职场Bonus:对于年轻人,中国目前也有很多目前在招聘市场端还不广为人知,但有未来潜力的小公司,可以以不那么高的门槛进入。重点是,你是否看得懂这些小公司?你是否能识别出哪些拿了融资的公司是真的好公司?在求职面试前,你是否会花费时间了解它们的业务和赛道具体好在哪?
04 “比特币不产生任何价值”
巴菲特坚持认为比特币不产生任何价值:“比特币并不是有生产力点资产,它的价值就是取决于下家支付上家多少钱。”“宁可买250亿美元的公寓或农场1%的股份,也不要售价25美元的比特币。”
芒格:“比特币既愚蠢、又邪恶、还让我显得比别人差劲。”
职场Bonus:当有前老板发微信,或者猎头打电话给你,让你去做和比特币相关联的赛道创业,别去。但这里提示一句,区块链技术并不一定和虚拟货币挂钩应用,只是如今依然有很多虚拟货币产业链上的公司会借用“区块链”的外衣来包装自己。
05 对抗通胀的最佳工具
某些时候,钱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值钱了。“但家具店里的价格水涨船高的时候,有钱的人还是会继续购买高级家具。”
巴菲特认为,抵御通胀的最佳保护措施是投资自己的技能,比如拉小提琴这样的才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你的才华是不会跑的,都会保护你。你的钱也许会受到通胀影响,但才能永远不会。”
职场Bonus:某些时候,工作简历上展示的能力不像以前那么值钱了。但在要人需求水涨船高的时候,工作能力拔群的人依然会换工作、收到好的offer。
抵御工作简历贬值的最佳保护措施是投资自己的底层认知能力。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底层认知水平都不会跑,都会保护你。你的工作简历含金量会受到人才冗余的影响,但底层认知不会。
06 如果只选一支股票对抗高通胀
巴菲特: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在某件事情上做得特别好,不管有没有经济利益。人们会给你一些他们生产的东西来换取你能提供的东西/技能,最好的一项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不用担心高通胀带来的贬值。
07 “巴芒”给青年人的建议
对于巴菲特的人生经历而言,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许包含一部分偶然的机遇。但他依然鼓励年轻人:“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情然后一生从事,找到你想要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为自己真正尊敬的人打工,这就是我毕业之后做的做的。我一直在为我自己工作。”
芒格的建议则是:找到你真正不擅长的,然后规避它们,就算你很聪明,你也不可能做好你不感兴趣的事情。
08 人生的顿悟时刻
巴菲特在现场展现了2张“视觉错位”效果的图片——不同的人会从中看到不同的东西,两张脸或者花瓶,兔子或者鸭子。
他想强调的是:思维是可以转换的,人会有醍醐灌顶的瞬间,思维发生重组,一下子看到一些之前看不到的东西。
职场Bonus:这一点同时涉及到芒格过去著名的“多元思维模型”。这是一种智慧通融融合的典型案例,有人将其与心理学中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概念关联。想要提前获得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捷径”之一是刻意练习对工作中已发生事件的复盘提纯——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开始所强调的,即你需要在工作之外抽出足够多的时间来从经验中提纯能力,找到底层“元认知”,并熟练将其应用于对现实世界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