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比起“自杀式物流”,上海更多的是“无声式物流”

受新冠疫情影响,那个车水马龙、风云际会的上海陷入了“静默”状态,物流快递一时间也被按下了“暂停”键。

为了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打通城市“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十分必要。特殊时期,疫区居民最需要的就是打通物流。当“自杀式物流”的说法流行于网络,让人产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感。

但在热闹的互联网之外,还有一群人正在快递末端“最后一公里”默默付出、持续坚守。他们可能是90后女配送员,也可能是95后退伍军人,又或是快递驿站站长,甚至是一辆无人配送车…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成群结队的气势,没有隆重盛大的出征仪式,他们就抱着“能送一单是一单”“争取每天多送几单”的信念坚守在抗疫最前线,一次次通宵达旦,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擦肩而过,有的上了货车就吃住在车上半个多月。

01 抗疫刷屏与信任危机

关心上海疫情的人,相信不会错过京东徐雷的几次“热血”发言。

京东在抗疫救援方面,从来不惜力,从来不算账”,“有力使不出,这种感觉很难受”,“我们终于可以使劲了,京东人早就憋着一口气了”。这是上任京东集团CEO两天后(4月8日),徐雷在其朋友圈发布的一则动态。即便是深夜发文,但难得一见的感性话语,还是让这条内容得到快速转发,并在网络逐渐发酵。

在物流“最后一公里”难关持续未破的上海,居民们等待防疫口罩、生活物资、日常用品的时候,徐雷此言无疑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人看到了希望,似乎快递进城问题真的能够迎刃而解,京东顺理成章的成了此次攻坚克难的“尖兵”。

▲图:网传沸沸扬扬的京东“自杀式物流”

尤其是在第二天召开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王文博将“抗疫救援”内容进一步具体,称将为上海地区提供超过1600万件米面粮油等民生商品,可保障上海京东用户近1个月日常供应;还会加大运力投入并大量使用智能物流技术提高效率,首批调配了约2000名快递小哥,同时调运无人智能快递车在封控区域开展无接触配送。

从集团CEO到副总裁,从微信朋友圈到新闻发布会,京东两个重要人物在不到24小时里、在两个公开场合接连发言,成功将舆论推向高潮。不少人还惊喜地发现,京东平台不少商品都在陆续开放,消费者可以自行下单。

“言语承诺+订单放开”双管齐下的结果就是,京东站到了舆论场的中心,成为众人心中的抗议英雄,一时间超越了所有同期抗疫保供企业。经过这番高调宣传营销,消费者期望值就被无限抬升。

但在特殊时期想要凭一己之力打通城市物流配送,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京东很快遇上信任危机,遭到舆论反噬。原因是,不少上海市民见到京东的宣传后,纷纷到京东商城下单购买食品、生活用品等,甚至还取消了其他平台的订单,只为能够尽早收货。

京东物流在上海(图:京东官微)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做法,显然具有较高风险。许多市民发现,下单后没两天,京东物流配送时间就从“4月12日”改为“4月22日”,甚至最后连预期配送时间也没有了,出现严重的延期问题。“这怎么和预期不一样?与京东承诺的也大相径庭”…货仓发不出货、订单无法按时履约,一时间网上争议声四起。

为了彻底改变消费者的评价。京东花大力气组织了3000多名快递员,以“自杀式物流”的方式进入上海,才终于解决了一部分京东订单的配送问题。

在这批京东快递员进入之前,一大批在上海本地的骑手、快递员已经率先动了起来。这些是没有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他们成了第一批保供的快递员。

02 看不见的无名英雄

在上海浦东花木街道、塘桥街道和北蔡镇附近,90后配送员李小雨已经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了。

过去半个多月里,这个身高只有1米63、个头小巧的姑娘,已经连轴转了15天,为周边社区送了近3000斤大米和数不尽的“柴米油盐”。尽管这些居民并不知晓李小雨的名字,但都会亲切地称呼她“送大米的小姑娘”。

李小雨是上海浦东新区丹鸟物流花木配送站的一名普通配送员,上海进入封控状态后,她就以站点为家,与其他5名同事共同服务周边小区居民。正常情况下,丹鸟物流花木配送站有14名配送员,但在疫情管控下,只有李小雨6人能出来工作。据她介绍,自己每天要送200件包裹,一次200~300斤打底,工作量比平时翻了一倍。每送一趟,她都尽可能多塞几个包裹,因为“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多送一件是一件”。

▲图:穿越城市,送大米中的李小雨

90后张江大学城菜鸟驿站站长刘凯宇也是上海保供的一线人员。

在李小雨忙着为附近居民区送米送油的时候,刘凯宇正没日没夜地帮助北蔡镇居民送鸡蛋和水果。虽然只有27岁,但在疫情来临的时候,刘凯宇丝毫没有犹豫,一心只想着帮助周边居民解决生活物资匮乏的问题。

从快递站长到物资采购员,刘凯宇无缝切换。虽然没有任何经验,但他也干了下来。

开始没有供应商,他就自己找供应商;晚上批发市场关门了,但只要住户有需求,他就自己开车四处去找能买到东西的地方。直到刘凯宇在一家超市老板处找到鸡蛋货源,做起了鸡蛋采购的工作。

从开始的个位数,到现在的14个群、1600人,刘凯宇的物资供给群日渐壮大,覆盖了浦东张江镇和北蔡镇的16个小区。鸡蛋也从第一天的600板、第二天200板、第三天100板…9天时间里,输送量达到3000板。

▲一场无声保供战正在上海默默进行(图:菜鸟官微)

据刘凯宇不完全统计,过去十天的时间里,他和朋友们总计派送了90000个鸡蛋、3000斤水果和3000斤蔬菜。即便有认识的志愿者朋友不幸感染新冠,他也还在坚持,“我们要是不做了,这14个群的住户怎么办?只要疫情没解封,我们就继续做。”

95后退伍军人王兴东也是抗疫保供力量的一员,在上海尚未完全封控的时候,他就开启了连轴转的日子。3月11日,他收到了站点服务社区将要被管控的消息。为保证站点覆盖区能正常履约,他和同事连夜进行运力保障调拨,至3月12日早晨6点半,10人的运力小队配送了超过1000单。

那两天,王兴东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累,总共只睡了8小时,“部队拉练都没这么累”。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还是勇敢地冲在了抗疫最前线,全力保障社区供应,“只要国家需要,我会第一时间站出来。”

聚沙成塔,一个个散落在社区里的“微光”组成了抗疫保供最坚实的力量。他们或许没有响亮的名字,也没有漂亮的脸庞,在一次次配送中疲惫不堪,但却一次次负重前行。

03 抗疫保供需要更高效

高调鼓舞士气、低调下沉做事,是企业在疫情当头的不同应对方法,最终都是为了提供实际的帮助。

公开数据显示,在4月的前一周,上海每日在岗骑手约1.1万。相较于拥有2500万居民的超大城市的需求,人数实在不算多。“最后一公里”快递需求难以满足。

在当天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相关领导提出,允许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等保供人员,走出封控区,回到保供岗位。同时统筹邮政快递、顺丰等物流资源,对接电商平台,补足配送力量,完成社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务。

这则消息让不少卯足了劲的企业看到希望,纷纷开始递交申请,集结人力、物力,全力以赴保障上海物资供应。

据不完全统计,京东计划分批次派出包括快递小哥、分拣员等在内的3000余人队伍进驻上海;菜鸟、饿了么、大润发、盒马等阿里系企业首批也增调了3000名一线人员参与上海保供工作;叮咚买菜也已召回近500名一线员工重回保供队伍,后续还在持续增加;美团虽未公布确切数字,但也在推进骑手返岗工作。

▲物资正在有条不紊运送中(图:盒马官微)

到了4月19日,上海官方公布的在岗骑手人数已近2万人,较上一次公布增加了近9000人。

比较有意思的是,相比于京东,以前高调的阿里这次却相当低调。虽然菜鸟的上海仓库一直在运转,也将刚刚组建不久的自营车队抽调参与上海抗疫,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物资运输,调集了无人配送车进入封闭区域,用以缓解“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压力。

特别是对于上海的老年人群体,菜鸟和上海市民政部门合作,推出了“助老专车”、“助老专仓”,从民政部门披露的数字看,这些物资送给了150多家养老院的2万多名老人。

这次上海抗疫,是城市内的作战,中国快递天团顺丰、四通一达的长距离运输鞭长莫及,京东区域性的大仓大配也是半运转,首先还是城市内的短距离配送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以及阿里这种线上线下互补的销售渠道,加上饿了么、美团、叮咚买菜、菜鸟等本地化的配送,还有社区的驿站们主动当起了志愿者和团长,对保供起到了积极作用。

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经过上海这次集中的团战,大城市的物流供给应该会探索出更多的可能。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物流  物流词条  上海  上海词条  比起  比起词条  无声  无声词条  自杀  自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