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指的是短期的、投机性的资金,它们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各市场之间迅速流动,其目的在于在尽量少的时间内以钱生钱,投机盈利。热钱炒作的对象包括股票、黄金、其他贵金属、期货、货币、房产、石油等矿产资源类产品乃至农产品例如红豆、绿豆、大蒜。
热钱与正当投资的最大分别是热钱的根本目的在于投机盈利,而不是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也不会长期投资于某项金融资产,但它的巨额流动却会给一个经济体和区域的金融和经济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关于热钱危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8年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资本家引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所以热钱的流向和规模一直是各国央行监控的重点。由于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建设和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与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因此,对热钱的防范和管理就成为一项极为重要工作。
热钱流入的阶段性分析
国际上对于热钱规模的衡量一般以外汇占款与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差额作为主要参数,本文主要根据这个指标,同时参考外汇占款和银行代售汇的情况对近几年以来的热钱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把次贷危机以来热钱的流动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巨额流入阶段(2007.10-2008.7)。从2007年10月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加剧,整个国际资本的风险加大,急于寻求避风港,而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国内的流动性依然过剩,在2007年9月和12月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人民币与美元的价格差异造成热钱急剧流入买入人民币资产。从2007年年底到2008年中旬,热钱流入数量逐月增加,在2008年7月份到达了2500亿元的峰值,大大超过金融危机之前月度平均流入500亿元的水平。这个阶段的热钱中的大部分变成了存款,表现出了很明显的避险特征。
第二阶段:流入放缓和快速流出阶段(2008.8-2009.1)。在这一阶段中,首先国内经济持续走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开始不明朗,引起了热钱的忧虑;其次雷曼兄弟公司在2008年8月的倒闭,造成了欧美短期资本对流动性的极度恐慌,所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撤离中国。热钱数量从2008年8月开始逐月减少,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甚至出现了热钱数量负增长的情况。热钱在这个期间出现了从巨额流入到流入放缓再流出的“过山车”变化过程,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第三阶段:第二次加速流入阶段(2009年4月初-2010年3月末)。这一阶段热钱加速流入的推动因素是美国推出QE1(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QE1主要包括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国际热钱开始转向押宝人民币升值,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QE1释放的流动性,使得热钱流入我国逐月增加,在2010年3月达到了1500亿元的峰值。
第四阶段:第四次加速流入阶段(2010年9月初-2011年末)。这一阶段热钱加速流入的推动因素是美国推出QE2,总额为6千亿美元的QE2包括美联储斥资购买财政部发行的长期债券,每个月购买额为750亿,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201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加息,热钱流入开始加速,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由于利差因素和避险需求,外汇占款一直保持月度平均3000亿元的高位。伴随着热钱的巨额涌入,国内的商品价格水平开始一路走高,央行的政策调控重点开始转向抗通胀。
第五阶段:加速流入阶段(2012年9月末-2013年3月)。从2012年9月开始,全球范围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先是美联储在2012年9月和12月推出了QE3和QE4,而欧洲央行宣布启动“无限量冲销式购债计划(OMT)”,澳大利亚、英国等相继跟进,全球流动性再次大规模泛滥。而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也在2012年四季度开始跟进,实施了多次更大规模的“开放式”的量化宽松政策。发达国家这些竞争性货币贬值的溢出效应和累加效应造成了我国的外汇占款在2013年1月和2月的巨额增加。其中,1月外汇占款达到了6837亿元,创历史新高,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增量,热钱涌入迹象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