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上半年GDP排行出炉:23省增速跑赢全国,广东GDP总量居首。随着全国上半年GDP出炉,全国各省市陆续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GDP的“成绩单”。据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官网统计,目前31个省市已经全部公开了2016年上半年本省的GDP数据。
数据显示,其中有23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跑赢全国GDP6.7%的增速,北京、上海、吉林三地增速与全国增速持平,仅有云南、河北、黑龙江、山西、辽宁低于全国增速。
记者发现,二季度东三省情况有所好转,吉林GDP增速与全国水平持平,辽宁省GDP增速虽然依旧为负增长,但增速有所上涨。
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7%
国民经济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全国上半年经济数据,据了解,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40637亿元,GDP同比增长6.7%,二季度同比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总体来看,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97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4250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90亿元,增长7.5%。
专家分析,在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能够实现6.7%的增长,确实来之不易。
西部12省仅有云南增速未超全国水平
重庆连续10个季度增速“名列前茅”
从表中可以发现,2016年上半年31省市GDP同比增速数据显示,西藏、重庆、贵州3个省市该项指标领跑全国,GDP增速分别为10.6%、10.6%、10.5%。其中前三名全被西部省份包揽。从整体来看西部12个省中除云南外,其余省份均超过了全国一季度6.7%的增速,西部各省的经济发展势头在持续增强。
重庆、贵州上半年成绩单依然亮眼,增速保持在前三的行列,增幅超过10%。
据记者了解,在全国面临大的下行压力情况下,重庆已经十个季度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全国的前列了。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对此表示,重庆能够保持如此高增长的态势是非常不易的,他认为五大功能区域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加速形成新动力以及新经济几个因素共同作用支撑重庆上半年经济的亮丽风景线。
另外,贵州的表现这几年也非常出色,贵州省委党校教授罗光华指出,贵州经济发展快,主要是因为GDP总量小,发展起来增量大,相较起来速度就快。
吉林上半年GDP“追平”全国增速
东三省经济发展态势有所“回暖”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临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去产能已然位列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手,供给测改革在今年更是一大高频词。
据记者了解,在2015年全国31省GDP增速排名中,有5个省份经济增速低于6.9%,包括辽宁、山西、黑龙江、吉林和河北,其中辽宁以3%的增速位列倒数第一。而在2016年第一季度,这5省再度位列GDP增速后5位,辽宁首次出现负增长。
而从上半年的数据看,东三省出现了分化,吉林总体态势明显好于辽宁和黑龙江,上半年GDP增速追平全国水平,这也是自2014年来的首次,有力回应了对于东北经济的唱衰论调。
黑龙江省虽然依旧排名倒数,但是相较于一季度来说也保持了稳步回升的趋势;辽宁省虽然延续了一季度负增长的态势,但是数据也有所回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就曾表示,东北三省有基础、有条件,经济增速可以回升,以制造业为例,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东北具有的优势是很多省份不具备的。
为了振兴东北三省的经济,据记者了解,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重点围绕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大核心任务,分年度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另外实施方案还明确加快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深化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领域工作任务,包括制定和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在东北地区改组组建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等内容。
东部省份GDP增速不及西部省份
政策倾斜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从31省市一季度GDP数值变化来看,前三名全部为东部沿海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上半年GDP总额为37357.59亿元、36531.73亿元、31688.29亿元,三大省继续稳坐“万亿俱乐部”。
记者发现,虽然从GDP总额来看,广东、山东2省位居前三,可是从上半年31省市GDP增速排名来看,广东排位19,山东排位20,且二者的GDP增速也没有很高,为7.4%、7.3%,远不及很多西部地区省份的增速。
记者了解到,我国东部省份多发展外向型经济,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经济增速必然也会有所调整。而相较于东部,中西部地区近些年承接了多项产业转移,而且得到国家政策倾斜,这些因素都会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外媒热议中国二季度GDP数据:增长稳定但仍脆弱
外媒称,中国经济二季度平稳运行,个人消费也势头强劲。这反映出国内经济已经对当局的援助强化政策做出了反应。
提振经济成效显著
据日本《富士产经商报》7月16日报道,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增幅高于接受彭博社采访的经济学家的预测中间值6.6%,符合政府设定的年均“6.5%以上”的增长率目标。
报道称,6月工业生产和零售额也超出预期,但1至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进入今年以来,贷款猛增和住房市场回暖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景气扩大的可持续性问题引发担忧。中国当局试图在削减过剩产能和增长目标之间寻找平衡,去年10月以来,政策利率维持在了史上最低水平。
彭博社统计的月度GDP数据显示,中国6月经济增长率同比达到7.13%。中国经济的强劲势头已经得到多个指标的反映。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零售额同比增长10.6%。
报道称,中国领导层试图在2020年之前使该国经济规模达到2010年的两倍水平,并提出了2020年前维持6.5%以上年均增长率的方针。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领导层一方面通过基于创新和服务的新动力来拉动经济增长,一方面推进消化煤炭、钢铁等传统部门的过剩产能。
今年增长目标可期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7月15日报道称,中国已暂时成功遏制住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稳定的信号对北京来说是一个喘息的机会,中国认为现在更加接近于完成今年6.5%到7%的增长目标。没有人预测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会出现显著好转,但中国已经成功地清除了经济骤然减速以及一年前证券市场泡沫破裂导致的不可控局面可能重现的阴影。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专业教授奥利弗·鲁伊指出,第二季度的“增长率略好于预期,但由此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触底还为时尚早。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重建信心和鼓励百姓消费,为此它还将继续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
报道称,中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期,目标是以服务业和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正在一点一点地向着最终目标前进:服务行业已占其GDP的54.1%,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将近3/4。但是,对各种问题的处理进度缓慢,以及一些重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加上企业的巨额负债和国有企业面临的改革还是令人对转型能否在没有阵痛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产生了疑惑。
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指出,未来几个月增长反弹的可能性大于继续放缓的可能性,但在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前,未来两年中国经济经历新的减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经济前景仍存隐忧
法国《费加罗报》7月16日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稳定但仍然脆弱》的文章称,中国官方公布的好于预期的增长数据让人吃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季度的经济增速达到6.7%。同一季度相比这是一个稳定的增长。
文章称,中国正在转向较少依赖工业和出口的经济模式。服务业增长7.5%,比工业要更加有活力。更好的是,中国家庭消费表现出了两位数的增长,达到10.6%。
与此同时,有关中国经济放缓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所有担忧的原因远没有消除。法国外贸银行的伊丽丝·庞(音)指出,“私人投资依旧薄弱”,上半年仅同比增长2.8%。汇丰银行经济学家王然强调,私人投资大约占总体投资的60%,它的减速在中期来看令人担忧,因为“这反映了一个更关键的情况,即商业阶层信心的倒退”。
文章称,中国政府不会放任经济放缓并将继续实施刺激政策。中国政府资助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相比2008年时将更具目标性。但是人们怀疑,政府的行动会否推迟对那些没有收益、产能过剩的国有大企业的改革。这些企业被称为“僵尸企业”。王然和伊丽丝·庞都认为绝对有必要加速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从而使经济增长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
伊丽丝·庞指出:“最让人吃惊的数据是6月的信贷数字。”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了12.3%。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具有流动性。但是,它也带来阴影。“因为这意味着债务积累。”企业、地方政府和家庭的负债累累使经济学家们感到担忧。不过目前还不会马上造成损害,因为中央政府拥有坚实的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