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懂懂笔记,作者懂懂本尊。
过去一年时间里,不少共享单车品牌纷纷退出市场运营,而个别一线品牌,也遭遇了市场低迷,甚至用户排长龙退押金的境况。
当一线城市共享单车面临市场严重饱和、竞争趋于稳定时,很少有人会想到,不少品牌却在南方的很多三、四线城市“斗”得如火如荼。更有趣的是,这些地方蜂拥而至的不是共享单车,而是骑行更轻松、收费更高的电助力车。
在懂懂笔记的小伙伴回乡过节系列中,这一篇关于南方城镇“共享电助力车”的现场直击,展现出来的是共享经济暗流涌动的另一面。
“没想到,家乡投放的共享助力车,比北上广还先进。”春节期间,刚回到广东江门,懂懂笔记就被路边那一排齐刷刷的共享助力车吸引了。在和几位骑车人的交流中,懂懂笔记发现,尽管骑行价格为2元/半小时,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扫”一辆助力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
“比共享单车更省时、省力,真的太方便了。”一位年轻用户表示,过去这一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外出都会骑共享助力车,因为这才是“绿色出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那么,这些三、四线城市“涌现”的共享助力车,究竟用户体验如何?在共享单车市场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否也会在共享助力车上重现?
共享助力车被热捧,南方城市最适合?
“早上去买个菜,来回花了两块钱。”
在上海工作已经三年多的李璐,腊月二十九回到了福建晋江家中,一进门就开始替老妈扛起了买菜、采购的重任。她告诉懂懂笔记,相比起一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确实更加省时省力。
通过APP寻找附近的助力车,扫码开锁,便可以将车骑走,操作方式与共享单车并无不同。而助力车的骑行方式与普通电单车也不一样,并非右侧手把拧了就能走,而是要“踩着”才走。
“以哈罗为例,脚蹬几下之后才能够启动,不过蹬的力气不需要很大。”李璐介绍说,助力车扫码之后,蹬动踏板车辆就会慢慢向前行驶,相比传统的共享单车会省力一些。
至于速度方面,这些助力车的车速并不快,在蹬动踏板时,最快时速也仅比普通的共享自行车稍快一些。速度略快且安全,不会像电单车、电摩的那么飞速,这东西确实是应付日常代步、周边买菜、短途通勤的好工具。
“准备教爸妈使用助力车,可以省很多力,而且比电摩安全。”从广州回到茂名老家过年的朱敏,对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很多地方刚刚出现的共享助力车颇感兴趣。她告诉懂懂笔记,如果妈爸能够使用助力车,家里的超标小电摩倒是可以“退休”了。
相比传统的电摩,助力车的确有不少有点,也不怕很多城市对电限摩的限制规定,这似乎是一种“共享”出行的新玩法。
“有一部分共享助力车还能用手柄操作,使用上更接近电摩。”朱敏表示,共享助力车的投放,让三、四线城市很多用户的出行方式多了一种选择,解决了短途通勤最后两公里的难题。
不过,在实际的体验中,懂懂笔记却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在还车的便捷性上,共享助力车远不如共享单车。
为了方便运营人员管理、维护车辆,几乎所有共享助力车品牌,都会要求用户定点还车。如果中途停留,周边又没有停车点,就只能临时锁车(系统将继续计费)。
如果用户到达目的地之后,没有将车辆停放在制定停车点,还将被运营方收取10~20元不等的附加调度费用。
“我发现在茂名很多区域都没有指定的停车点,密度还是不够大。”朱敏指着APP上的停车地图告诉懂懂笔记,距离她家最近的助力车停车点,需要步行超过400米。日常使用上,的确有些不太方便。
相比起共享单车,共享电助力车“定点取车、还车”的方式,更接近于共享汽车。尽管停车点的布局不尽完善,但大量共享助力车相继投放在不少南方的三、四线城市后,交通拥堵,出行困难等问题的确有改观。
但是,仔细走访后,懂懂笔记发现共享单车存在的很多痛点,在共享电助力车上依旧存在,这些难题也让不少地区的运营者头痛不已。
骑行者素质参差不齐,助力车运维更辛苦
“共享助力车的运维难度比共享单车大了不少。”
大年初一,某共享助力车品牌的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江门街头的停放点更换助力车的电池。其中一位张师傅告诉懂懂笔记,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没能休假。
由于共享助力车需要通过人工手段,集中更换位于车辆座椅底下的电瓶。如果运营工人休息,那么车辆的正常运作将受到影响。然而最让张师傅感到头疼的,却不是春节无休。
“在这边投放共享助力车好几个月了,损坏率比共享单车更高。”他无奈的表示,过去有不少黑摩的(黑车)司机,都将共享单车视为影响生意的“竞争者”,因此常共享单车损坏、拆毁、扔弃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今,他们在投放了共享电助力车后,更是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共享助力车常常被拆毁,有的还被扔进河沟里。”
张师傅指了指APP中需要更换电瓶的一些助力车位置,有两个居然显示出现在西堤路附近的河道中。让他感到不安的是,随着春节长假的到来,近一段时间共享助力车被“投河”的事件逐渐上升。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用户将共享助力车用作他用。例如装载重物,车篮载人,经常会导致车辆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大量维修更换一些零部件。
“有时候上下班或者休息日,在路上看到有人用助力车拉东西就会上前制止。”然而,张师傅常常得到的是冷漠的“白眼”,甚至不少房屋中介、美容机构还会使用、占用共享助力车作宣传“道具”,大张旗鼓上街“造势”做推广活动。
张师傅告诉懂懂笔记,过去一个月时间,在他们运营管辖的区域,光车篮就更换了六、七十个了。还有大量用户不遵守约定停车点还车的要求,导致运营人员频繁调度车辆,同时维修换件、保养车辆的难度也增加了很多。
“虽然(非定点还车)会收取用户调度费用,但这也不划算呀。”张师傅透露,共享助力车比共享单车的盈利状况略哈,然而维护、维修的费用真心不低,“另外车辆成本也不低,大概是普通共享单车的三倍左右,造价高达数千元。”
在他和同事们看来,共享电助力车本该投放在一线城市。然而受大城市相关交通法规的限制,过去一段时间平台只能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进行投放,开始低调“试水”。而道路规划、交通布局、用户素质的问题,同样让共享电助力车举步维艰。
令人尴尬的是,这番辛苦和努力经常会费力不讨好。其中最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共享电助力车方便了很多南方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出行,但不少年轻人却并不买账,这又是为什么?
新出行工具依旧占道,乱象仍惹人嫌
“车都没法开了,这种共享助力车、单车抢道太严重了。”
从广州携妻儿自驾回汕头老家过年的陈仰凯,驶离月浦高速收费站后,就开始与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抢道而行,让他无奈一路鸣笛直到进了小区。
他告诉懂懂笔记,和不少三、四线城市一样,汕头市民出行大多以摩托车、电动车等代步,这地方投放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的确有市场、有需求。
“但就交通规划、市民素质而言,真的不适合投放大量的共享助力车(单车)。”陈仰凯指着路上数量众多的共享单车、助力车表示,汕头不少道路都规划了非机动车道,但除了海滨路等少数道路以外,很少有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以隔离栏分离,且车道普遍过窄,难以实现共享单车、助力车并排同行。
“再加上骑行者素质普遍不高,常常占用半条机动车道。”这种状况让习惯在广、深两地开车出行的他,感到十分不行应,常常需要鸣笛、打远光提示占道骑行的共享车辆,“更滑稽的是,市区还是禁止鸣笛的,真是急不得恼不得。”
同样因共享助力车、共享单车占道感到困扰的,还有公交司机李师傅。
驾龄超过二十年的李师傅告诉懂懂笔记,随着近一年来汕头投放了大量共享单车、助力车,市民上路骑行与汽车争道,几乎成了常态。
“公交车是需要靠边停站上下客,总要在这些共享车流中来回穿插,再加上电摩托目录上真是太乱了。”李师傅表示,不少公交车站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内,因此停靠站时这些状况都让他心烦不已。
懂懂笔记在李师傅说的“占道”重灾区——汕头汽车总站附近观察了一个小时,发现短短十分钟内就有超过150辆共享单车(助力车)通过,其中有超过2/3是骑行在了机动车道上。
“高峰期潮汕路总塞车,除了车流量大,就是骑行的人占道严重。”李师傅叹了口气,“绿色出行是好事,但占道骑行的行为,影响了其它交通工具出行的效率,更让城市环境看起来杂乱无章。”
过去,摩托车、电动车是三、四线城市的交通“毒瘤”,大量骑行者违章骑行,导致出现诸多交通问题,影响通行效率。如今,部分共享品牌投放了共享单车、电助力车,在引领绿色出行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新问题。
在很多三四线城市,过去违章、占道骑行的摩托车、电动车,如今换成了共享助力车。而非机动车、助力车与机动车抢道的现象仍旧得不到缓解,关键的原因,还是人的问题。
无论是各地的交管部门,还是投放共享车辆的运营方,都有义务在宣传、倡导低碳出行的同时,规范这些层出不穷的共享单车、电助力车的使用要求、管理方式,同时加强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提升骑行者的出行素质。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电瓶车,再到共享电助力车,层出不穷的共享出行方式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或是小城镇,人们都希望获得便捷的共享交通工具,但是看看这些“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电助力车,为什么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