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未来几年是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水岭

社会在发展,政策在改革,尤其是今年,税改、计划生育改革……中小企业的处境似乎越来越艰难,很多的文章都在分析“唱衰”经济。

最近,感觉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焦虑,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话都能触碰大家敏感的神经,深感迷茫而手足无措,为什么呢?

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向究竟会怎样呢?

为什么整个社会心态都很焦虑

原因很简单: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了。

过去几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高速增长,踩油门飙车确实很爽,但是踩刹车就很难受了。

其实过去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全世界真的是逆天般的存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企业与国民已经习惯了经济低增长甚至不增长,发达国家一般能达到2—3%的增长率就非常不错了,像日本、中国台湾这些国家与地区经济20—30年没有增长老百姓也习以为常。只有中国过去动辄两位数增长率,差一点也有7——8%,现在6%左右大家觉得简直就没有增长。

比如我们的经济数据,只要增幅下降比较多——其实还是增长——媒体出来的标题就是“断崖式下跌”。反正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过于焦虑的心态反应了我们的企业界与舆论界心智还很不成熟。

关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判

1.未来2—3年国际国内偏空因素是主流,经济形势不会太好,大家得熬。

2.2020年后是一个分水岭,中国经济将再次踩油门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像过年的鞭炮一样噼噼啪啪一个个引爆,大致在2025年左右,中国将是一个到处流淌着财富的社会——这是中国经济最后一波高速增长,你得赶上。

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未来2-3年的国内经济形势

1.去杠杆

2015年我们开始搞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调整中国经济结构。一个年GDP80万亿的庞大经济体“调结构”,一定是渐进与缓慢的过程——就象是大海中一条十几万吨的巨舰要调整方向——发动机再牛逼也得一点一点的来,快不得也慢不得——太快船要翻,太慢转向的动力会被海浪的推动力所抵消。

今年是第3个年头,目前去产能是基本完成了,现在的主攻方向是去杠杆,当然为了确保去杠杆不对经济产生太大的副作用,又配套了两个手段——“降成本”(减费降税)“补短板”(通过机构改革与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让行政系统更高效)。

去杠杆是最难的,也是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因素。过去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老百姓都习惯了加杠杆投资与消费,现在突然要去杠杆还负债,这种反差的影响是很大的。

但是,反差再大,再难受也得去杠杆。

目前中国宏观杠杆率是250%,距离爆发经济危机的杠杆率270%只有一步之遥,不把杠杆率降下来,早晚中国经济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那么,怎么降杠杆?

假如未来3年我们将宏观杠杆率降到200%左右,这就是要去掉40万亿的负债,每年13万亿。现在中国经济如果保持6%左右的增长,每年新增财富不过5万亿左右,全部拿来还债(这是不可能的)也远远不够!

去杠杆主要是两个步骤:

首先是硬约束杠杆率较高的部门不得再扩大负债——这主要是针对国企与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的主要融资平台(城投公司)的融资渠道被一刀切,国企呢?

其次是引入新的资金,做大资本金(资产)盘子,降低负债率。

所以,现在中央政府拼命的扩大开放,这是要引进更多的海外资金。

地方政府呢?则在拼命招商引资。

国企则在搞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都一致,引入新的资金来降低负债率。

2.环保治理

宏观经济第二件事情就是环保治理。

这个其实影响也很大。

我所在的城市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中心城市。过去江面上有很多船只改造成酒楼专门卖所谓的长江“野生鱼”。现在这些船只统统被清理了,就是因为这个环保治理。

最高领导说过: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个观点没问题,环保也是从长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好的环境。

这里多啰嗦一句,现在每年中国进口煤炭2亿吨左右,很多人不解——中国自己的煤矿就有储藏丰富的煤炭,为什么还要花费巨额的外汇去进口煤炭?

外汇只是一个货币符号,资源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中国每年多进口一吨煤炭,就是给子孙后代多留下一吨煤炭资源!而且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明白这个道理吗?

反正我们现在出口结构以工业用品为主,工业产品与资源性产品价格是有剪刀差的,我们拿着剪刀用工业产品出口去换资源——那怕是国内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我们也不吃亏。

但凡是着眼长远的举措,在短期都是有阵痛的。环保治理就是如此。因为环评过不了,很多小企业纷纷关门倒闭,投资者的投资打了水漂,招聘的工人也只能放掉,在一些小地方甚至能引起经济的震荡。

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小企业因为环保治理被淘汰未必不是好事——这会促进资源进一步向大企业向行业头部企业集中,让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

3.防范金融风险

宏观经济第三件事就是防范金融风险。

这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这里就不啰嗦了,简单的说几句。

防范金融风险就是把可能导致失控的环节处理掉。过去三年一些金融隐形势力基本上是解决了。

现在是排雷,主要针对以互联网金融以及打着区块链幌子的虚拟货币投资圈。

老实说,这些互金平台以及所谓的区块链虚拟货币90%以上都是旁氏骗局。把这些平台干掉(包括现在宣传区块链的公号基本都被封掉了)也是对老百姓负责——有些老百姓官方警示100遍也没用——总有人贪图暴利结果被骗子一茬茬割韭菜。

当然干掉这些互金平台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未来2—3年财政将是稳定经济盘子的支柱性力量,财政上要“更积极”只能通过发债来解决(呃,你没看错,宏观上要去杠杆,在一些局部比如中央财政还得加杠杆)。如果市面上还存在动辄号称投资回报百分之十几的“金融产品”对于中央财政加杠杆是有影响的。

简单的这么梳理下来,目前管理层干的三件大事——去杠杆、环保治理、金融系统整治对于经济都是踩刹车。经济增长速度降一降不一定就是坏事,把结构调整好了,未来发展更有后劲。

伴随而来的两个问题

现在有两个方面有点问题。

1.地方财政

因为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以及去杠杆导致银根收紧,投资者对房地产的未来都很悲观。

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大部分地方产业基础薄弱,地方财政主要靠卖地收入来维持,现在地方融资平台被一刀切,加上土地出让普遍出现流拍,地方财政一下子就非常吃紧。

中国的体制下,财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财政出问题社会就要出问题。

不过管理层对地方财政的问题还是很重视,先是央行把部分地方债务接过去,然后这几个月陆续释放了1万亿左右给地方政府——主要是帮助地方将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完成,不能出现因为财政吃紧而导致大面积的烂尾工程。

接下来,三线以下城市的房地产调控会有微调,短期内这些地方还无法摆脱对卖地收入的依赖。

所以,地方政府去杠杆的过程比较缓慢,大致的节奏就是走两步退一步,紧一紧,再松一下。

2.社会心理焦虑,悲观情绪蔓延

中国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现在虽然是一个每年可以创造十几万亿美元GDP的庞大经济体。但是与老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底蕴不够,就如同一个年轻人突然个头长起来了,其实心智发育还没跟上。

比较典型的就是社会心理还是比较脆弱,稍微遇到一个困难就容易焦虑。

这种焦虑的心理是一种脆弱的表现,一些个体孤立的事件容易被舆论无限放大,从而引发集体性的恐慌。

现在随便一个“专家”搞个耸人听闻的观点就能引发恐慌性传播,比较典型的就是二胎基金论与民营经济退出论——明显不靠谱偏偏还能引起社会的集体恐慌。现在管理层对舆情也很重视,对于社会预期管理也很给力。

未来2-3年的国际形势

下面来谈谈国际形势。

目前中国外交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美国。美国已经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世界头号强国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不是贸易摩擦或者美国对我们的高科技封锁。这些引发全民热议的话题其实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或者说实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非常有限。这里简单的讲几句。

贸易摩擦最极端的情况,中国对美出口5000亿美元的市场全部丢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是这种极端情况下,之前有做过测算对中国GDP的影响也就是0.5%。

还有就是高科技封锁什么,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虽然芯片美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美国也不可能禁止对华出口。中国市场每年消费芯片占全球市场的40%,不卖给中国,美国的芯片公司都得完蛋,中国拿中低端芯片也能凑合几年——几年就赶上来了。

这些都不是问题。

首先给一个观点,美国经济明年可能出问题——如果真出问题,将对世界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我感觉中国经济应该能顶住这波冲击。扛住了,未来就是海阔天空。

美国经济结构有很大的问题。根据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的测算。美国GDP中,85%来源于以金融为中心的服务业,制造业只占11%。但是金融业属于精英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常差,比如美国的经融中心华尔街总共才吸纳30万人的就业。

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虽然表面上恢复很快,但是结构不平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新增GDP占比中,制造业一路走低,金融与房地产占比一路走高,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贫困人口在中人口占比从金融危机之前的9%左右上升到20%——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根源就在这里。

截止到2016年年底,美国的基本数据如下。

GDP18.56万亿美元。美国联邦政府公共财政收入为3.3万亿美元,州政府1.9万亿美元,地方政府1.3万亿美元,合计约6.5万亿美元,约占GDP的35%左右。

这些数据看上去很美,但是后面的数据就很难看了。

美国政府负债22.8万亿美元,债务已经远远超过GDP总量。

与天文数字的负债相比,美国政府持有的资产却非常可怜,只有3.5万亿美元,还不到债务总额的20%,如果没有石油美元撑着,美国政府早就该破产了。

另外,美国财政收入虽然很高,但是同时开支更大,每年财政赤字大约在8000亿美元左右,基本靠举债来维持。(顺便对比一下中国的数字,2016年中国政府含国企总资产120万亿人民币,负债含社保潜在亏空70万亿人民币,净资产50万亿,财政收入约16万亿人民币,GDP74万亿,占比20%多一点。)

另外美元量化宽松搞了整整9年,释放的美元是一个天文数字,海量的货币将美国资产泡沫吹得象肥皂泡一样膨胀,逼迫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来遏制资产泡沫。

美国商务部1月26日发布2017年GDP为19.3868万亿美元。由于雷曼危机后经济恢复,从2010年的14.9644万亿美元,七年来增加了三成,道琼斯指数同期增长了160%。

美国金融资产是同期经济增长的5倍,谁看了也肝颤。

总结起来美国经济基本面主要就是三大问题——严重的贫富分化、严重的金融泡沫、严重的产业空心化。

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优势,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中国可以搞供给侧改革,搞去产能去杠杆;美国的体制却对自身的经济结构的问题完全无法解决——无法解决分配的问题,无法解决金融泡沫问题(特朗普还被利益集团绑架放松对金融的监管),更无法解决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资本主义体制下往往只有通过经济危机来解决结构问题。

川普上台后搞了三大措施来提振经济——减税、关税、号称万亿美元大基建。

实际上最后落地的只有减税与关税,大基建估计是要黄了,美国政府拿不出钱来。叠加美联储加息的因素,相当于给美国经济打了几针兴奋剂,所以,短期来看经济数据很不错,但美国经济结构性的矛盾并未得到修复,短期打兴奋剂其实是将危机后移,未来的经济前景非常不妙。

减税让美国国内的投资与消费得到提振,但没有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依靠扩张债务的消费又能持续多久呢?出来混最终是要还的!目前美国老百姓信用卡违约已经达到6.7%——这个数据已经超过08年金融危机的时刻。

关税与美联储加息让资本回流美国——这一方面造成了新兴国家的流动性危机(如阿根廷与土耳其),但是另一方面大量资金回到美国后却无处可去——产业空心化的矛盾绝对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于是只能去投资金融市场,造成美国股市屡创新高——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美国金融资产的泡沫越来越大。

所以,到明年也就是2019年,特朗普这几针兴奋剂的效果消失之后,美国的金融市场有很大的可能爆发一次类似08年的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将同样传导到全世界,给各个国家造成相当大的冲击,顶不顶得住就要看各国自身的情况。

为什么美联储现在拼命加息?最大的原因还是为未来的危机预留更大的货币政策空间来对冲金融危机——呃,加息的目的是为未来减息搞量化宽松。

中国为什么现在拼命去杠杆整治金融系统,除了自身调结构的需要,也是为了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

2019年中国如果能顶住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后面就好办了——中美关系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后院起火的美国会更需要中国的合作而不是对抗),中国再花1年多把经济结构调整好,2020年之后就该吹冲锋号了。

经过前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简单的总结一下。

未来2—3年内国际国内经济偏空因素比较多,管理层更多的动作是踩刹车调结构,政治经济以“稳”为主。所以这段时间大家得熬。

三年之后

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

在此之前中国经济是结构性调整,在此之后,中国经济将吹响高速增长的冲锋号(在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一百年”的最后一年吹响冲锋号是不是也特别有历史意义?)——这大概是中国经济最后一波高速增长,当中国实现产业升级,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后,除非人类科技出现重大突破(比如人工可控核聚变实现商用),否则我们也会与现在的发达国家一样,进入低增长的时代。

从2021年开始,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象过年的鞭炮一样噼噼啪啪一个个引爆。

1.汽车升级

汽车产业升级主要是3大趋势:新能源、智能化、联网化。

首先是新能源这个点引爆,这个时间点还会提前到2020年。

中国汽车产业搞了二十几年成效并不明显,国产品牌基本被进口与合资品牌压得死死的(现在国产中低端SUV是唯一的亮点)。这个有主观也有客观原因——我们就简单讲讲客观原因。

汽车产业是发达国家三大支柱产业。全球年产值达到千亿美元级别的企业有53个,主要集中在汽车、能源、ICT这三个领域。其中汽车企业就占9家(日本3,德国2,美国2,荷兰1,中国1)。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已经建立了很高的进入门槛——不光是技术先发优势,更难缠的是层层叠叠各种专利保护形成的知识产权壁垒。

新能源汽车现在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没有什么专利保护壁垒,关键是市场培育中国优势太大了——至少有两个方面是欧美国家无法比拟的。

其一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大城市充电设施已经逐渐完善,到2020年充电站与充电桩将遍布中国200个城市与3.6万公里的高速。

其二是产业政策,2019年中国将执行双积分制度,大致是在中国销售燃油车以积分的方式给销售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这两者叠加后,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全面爆发。

然后是智能化与联网化,这两者主要涉及人工智能与5G。这两个领域中国都非常强。预计在十年左右,依托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每年消费3000万台汽车,全球占比将近1/3)以及国家强大的产业政策支持,全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千亿美元产值的汽车企业中国至少还能拿下2—3个。

最近互联网造车明星企业蔚来汽车在美国上市,目前估值已经超过550亿人民币——这是一个目前没有实现量产,经营严重亏损的企业——居然美国资本市场给予这么高的估值。说明全球资本非常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

2.5G产业

按照中国三大通讯商的计划,中国将在2020年全球率先实现5G商用。所以,在2021年左右,在中国中心大城市5G将率先引爆,真正全面引爆——覆盖到三线以下城市估计要到2025年。

5G大家可能听得很多,但是没有几个真正明白5G的意义。

先来一句名言: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4G改变生活大多数人已经体会到了,那么5G改变社会有几个人能想象?

3G 和 4G 端到端延时所需的时间分别是 500 毫秒和 50 毫秒,而 5G 网络仅需 1 毫秒,延时被大幅度降低,通讯与信息传输性能是一个质的飞跃。很多需要高效信息传播的应用科技将直接被释放出来。

给一个数据,4G时代连接的个体数量级是10亿级别——基本上是人的连接,5G时代连接的个体数量级是100亿级别的,基本上比较重要的物体都能连接起来。

包括移动终端——手机换一茬不用说,关键是全国几亿台汽车可以联网了,只有在5G的背景下,汽车才能实现智能化(比如无人驾驶的应用与安全性的问题)

包括智能家电——电视、冰箱、空调、油烟机、燃气灶什么的统统能联网智能化。包括智能调节房间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包括炒菜时油烟机风随烟动,包括冰箱里温随物动等等。

包括智能城市——让城市的管理更高效。举个例子,红绿灯按照不同道路车辆(或人流)数量智能调节时间长短——比交警直接指挥还厉害——因为它是整个城市红绿灯联网统一智能调节。仅次一项,就将大大提升城市道路的交通效率。

根据信通院 2017 年的数据,如果 2020 年我国 5G 正式商用,当年的直接产出将达到 4840 亿元,2025 年和 2030 年将分别达到 3.3 万亿和 6.3 万亿,2020 -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29%。2020、2030 年的间接产出将分别为 1.2 万亿和 10.6 万亿。所以,从5G商用开始,5G直接+间接产出的产值2020年——2030年将达到1.7万亿——17万亿,十年增长10倍。

这里多说一句,中国能够率先实现5G商用推动数字经济领先全球发展,还是得益于我们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体制优势。

比如国外通讯运营商虽然明白5G是未来的趋势,但是5G前期基站投资巨大,私人资本是很难大规模投入建设的。但是中国可以——从2019年——2027年,8年时间中国三大营运商计划投入11000亿人民币,建设超过450万个5G基站(是目前4G基站的1.5倍)——这才是中国能快速进入5G时代的根本。

3.智能手机升级

3年后我们大部分人使用的智能手机是会再次更换的。原因很简单,5G时代来临4G手机是要被淘汰的,同时更多的功能升级让智能手机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包括柔性 OLED 全面屏的广泛应用(折叠手机)、3D深度摄像头、隐形指纹设别、玻璃机壳、无线快速充电等等将成为标配。同时人工智能芯片的广泛应用也将推动智能手机具有更快更好更丰富的应用功能。

手机与汽车产业一样,都是上下游产业链很长的大产业,光是配套零部件就有数百家,智能手机的升级也将推动上游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升级。

4.人工智能

其实目前人工智能也开始在生活中各个场景开始应用,但是渗透率还不高。这个主要是两个原因。

其一是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还不是太成熟,大数据积累还需要时间。

其二是网络信息传输效率还不高——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定是要建立在5G的传输效率上。

所以,当5G时代来临之日一定也是人工智能爆发之时。

包括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人加油站等等终端将全面开花。

包括各种智能机器人将广泛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家佣、送货、商业服务等等,大量的初级劳动力将被价廉物美不买社保没有劳资纠纷的机器人所取代——呃,这些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未来场景。

我经常给我的儿子讲,爸爸对你只有两点要求,第一就是要好好读书,一定要学好数理化,否则未来根本找不到工作,初级劳动力未来一定是被机器人代替;第二就是要诚实守法,在互联网时代不要说犯罪,就是在公共场合犯错——如果破坏了公众的道德准则,代价会高得无法忍受。

5.消费升级

最近方便面与榨菜销售火爆被媒介解读为消费降级——然后引申到当前的经济形势怎么怎么的。其实这些言论在我看来都很扯淡。

为什么?

消费升级前提是你得给老百姓提供“升级”的产品。没有产业升级,没有供给升级,哪里有消费升级?

但是3年后就不一样了,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升级将带动消费升级全面开花。

智能手机、智能新能源汽车、各种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等统统换一茬;

然后基于新的移动终端、智能装备,各种应用APP升级的升级、更新的更新、换代的换代再换一茬;

VR、AR的广泛应用再推动休闲娱乐产业升级换代。

所以,几年之后除了人不变,整个社会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统统会变。科技的进步就是给老百姓提供“便宜又好用”的商品与服务——这就是消费升级。

6.半导体产业的崛起

从2013年开始中国半导体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大致是20%+,4年翻一倍。

今年的系列事件给全国老百姓上了一台生动的芯片课。

现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基本上政界、商界、舆论界所有的障碍都已经扫除掉了,我们可以用体制“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势来发展半导体产业。

所以2018年——2020年中国半导体年产业复合增长率至少将是30%+,3年翻一倍。2017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产值为5000亿人民币,2020年可能会超过1万亿人民币。

1万亿的产值虽然放到中国80万亿GDP背景下不算什么,但关键是半导体产品是中国进口商品最大项,每年要花费2700亿美元进口,这个产业能够起来,对于改善国际开支,加强外汇储备是有重大意义的。

你看看,简单的梳理一下,未来的经济增长点是不是如同过年的鞭炮一样噼噼啪啪的一个个引爆,这些引爆点汇集到一起是不是未来中国将是一个流淌着财富生机勃勃的社会?

写了这么多就是给大家信心,不要因为当前经济形势困难一点就焦虑就丧失信心,扛过这三年,中国未来是一片光明!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20年就是与火焰的分水岭。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分水岭  分水岭词条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词条  形势  形势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