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华强北,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它“中国电子第一街”的荣誉称号。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电子发烧友,都非常熟悉这条全球知名的街道。90年代开始,这里就是电子产品、数码电器的集散地。这里有著名的“一米柜台”,承载着中国电子产品的每一次变化。也曾是亿万富翁的诞生地,见证深圳的改革开放。
然而,只要大家经常看新闻就会发现,当初如日中天的华强北,竟然已经开始衰败。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现在的华强北已经有店铺改行卖水果。
从巅峰到底谷,华强北到底经历了什么?
北有中关村,南有华强北
华强北,一条位于深圳福田区的商业街。只要走出华强北地铁站就会发现,这条几百米长的街区集结了数不清的电子店铺。
江湖还留传着这样一句调侃的话,华强北“打个喷嚏”,珠三角乃至全国市场都“跟着感冒”。
确实,过去的华强北非常热闹,人来人往,有拉着小推车的,有扛着大箱子的。可以说,那时的华强北是深圳最有活力的地方,堪称深圳的一张名片。
跟随者深圳特区的长大,最初的华强北是以工业区起步。据有关资料显示,1979年粤北兵工厂迁入深圳,取名华强。附近的公路便也开始以此为名。因此,才有了华强北名字的诞生。
1988年以前的华强北其实也还只是深圳一条普通的街道,它真正的蜕变是在1988年的3月份。当时,赛格集团瞄准时机,率先在华强北搞了1400平方米一个赛格电子元器配套市场。
一石激起千层浪,正是由于赛格的这次打头阵,让不少商家、企业敏锐的嗅觉到这一商机,纷纷进入华强北市场。电子配套生意的火爆,远远超乎大家的想象。
从1988年到1999年,十年时间里,华强北的经营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
市场火爆的同时,也造就了很多草根逆袭的故事。据有关资料显示,华强北电子市场潮州人和温州人居多。这些创业者赶上了电子元气配件的热潮,成为了身价上千万的大老板。南方都市报就曾有报道,30多年来,华强北诞生过50个亿万富翁和无数的百万富豪。
但事实证明,任何事情到达顶端之后,倘若没有用对策略,便会衰退得飞快。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北方的中关村已经转变为高科技中心,互联网创业基地。而华强北依旧是最大的元器配件市场,只不过还多了一个“山寨”市场的称号。
从电子配件市场到“山寨”大王
到底是电子配件成就了华强北,还是山寨机成就了华强北,估计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的选择后者。
进入21世纪,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华强北迎来它的黄金时刻。
据有关业内人士表示,那时候中国很多地区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销售体系,而老百姓购买手机的需求已经在慢慢增长。其它城市唯有选择到销售体系成熟的华强北拿货。
这也就是华强北“打个喷嚏”,珠三角乃至全国市场都“跟着感冒”,会广泛流传的原因。
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在慢慢崛起的同时,进口手机在国内市场却独领风骚,那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在国内最鼎盛的时刻,人人都以拥有一台诺基亚为潮流。也正是因为如此,给山寨机的诞生带来了契机。
从电子元器件到手机外观等配件,华强北都有最为齐全的产业链,组装出一台成品手机只需要数周时间,而且能根据用户的需求组装成原品牌机没有的功能,价格还比较便宜。
因此,华强北的山寨机很快就受到大家的青睐与宠爱。
华强北的山寨能力有多强,看近年来媒体发布的文章就能略知一二。三卡三待,个性十足,只要你想得到,华强北的大神们一般都能够做得出来。
可现在的华强北,剩下的也只是强大的组装能力。
是谁“杀死”了华强北
2010年之后,国产手机市场“中华酷联”的格局被“华米OV所”取代,这些手机厂商们都也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和配件体系。
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日渐提高,对于山赛手机的需求已经不大,通过一个接地气的价格就能买到一款心仪的国产手机。
加之电商等线上购买渠道的火热,使得华强北昔日的优势已经逐渐丧失,到华强北淘宝的老百姓已经大不如从前。
当时间来到2013年,华强北因为深圳地铁的建设被迫封街,更是迎来了史上客流量最低潮的时刻,曾经被炒到30万的“一米柜台”竟然出现了空铺。或者正是这次的封街,绑住了华强北追随时代的脚步。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一起辉煌的诺基亚王国,也早已分崩离析,被迫卖身。
2017年1月,华强北守得云开见月明。封闭四年的街道,终于重新开放。只是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当初的时代,整个手机行业都迎来了寒冬。
不过,最近的华强北因为售卖“矿机”,再次引起全世界买家的关注。除了卖“矿机”之外,有的店铺改为卖无人机和平衡车,有的则改成水果店和小吃店。
纵观华强北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崛起是遇上了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契机。说到底,是时机和眼光造就了华强北。可惜的是,时代从未等待过慢一步的参与者。
为了促进华强北的升级转型,深圳福田区委区政府已经制定了《华强北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三年内将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
这次是否能让华强北浴火重生,一切都是未知数。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它能够成功。毕竟,华强北炫酷的组装技术,也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