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消费60%发生在夜间,大商场晚6点到10点的销售额全天占比达60%左右,夜间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日,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张智奎对外发布,重庆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将着力打造“重庆味、国际范”的不夜城。
意见指出,到2025年,夜间经济占重庆消费比重将逐年提高,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区域协调发展、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的“1+10+N”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其中,“1”是在主城都市区“两江四岸”核心区基本建成全市夜间经济核心区;“10”是指在“一区两群”成功创建10个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区;“N”指在各区县和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均建成夜间经济集聚区。
多元化夜间消费场所
在意见中,重庆提到了从“地标”、“商圈”、“特色夜市街区”三方面建设多元化的消费场所。
通过植入灯光造景、创意灯饰、3D全息等先进科技,重庆将构建地标建筑、路网立交、水系河岸、旅游景点的光彩景观,打造夜景名片。同时,通过游轮、索道、都市观光大巴等载体,利用重庆高楼、山水和夜景等特色优势,展现夜景形象,发展“云端经济”和“江岸经济”,打造“不夜重庆”地标。
其次,以商业综合体、美食街、文化娱乐设施等商业集中区域为重点,重庆计划创新推广新业态新模式,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等夜间消费场所,集中连片形成重点商圈夜间经济发展带,建设夜间消费商圈。
另外,围绕大九街、洪崖洞、磁器口等商业氛围浓厚、文化底蕴厚重、城市风貌优美的特色夜市街区,重庆将不断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提升运营品质,推动业态、文态、形态和生态一体化集聚发展,提升特色夜市街区。
丰富夜生活业态
为了突出“夜重庆、潮生活”主题,重庆还着力培育“五夜”生活业态,即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满足游客、市民消费需求。
生活业态重点聚焦的领域包括:夜品重庆火锅等特色美食,夜享运动健身、重庆温泉等康养项目,夜赏世界震撼级夜景和马戏、川剧、杂技演出以及印象武隆、归来三峡等实景演出,夜游两江、长嘉汇等特色景点,夜逛解放碑、观音桥等步行街购时尚精品。
“节目”还不止这一些,重庆计划引进国内外夜间文化艺术、娱乐时尚、体育竞技等项目,汇聚体育、演艺界明星等潮流达人,开展“点亮不夜城”系列促消费活动;策划打造重庆夜景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加强川渝联动,策划以文化、旅游、购物、餐饮等为主题的夏季、周末或节日精品夜间活动,营造浓厚的夜间消费氛围,深度挖掘“夜重庆·潮生活”内涵。
互联网如此火热,线上活动也少不了。在线下推动之时,培育壮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联动大型成熟电商,打造消费聚集、品牌汇集、产业联动、场景多元的线上夜间消费平台,推进夜间消费场所、夜间消费业态线上发展。
对于配套的功能支持,张智奎主任表示,将加强夜间经济重点街景的打造、照明装饰美化和指引标识优化,优化夜间经济集聚区及周边的交通组织,在夜间停车、交通班次、交通接驳和运力调配等方面给予保障,更加方便游客和市民。并健全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提高国际信用卡支付便利度,实现夜间消费便利化支付与结算,以支持夜间经济。
各地发展夜间经济
忽如一“夜”的春风来,夜间经济已逐渐被各大城市所重视,全国“不夜城”建设如火如荼,如北京、杭州、厦门等城市陆续发布了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意见,加快夜经济发展。
滴滴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各大城市商圈对夜间出行的需求大幅飙升,平均夜间通话次数大幅上升。据上海商业发展研究中心监测,2019年上海购物节期间,全市100家重点商业企业实现收入188.61亿元,其中晚上7点以后的夜间营业额同比增长22.6%。
随着各种新“夜”模式的不断出现,许多城市逐渐摆脱了“夜经济”是餐饮和市区经济的传统观念,形成了购物、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健康和营养等多元化的夜消费市场。
灯光表演、音乐直播、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表演,丰富的夜间文化活动不仅刺激了消费,也突出了城市夜生活的文化和魅力,展现城市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