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90后创业者必看:这8个问题能决定成败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40%的人有创业想法,有超过30%的人已经在路上,其中项目落地的不到1%。几乎所有创业者都停留在“从零到一”的阶段,而那些拿到投资的也只是凤毛麟角。有一个现象是:拿到种子轮,天使轮的几乎和90后没多大事,但90后创业,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创客群体的主体,呵呵,90后创业浮躁,不靠谱或许真的就是个事实吧!

  这个群体的年龄最高也就25岁,有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恰巧是互联网的年龄,没错,这一代群体是被互联网思维影响最深的一代,如果说腾讯,百度,阿里,以及早期那四大门户网站搭建了有中国特色的基层联网环境,那90后是唯一一个见证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历程的群体,他们在这个大环境下成长,所见所闻就会比之前的人多,再加上互联网很年轻,只有二十几岁,俨然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所以机会很多,所以就有我们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格局。

  聪明人不做逆势而为的事情

  当创业创新已经上升为一个国家的策略,你就不要等了,这是聪明人才能看得到的机会,同时,在这样浩大的声势下催生了又一批创业服务团体和机构,比如专注种子轮投资的机构(投资金额往往在100万以下),天使投资人(100万到300万左右),VC(视估值和市场空间而定)等……比如各种孵化器、加速器、创投基金、股权众筹等等……它们同样是为伟大的创业者服务。

  所以现在创业门槛很低,尤其是互联网创业,如果你是个程序员或者认识一群技术大牛可以完全零成本创业,你们的办公室可以放在地下室、车库,甚至被改造的厕所,这些统统不是传统行业所具备的优势,就算你在街上开个饭店一个月租金也上万了吧!何况饭店还受众群体小,只有街道附近那一块的流量,而互联网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在没有实体店不用交租金的情况下让全世界的人成为你的潜在客户,这同样是传统行业所不具备的,如果你创业一定要选对战场,聪明人不做逆势而为的事情,同时,这篇文章也是写给那些有意在互联网行业打拼出一片天下的人看的,我尽量掺杂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

  从零到一

  有许多90后创业者抱怨拿不到投资,当你抱怨的时候一定要思考一下:别人为什么投你,就凭你有个你认为可以“改变世界”的idea?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假如一个00后找到你说:我现在有个一万块钱的项目,还差9999,你给我投吧!你会怎么想?既然你缺钱,那就用其它地方证明你的实力,单凭想法获取资本青睐的方式是最愚蠢的,也是不现实的。

  当然也有单靠一个想法获取资本的案例,不过人家的条件很硬:有BAT工作经验,团队由海归组成,有过成功案例。。。。。。你有吗?我相信看这篇文章的大多数都是三无团队:没有在BAT工作过,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更没有成功案例,甚至有的连屌丝团队都没有,只有一个不太完整的idea。并不是说你们的条件不硬就会比别人差,马云不就是来自三流学校吗?有时候我们需要换位思考,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团队和项目,所以当你的团队条件不硬的时候,一定要从其它方面证明自己不比那些豪华团队差,甚至比他们强!

  证明自己靠谱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产品上线,获取第一批用户,然后用其中的数据说服投资人,这是屌丝创业团队唯一一个出路,你别想着靠一份你觉得还不错的BP,还有你的激情就可以随随便便拿到钱,在你投BP的时候,无数和你有同样想法的创业者也在投,投资人每天要看无数BP,投资人凭啥要像大海捞针一样的把你捡起来?有很多创业者抱怨BP石沉大海,让我说如果你还抱有侥幸心理再投几百份依然会石沉大海,甚至会被拉黑。因为有太多比你努力的人了,有的甚至变卖了家产,而你还停留在有一个想法,只有一份BP的阶段。

  如何让产品上线?

  这是互联网创业最难熬的一个阶段,第一你得找人,而且得找合适的人,许多人被它折磨的很痛苦,包括笔者,现在回想起大学那段时间依然历历在目:几乎每天要和不同的人聊,因为我是在大专,根本找不到理想中的人才,甚至找个有共同理念的人都没有,但你还不能停下,停下意味着创业没了下文,还有一点就是:一个项目被晾久了你就会对它失去感觉,甚至会感到莫名的厌恶感,对我来说创业就是一条不归路,不能停,不能回头,在这种痛苦的找人过程持续了半年之后,团队终于有了一个大概雏形。

  团队成型就该分工合作了

  在我们团队,我负责产品和融资,B负责技术,C负责运营。外加一群人品不错的程序员,当然我是发不起工资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也不希望我瞎折腾,更不会给我资金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有用股权激励了,当时有许多程序员不信空头支票,我对他们说,如果咱们失败了,你就当这是练习,以后找工作还可以说自己有创业经历,这是加分技能,再说不用你们掏钱等等……如果成功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股份。

  为了表达我的诚意,还特意做了合同,加上我本身特别慷慨,给的股份很多,所以有几个愿意一起奋斗的人,至于股份给多少,这样说吧,虽然作为创始人,我的股份不是最多的,但是掌握了百分之百的控制权以确保产品方向,我知道我的合伙人想要什么,作为一个创始人也不能吝啬,既然你做了CEO,那就多给点股份吧,这样才能平衡,千万不要破坏人们这种微妙的平衡感,尤其在涉及到财富这个话题,我也相信有许多创业者失败,或者公司规模迟迟不能扩大的原因就出现在股权架构上。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至于为何我要掌握绝对控制权放在文章最后再说。而至于为何要把大部分股份给了合伙人,有人会觉得这样做很傻,那我问你:你做了老大,股权再比合伙人多,他们平衡么,凭什么动用自己的资源帮你做事?你不要做着缺德的事(控制权,股份一把抓),然后对你的合伙人说:你是在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奋斗,也是在为你的事业奋斗,对这样的创始人我只想呵呵一笑,控制权和股权你只能二选一,不能贪得无厌。

  有这些感悟我也是从实战中得来的,在大学我曾和几个同级的朋友卖红酒,电话订单,上门服务。因为我不是发起人,属于合伙人,发起人就开始把我们几个“合伙人”当员工使,这不算什么,最后赚的钱他自己分一半,我们几个人平分另一半,我们问为什么,他说他是发起人,当晚我们就散伙了,原因很简单:红酒资源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能得到,他随意使唤我们意味着掌握控制权,最后分红比例自己还占了一半,这让我们难以接受。而至于那个“发起人”我也把他拉入了人生黑名单,再也不跟他合作。

  很多创始人无法权衡控制权和股权的事,更别说90后创业者了,面对利益,人们总是贪婪的,但你自己吃了独食,谁会动用自己的资源给你做事?这同样是矛盾的一件事,创业期间,人性所有的弱点都会暴露出来,比如前不久的首席娱乐官股权之争,支付宝事件,西少爷事件……

  这些事情说白了就是控制权之争,再深入说明就是控制权和各方利益之间冲突了,如果你不正视这个问题,团队迟早要出事,如果你正视这个问题,自己也得忍痛割爱,你要么把控制权贡献给合伙人、投资人,要么把多数股份给他们,除非你自己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几乎所有创业者都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控制权、股权你必须二选一,也就是说你获得名誉,利益就给合伙人,你把钱慷慨的撒出去,人才就会聚拢,也就是李开复老师提倡的“财散,才聚”。

  BP怎么写

  其实天使投资人是不愿意花费许多时间来看你的计划书的,因为他的邮箱塞满了各种各样的计划书,千奇百怪。所以几乎所有计划书都是其助理帮忙挑选,当然助理只是把它当成一份工作,没有把挑选千里马当成一份使命。

  就算这样,在没有人脉,资源的情况下,当初我们还是选择了靠计划书来拿到种子轮或者天使轮,当时我写了七十多页的PPT,海投了五百多个邮箱,这五百多个邮箱是一个已经创业的学长告诉我的,投完之后,我等了两个星期,没有一家回信,后来又加了四十多页,然后又投了一遍,除了那五百多个邮箱,我又找了一些邮箱,包括真格极基金,创新工场,IDG那些做的不错的投资机构,其实在这些投资机构里,我根本不抱希望,因为他们邮箱一定塞满了,估计我邮件的标题他们都看不到,所以我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小型投资机构上。

  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我发现还是没有回信。后来通过各种请教和学习我才发现:计划书写的太长了,假如你是投资人,你愿意被一份超长计划书浪费时间么?想尽量证明自己的想法而忽略投资人心理俨然是一种年轻的想法。

  后来我减到二十几页,还是没有回信,有一段时间我是在绝望中度过的,度过那段时间,我又写了一份BP,这份计划书只有一页,不到1000字的BP,连数据和表格都没有,但是凭借这份计划书我得到两家投资机构的面谈机会,除了抓住投资心理外,另一个极大可能性是我对趋势把握很准,应该是这样吧,因为我在不到一1000字的“BP”里预见到了今天“O2O”的格局,包括今天BAT在O2O领域的布局,美团和大众的合并。然后向资本方阐述了我要做什么……这可能是吸引资本的唯一原因了。

  ?以下是我对BP的一些建议:

  1、投资人最喜欢那些自己找上门的创业者,这是他们考察创业者综合能力的一个办法,一个创业者能通过自己的人脉圈子、资源找到他,那说明这个创业者很有能力,所以创业者一定要学会这种顺藤摸瓜的能力。

  2、通过比赛、线下沙龙的方式来获取资本。

  3、加入孵化器、办公场地、BP,投资人对接他们都会承包。

  4、BP海投,这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方式,但一定要短,最好不要超过二十页,他们每天要看许多项目,没有理由在你这上面浪费时间,再说了,其实再牛逼的项目,一段话足矣说清楚,如果你觉得说不清楚,那是你对项目还没吃透,理解的还不够深。

  最后单独说说控制权

  作为一个创始人连控制权都不能掌握是可耻的。同样,作为一个创始人到最后被资本方踢出团队更是可耻的!你连最基本的东西都不能掌握,辛辛苦苦几十年努力往往付之东流,而有些事情是发生了我们才后悔在当初没有在意它,有些错误发生一次就会误了终身。比如那些被架空的合伙人,那些出局的创始人,那些趁人之危搞篡位的职业经理人等等,他们的游戏规则通通被股权架构控制,可以这样说:股权架构可以毁了一个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架构分分钟可以让一个创始人出局!

  ?旧事重提:酷六“陈李之争”

  之所以选择酷六这个案例是因为它足够经典,它的的影响足够深,尤其是给创业者的启示:如果你想控制水流的方向,那就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吧,不要在水流中间挖渠道引流,直接把“水管”对准你想让它流去的方向。

  优酷、土豆、酷六是当初的视频三杰,自从老大和老二合并之后,酷六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难道是优酷土豆合并直接造成了对市场的垄断吗?如果是这样,市场上还有爱奇艺、暴风影音、PPS、PPTV等不容小觑的视频门户公司,而酷六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回忆,它为什么中途出局了?答案是控制权之争毁了酷六, 创始人离职,亏损逐年变大,血腥大裁员,再到转型……陈天桥派驻的酷6新CEO施瑜公开表示:“酷6从此不再购买长视频版权,包括电影和电视剧等,将关注于社区化、UGC(用户生成内容)和短视频。”

  在李善友离职之后,盛大更是大规模清理了创始团队,陈天桥与李善友就酷6网的发展战略产生的分歧浮出水面。陈天桥希望酷6的发展方向是“视频资讯新闻”,而李善友则更希望坚持购买正版版权的“大片模式”,最终导致悲剧发生不欢而散。

  “陈李之争”也被称作酷六网路线之争,实际上就是控制权之争,陈天桥坚持酷六做“视频咨询新闻”,李善友坚持走优酷土豆系列的大片版权路线。谁也不肯放弃自己的立场,谁都坚持自己是对的,事已至此,已经不是谁对谁错谁是谁非的问题了,问题错就错在控制权没有明确掌握在谁的手中,这就像两个人同时坐在驾驶位上,如果前面突然出现一个电线杆,A说往左拐,B说往右拐,他们都坚持自己的决定,那只好撞电线杆咯!这是大部分公司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方向被多数人控制,而不是一个人控制,实际上任何一条路线只要被提出来都有其自己的市场,只不过错在有太多人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了。

  ?启示:

  创业团队最好让一个人掌握方向,其他人在方向确立之后努力就行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每个人都得明白自己在团队扮演的角色,也许你觉得让一个人独裁专政对其他人不公平,但是你想过没有,一旦每个人都有掌握方向的权力,你们的团队距离解散就不远了,酷六那样大的公司都摆脱不了的宿命你们凭什么摆脱?当然控制权之争毁掉公司的例子数不胜数,不仅在中国,国外大批创业公司或者上市公司都毁在这上面,这里不一一说明,这里只简单阐述一下:在一个团队里面,究竟是独裁专政好,还是和平民主好?

  我还是对和平民主呵呵一笑,民主了,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看法,行使自己的权力,你们往往会四分五裂,团队出现问题,解散只是迟早问题。也许你能举出许多和平民主公司照样发展的很好的例子,那只是表面,象征性的意思一下。真正的权力只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也就是说一群狼里只有一只狼王,你见过一个国家有两个执政政府吗?历史上哪个最强军队不是独裁专政?成吉思汗?拿破仑?亚历山大?

  ?理性思考独裁专政的智慧

  一个人代表一个方向,一种体系,然而一个团队只能有一个方向,一种体系。假如你们团队三个合伙人,就代表三个方向,如果你对自己的合伙人特别自信,你认为找了一群价值观相同的就不对控制权进行提前阐述,通过股权架构约法三章,你们的摩擦会随着时间升级,总有一天会爆发。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明的,让我们想想中国历朝历代几乎都是同时期最强,而它们也都是独裁专政。而这世界上也没有两颗一模一样的树,你凭什么自信你的合伙人和你价值观完全相同?

  既然方向不同,你们又都有掌握公司方向的权利,那不是毁了你们自己的事业?如果你们是聪明的团队,就赶紧把这个事说清楚吧,最好合伙前就说清楚,合作之后再制定游戏规则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就算不那么容易你们也得正视这个问题呀,毕竟你们放弃了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才走到一起创业的,别让这个看似不大的问题毁了你们的心血。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业者  创业者词条  成败  成败词条  决定  决定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报道电脑

 解决win7无限自动删除的方法

无限自动删除怎么办?最近使用win7旗舰版操作系统的用户反应在电脑中无限出现“确认删除”的选项,点击否之后又继续弹出该窗口,该怎么办呢?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我们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