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仅有两万字,但却13次提到了“创业”,在一字千金的报告中能如此高频率地出现,足以证明“创业”势必会在2015年走红,特别是大众创业文化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正形成一股空前的创业热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且不乏一些明星企业。创业主体的繁荣也带动了配套产业的火爆,在政策的驱动下,各地方政府积极密集布局创业孵化器,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1700家,大学科技园115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琳琅满目的创业咖啡、车库咖啡、创新工场等机构,让创业者眼花缭乱,趋之若鹜,更给人一种“春天来了”之美景。
创业文化的兴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最终极的目标自然是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经济,让普通人当老板,贡献社会力量。要实现此目的,需辅以经验、技巧、观念、政策的升级。目前,地方政府密集布局产业孵化器,肯定会大大改善创业环境,必须肯定政策所带来的积极力量,但创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为,是一个长期沉淀的过程,而且对创业者的素质要求非常高,这些都是政策所不能给予的。要想营造健康的创业环境,还需要科技界的有识之士进行指导,比如李开复经常给中国大学生写信,并且乐于同粉丝在微博上互动,把指导年轻人创业看作是自己的一项使命,唯一遗憾的是,李老师被查出患有淋巴癌,需要休息了;相比之下,雷军已然成为青年创业者的第一偶像,小米的成功让其天使投资人的形象更具审美性,由其投资的光谷创业咖啡也深受青年人喜爱,他和一些高层主管只要有空,就会跑来同创业者聊聊天,答疑解惑。显然,与巴菲特午餐比起来,一杯咖啡更加适合正在创业中的屌丝。
地方政府密集布局创业孵化器,总体之于创业者来说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但我们需要平衡创业总量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更不要为了“投机”而创业,且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揠苗助长的情况。
穷酸创业,谁懂咖啡里的乾坤?
在所有的创业孵化器中,笔者最喜欢创业咖啡的模式。事实上,现在创业咖啡的模式非常火,但这个概念真正在中国出现也就是几年的光景,所以,大多人还好奇于创业咖啡馆里究竟有什么?
创业咖啡馆里肯定会有咖啡,或一杯拿铁又或者卡布奇诺,只要创业者点一杯咖啡就能在这里呆上一整天。这些平台把创业者聚集到了一起,且咖啡之内颇具乾坤:首先,一杯咖啡非常便宜,几乎不用成本,而这恰恰创业者最敏感的事情,他们大都囊中羞涩,创业期间甚至要吃路边摊、睡地下室,这些人真得没钱去和巴菲特、库克们去吃午餐;另外,之所以选择咖啡作载体,是因为这种饮品有助于提神,提高创业者的效率,可以说,创业咖啡之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更是文化上的冲击,否则,在此之前,创业者要搞定投资人或者客户,估计只能去酒店或者宾馆了。
咖啡之中更大的乾坤在于一系列的创业活动,比如创业导师演讲、法律公开课、VC下午茶等等,另外,创业者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事实上,任何的创业初期都会遇到缺人、缺钱、缺交流的情况。当然,创业咖啡内最令人神往的还是科技大佬、天使投资人以及新的政策动向。在一些成熟的创业咖啡之内,导师一般由知名的企业家担任,比如前文提到的雷军、李开复等人,而在一些细分领域的创业咖啡内也会出现业界的大佬,比如展讯创始人陈大同、中芯国际副总谢志峰、前华为副董事长洪天峰等等,能与这些知名的创业导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另外,创业咖啡内最直接的收获,还是来自于天使投资人的真金白银,以及行政力量给予的有关办公、税收、注册方面的优惠。相比于创业演讲,这些显得现实而直白,但却能给予创业者实质性的帮助,难怪有创业咖啡打出“邻座皆天使”的广告语。
摆正心态,警惕精神鸦片
随着创业热的兴起,加上地方政府的推动,类似创业咖啡式的创业孵化器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国内一线城市,北京的海淀图书街,长约220米,宽10米,但已经入驻了21家创业服务机构,40家机构正在排队;迄今举办了438场创业相关活动,平均每周15场,已有4万人参加;在一些创业峰会上,前来的创业服务机构负责人、投资人和创业者动辄数千人,举办方准备的椅子经常不够用,不断的新来者就挤在过道里,简直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创业的流行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火爆的场面又不免让人担心,时下的创业热会不会变成一 场全民泡沫,而创业孵化器等机构会不会如成功学一样,变成一种新时代的精神鸦片呢?即便是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创业者们纷纷拿到投资,实现梦想,谁又来摆平“遍地创业、一哄而上”给社会带来的麻烦呢?
地方政府密集部署创业孵化器,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商业模式问题。因创业者初期之于成本非常敏感,这也就注定了创业孵化器不能向创业者收入太高的服务费,事实上,一些早期的车库咖啡就是纯粹的公益平台,他们的初衷就是希望建立一个平台,服务社会。这种公益性质的孵化器,在数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尚能由地方政府自行承担,但随着创业热的兴起,创业服务机构遍地开花,势必会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基于此背景,非常容易出现,创业孵化器资质良莠不齐,或者质量低下等情况。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创业孵化器贵精不贵多,与其贪多求大,倒不如立志打造精品服务机构,把有限资源集中于口碑较好的创业孵化器,举办高质量主题演讲,邀请明星导师,以及挑选出最具前景的idea。至于,资金问题,短期内可由政府支持,长期以来,可与创业者签订“佣金后付”合同,以及探索广告、图书出版、文化活动等盈利模式。
另外,笔者之于创业孵化器更大的担忧来自于泡沫的产生。好比90年代的时候,成功学在中国大热,各种导师现身说法煽情而魅惑,但真正取得成功只是那些成功学大师,而他们的忠实信徒则永远徜徉在通向成功的路上。
深度思考,创业需与社会协同发展
创业孵化器的风靡源于创业热,作为一种舶来品,它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自然与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关。事实上,中国之于国外先进的模式从来都是肆意模仿,而且夹杂着“急于变现”的癫狂,但这种状态真不适于服务创业。如前文所述,创业是一个长期沉淀的过程,且95%的人会失败。在地方政府推崇创业孵化器的背景下,聪明人会更倾向远离高风险的创业,转而走向创业服务机构,把那些没有经验的愣头青推到台前当炮灰,长期以往非常有可能形成“创业理论满天飞,优质创业者寥寥”的畸形状态。
此外,地方政府之所以大力支持创业孵化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忌惮于目前糟糕的就业环境。去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创业热的兴起则正好在短时间内缓解了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但创业者的高风险给大学生们带来的是更深重的灾难,更何况,一个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人,创业的成功率肯定小得可怜。
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创业如何与社会需求协同发展。如前文所述,切不可为了“创业“而创业。举个简单例子,笔者有位朋友从北京辞职回家创业,参加了由政府支持的“科学种杏树”的计划,在育苗、土地、技术指导等方面均获得了丰厚的支持,随后,这个计划在附近的村庄迅速推广,大家纷纷投入“杏树”计划,仅仅过了两年,杏树就泛滥成灾,搞得整个县城的人都讨厌吃杏儿,而且过早过快的布局,又让大家忽略了基本销售渠道的构建,最终导致“杏树不幸”的结局。现在,移动互联网创业火爆,加之,政府资本大面积介入会进一步拉低整个行业的门槛,如果不加以规范也势必会泛滥成灾,事实上,杏树泛滥和APP泛滥的本质是一样的。
关于创业孵化器,笔者建议需摆正心态,保持精品路线,坚持以企业家或者公司中层做导师,以亲身经历去帮助后来的创业者,那些学院派导师或者冒牌专家就不要出来祸害人了。地方政府与其过度参与指挥,倒不如给些减免税收、简化流程等实际的帮助。创业者应该谨记创业需要坚持、毅力和沉淀,而且要时刻清楚,创业失败的痛苦会比“找不到工作”残酷5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