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要想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勇气、斗志和全力以赴的决心,好像只要设定了目标,并且为此全力以赴,就能实现目标。因此很多人在制定年度战略时,会喊出“今年我们要增长20%”,然后驱动所有员工一起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如果实现不了,就是员工不够努力,或者能力不强。
其实,战略工作的本质并不是“设定目标”,而是“解决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发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发挥自身优势,并且用连贯性的行动去解决,而非简单地设定目标和鼓励行动。
1990年,一个儿童慈善机构想要解决越南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专家斯特恩接受了这个项目。当时,大部分人的分析是:越南儿童之所以营养不良,是因为越南人的平均收入低、卫生系统糟糕、水源不干净、居民健康意识薄弱等。
如果按照现在一般公司的做法,既然已分析出问题,就设置关键绩效指标,调动团队,一步步地解决平均收入低、卫生系统糟糕等问题就行了。其实,这并不是“战略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那样去做,可能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斯特恩的做法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问题的薄弱环节,聚焦可用的资源加以解决。比如,他发现有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是可以健康成长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喂养孩子的方式比较特别(多次喂食相同的食物,并且把小虾、野菜等放入孩子的米饭)。于是他集中所有精力突破喂养孩子的方式,教育所有家长采取类似的方式喂养孩子,结果大大地解决了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我们经常被迫接到制定战略的任务,大多数人的做法是简单粗暴地“设定目标、驱动执行”,好像只要努力,并且有决心,目标总能达成。其实,商业社会是极其现实的,它永远不会仅仅因为你渴望实现某个目标,就帮助你达成它。
要想真正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成功,就不得不有目的地聚集资源,这就是战略的真正作用。通过调查分析、扬长避短,再配以连贯性行动,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把有限的资源聚焦于关键的地方,从而真正攻克难关,甚至以弱胜强。
注:以上内容选自《好战略,坏战略》一书李叫兽所作的推荐序中,因深受启发,特转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