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扬设计局,原称为“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英语:Mikoyan Design Bureau),是俄罗斯主要的飞机设计及制造商。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古列维奇创建于1939年12月8日。
该设计局的名字是以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两人名字命名的。以生产米格(俄语МиГ)(英语MiG)战斗机而闻名,“米格”的名字正是取两位设计师阿·伊·米高扬和米·约·格列维奇姓氏的第一个字母。2006年,俄罗斯政府将米高扬、苏霍伊、伊柳辛、伊尔库特和图波列夫合并成立新的“联合航空制造公司”。
米格战机以单数做为名字系列。
一、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时代
米格-1,原名为I-200,1938年研制,开创米格家族的历史先河。
米格-1
米格-1
米格-3
该机是一种性能卓越的截击机,在米格-1的基础上研制,1940年投入战场,为抗击德国入侵立下汗马功劳。
米格-3
米格-3
米格-3
米格-5
米格-5是非正式称谓,这是一款双引擎重型战斗机,1941年首飞,未服役。
米格-5
米格-5
二、喷气式航空发动机时代
米格-9(北约代号:Fargo ,译文:法戈)
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研发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1946年4月24日首飞成功,1947年正式投入生产,苏联的米格-9战斗机1952年全部退役。
特征明显,机头装备一门37毫米机关炮和两门23毫米机关炮。
米格-9
米格-9
米格-9
米格-13
米格-13战斗机原型为I-250战斗机,是一型活塞螺旋桨·喷气混合动力飞机,1946年定型但并未大批量生产,被更先进的米格-9战斗机取代。
米格-13
米格-13
米格-15(北约代号:Faggot,译文:柴捆)
1948年6月投入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中,首次大规模投入空战,总体性能优于美国的F-80、F-84,和F-86相当。在中国衍生型号“歼五”。
米格-15
米格-15
米格-15和F-86
歼五
米格-17(北约代号:Frescoes,译文:壁画)
在米格-15基础上研制,在苏联属于过渡机型。
米格-17
米格-17
米格-19(北约代号:Farmer,译文:农夫)
1955年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在苏联服役时间不长,反而在中国衍生出“歼六”,长盛不衰。
米格-19
米格-19
歼六
歼六三视图
米格-21 (北约代号:Fishbed,译文:鱼窝)
1955年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属于第二代战斗机。原型及改进型(包含仿制、改良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 ,是20世纪产量、装备最多的喷气战斗机之一。中国衍生型号“歼七”系列,绝对是战斗机中的爆款。
米格-21
米格-21
歼七
米格-23(北约代号:Flogger,译文:鞭挞者)
1970年服役,是苏联一型单座单发变后掠翼战斗机,属于第二代战斗机,是20世纪70-80年代苏联国土防空部队的主要装备。
米格-23
米格-23
米格-25(北约代号:Foxbat,译文:狐蝠)
是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机,1969年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机。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导弹都追不上就是该机型。
是世界上仅有的三种闯过“热障”(M2.5)的有人驾驶飞机之一(另两种是美国的SR-71和俄罗斯的米格31)。
米格-25
米格-25
米格-31(北约代号:Foxhound,译文:捕狐犬)
1983年服役,是苏联一型串列双座全天侯截击战斗机,由米格-25发展而来。
米格-31
米格-31
米格-29(北约代号:支点(Fulcrum) 译文: 支点)
1983年服役,想当年差点进入中国空军。是苏联第一种从设计思想上就定义为第四代战斗机的型号(欧美划分为三代机),与SU-27形成高低搭配。
米格-29
米格-29
米格-29作战图
米格29之后,由于米高扬设计局对其产品定位的失误,陷入了极大困境,加上苏联解体的影响,第四代战机米格1.44被迫中止。在教练机计划中又败给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的雅克-130,米高扬丧失自我拯救的机会。2009年,米高扬正式并入苏霍伊旗下,米格一代传奇,终于走到了它的终点。
看看米格最后的绝唱,米格-1.44战斗机。是苏联一型部分隐身设计的双发单座战斗机,无果而终。
米格-1.44
米格-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