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场上
德国士兵在战场上发现了一辆从未见过的苏联自行火炮。一辆三号突击炮的车组将自己的座车停在了它的旁边,与其合影留念。“这可真是个大家伙!三突的75毫米炮和它的主炮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德国人对装着大炮的苏联装甲车辆并不陌生,在1941年攻入苏联领土时,他们就见过了装着152毫米重炮的KV-2重型坦克。“苏联人搞出了这种装甲巨人,最后还是被他们抛弃在战场上,和两年前没什么不同!”看着缴获的苏联自行火炮,德国士兵们戏谑地说道。
但德国人此时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涂着红星的装甲巨兽和它们的后辈们,将形成一股强大的红色钢铁洪流,伴随着苏联红军一直攻入自己的首都,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终结第三帝国的命运。
缘起
在二战中,作为战争之神的大口径火炮,在支援地面部队进攻和防御时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面对敌方坚固的堡垒要塞工事时,大口径重炮精度差的劣势就暴露了出来。如何让重炮直接顶到前线,对敌人的坚固工事进行精确的直瞄射击,成为了困扰陆军将领们的难题之一。
在二战初期,德国人首先给出了自己的解答,那就是著名的三号突击炮。得益于出色的基础设计,采用固定战斗室的三突凭借自己的75毫米主炮,在支援步兵作战时表现十分出色,战争中期换装长管75毫米炮后,三突还能胜任反坦克任务,成为了东线德军的“步兵之友、坦克猎手”。
在战前的30年代,苏军也在研究专门为步兵提供伴随火力支援的自行火炮。苏军把T-26和BT快速坦克的底盘拿了过来,拆下原装的45毫米炮塔,尝试在上面安装76.2毫米,甚至是122毫米口径的火炮。但这种实验性质的设计很快就被抛弃了。
1939年,苏联与芬兰爆发了冬季战争。面对芬军依托有利地形精心修筑的现代化防线—“曼纳海姆防线”时,进攻的苏军部队损失极其惨重。“我们需要能够抵近芬兰人碉堡射击的重炮!”在前线部队的要求下,一小批实验性的自行火炮开始走上战场。KV-2重型坦克和由失败的T-100重型坦克的底盘发展而来的SU-100Y自行火炮成为了这些试验品的一员。其中,KV-2成功在实战中进行了检验,并在此战后投入了小批量生产。而SU-100Y未及投入战场,战争就已经结束,唯一一辆原型车被锁进了车库,采用固定战斗室的自行火炮设计也被束之高阁。
SU-100Y自行火炮,苏军大口径自行火炮的早期探索者卫国战争爆发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KV-2重型坦克表现出了大量技术缺陷,尤其是底盘行走部分经常出现故障,迫使车组经常停下进行维修。再加上开战初期的混乱,大量KV-2未来得及装满油料和弹药就匆匆投入战场,最终被抛弃在路边,成为德国人的战利品。少数与德军交手的KV-2车组也发现它的炮塔旋转得太慢,不能快速捕捉目标,只能尝试在战斗前寻找交通要点尽量坚守,拖慢德军的进攻脚步。
1941年7月,被德军击毁履带行走部分后,被苏军抛弃的KV-2重型坦克时间到了1942年,在莫斯科战役中败北的德军,于1942年夏天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的战略补给线。斯大林格勒残酷的巷战,成为了苏德两军无数将士的埋骨之地。在巷战中,苏德两军都发现,在钢铁丛林中作战,炮兵和装甲部队根本派不上多大用场,每幢楼房,甚至是每个房间,都需要步兵逐间逐屋地去争夺和防守。如果能用大口径重炮抵近敌军据守的房屋射击,往往能减少派步兵去强攻所造成的伤亡。
德军也意识到城市作战中机动型重炮的重要性,在二战爆发后不久就使用过时的I号坦克底盘加装SIG 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变成了著名的“野牛”自行火炮
这是1940年法国战役期间,德军摄影师拍摄的两张连续画面:正在炮击法军坚守大楼的德军野牛自行火炮,炮声过后,房屋应声而倒。野牛在城市攻坚作战中表现十分惊人,其破坏力和威慑力都远超德军原本的期待当时苏军装备的重炮,大多需要拖拉机、卡车甚至是骡马拖着机动。在炮兵向前线运动的过程中,没有防护的运输部队也很容易被敌人攻击遭受损失。
由ChTZ S-65拖拉机牵引的ML-20型152毫米加榴炮在这样的背景下,位于后方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工厂的工程师们在1942年末接到了任务:为部队新研制一种装备大口径重炮、可以伴随步兵进攻的自行火炮。
刚刚完成东迁的苏联军事工业正在拼尽全力恢复生产,在简陋的条件下,新型自行火炮自然要以易生产性作为第一要点。于是,新型自行火炮毫无意外地采用了固定战斗室设计。这样的设计既能塞得下152毫米炮,还省去了专门设计大型旋转炮塔的麻烦,并且降低了车体高度,减少了被敌人打中的概率,造价和工时都下降了。
当时,基洛夫厂在武装的方案上有着分歧,并提出了一个颇为奇葩的方案:将一门76.2毫米炮和1门45毫米炮并排安装作为主武器,这就是KV-7坦克。可斯大林看过了这种设计后说:“与其安装数门中小口径的火炮在战车上,还不如就给它按一门强力的大口径火炮呢!”
KV-7自行火炮,其奇葩的火炮配置被斯大林直接否决最终,基洛夫工厂的设计团队为它选择了由军属炮兵的ML-20型152毫米加榴炮专门改进而来的ML-20S型152毫米炮作为主炮。ML-20的设计师费多尔·彼得罗夫为它的车载改进工作同样做出了重大贡献。ML-20S在发射BR-540穿甲弹时,能击穿1000米距离上、120毫米的垂直钢板,或是2000米距离上,110毫米厚的垂直钢板,威力相当惊人。由于口径大且采用分装式弹药,ML-20S的射速低,每分钟仅2发,在坦克战中十分不利。
1943年,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工厂的工人正在为SU-152吊装ML-20S主炮在底盘的选择上,设计团队尽量在现有的成熟底盘上进行选择,最终,他们还是选用了自家生产的KV-1/KV-1S重型坦克的底盘,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手头的技术和生产线,加快生产速度。
SU-152装甲厚度分布示意图由于结构简单,加上种种成熟技术的运用,新型自行火炮的总体设计工作只用了25天就完成了。1943年2月14日,完成了行驶和射击等综合试验的自行火炮被苏联国防委员会正式批准量产装备,并由原先的KV-14改名为SU-152自行火炮。同年3月,SU-152开始量产,5月,第一支装备SU-152的独立重型自行火炮团成立,编为4个自行火炮连,每连3辆SU-152,团部另装备一辆KV-1S指挥车。
1943年1月,进行曲射射击试验的KV-14自行火炮
1943年8月8日,克里姆林宫,斯大林正兴致勃勃地和国防委员会的军官们参观着SU-152SU-152的实战
SU-152首次在战场上亮相,便是在1943年7月爆发的库尔斯克会战期间。苏军除了在阵地上布设广阔的地雷阵和铁丝网,以及大量的反坦克阵地以外,还将这批新来的SU-152布置在阵地上,担负直射和曲射支援任务。其中,第1540和1541自行火炮团的SU-152通过与友军的配合,在防御阵地上击毁了12辆虎式坦克(后期也有说法称其中几辆战果为长管IV号误认)。
但在后续的激烈战斗中,SU-152也显示出自己的弱点:第1442自行火炮团的数辆SU-152在与友军的T-34坦克协同进攻装备有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的德军装甲部队时,斐迪南依靠88毫米炮的射程和自身光学瞄准器材的优势先敌开火命中苏军坦克,SU-152的主炮精度差,装填慢,炮弹初速低的弱点暴露出来,最终成为了德军的靶子。
1943年7月,库尔斯克会战期间参战的苏军SU-152自行火炮
库尔斯克会战期间,被德军缴获的SU-152苏军在战后进行的调查中总结道:“本次战役投入的SU-152自行火炮虽然数量不多,却出色地完成了防御作战任务,152毫米火炮对敌军重型坦克的攻击效果良好,即使是大质量的高爆弹药,在直接命中敌方坦克时,也能对敌人坦克的机械行走部分造成有效损伤。”
被一发152毫米穿甲弹直接命中的德军黑豹中型坦克炮塔,152炮弹威力可见一斑(头都给你敲烂)ISU-152登场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SU-152暴露出了防御不足、通风系统运行不良等缺陷。苏军向基洛夫厂下达了研制SU-152改进型号:ISU-152的要求。此时的基洛夫厂正同时为苏军生产IS系列重型坦克,于是ISU-152也自然改用了IS-2的底盘。基洛夫厂将ISU-152的正面装甲厚度从75毫米增加到了90毫米,固定战斗室也进行了一定的加高。底盘和固定装甲战斗室外形的变化,以及车顶上新加装的DShK型12.7毫米重机枪,成为了区别SU-152和ISU-152的重要特征。
ISU-152,其固定装甲战斗室比SU-152显得更高,且战斗室上方安装有机枪
ISU-152装甲分布示意图设计师还重点改进了ISU-152的通风系统,能快速抽出火炮射击时的排烟,改善乘员作战环境。与SU-152战斗室采用全焊接的设计不同的是,ISU-152在车体天花板后半部分采用了铆接方式,据说是如果车体被命中导致弹药殉爆的话,爆炸产生的暴风能只炸开后半部分铆接的天花板,而不是将暴风闷在车体里导致车体完全被炸碎,方便以后回收修复。
与仅仅生产了700辆左右的SU-152相比,ISU-122/152才是真正的量产大户,战时到战后结束生产总共生产了2450辆,而由于ML-20S产量不足,临时采用由A-19加榴炮改进的D-25S型122毫米炮投入量产的ISU-122则是达到了4075辆之多。
1945年1月19日,驶在波兰罗兹市的ISU-122,由于ML-20S型152毫米炮产量不足,苏军只能临时换成122毫米炮战时,基洛夫厂还专门开发了三种以ISU-152为基础设计的坦克歼击车:装备152毫米BL-8型火炮的ISU-152-1(246工程);装备BL-10型火炮的ISU0152-2(247工程)和换装海军的S-26型130毫米舰炮的ISU-130(250工程),但这三种方案都未得到采纳。
ISU-130
保存在库宾卡博物馆的704工程(ISU-152 1945型),这种152毫米自行火炮采用了全新的倾斜装甲战斗室设计,但最终被否决,只生产了一辆样车ISU-152于1944年初开始编入苏军的独立自行火炮团,每团下辖4个连,每连5辆ISU-152,另编一辆指挥车。1944年夏季,ISU-152正式登上战场,此后跟随苏军一直西进,直到柏林。在战斗中,由于只能带20发炮弹,而且大部分是高爆弹(HE),ISU-152通常不直接参与攻击德军重型坦克的行动,而是伴随苏军突击工兵在城区战斗,炮击德军在街道高楼上布置的火力点和防御工事。即使是对上了虎王这样的家伙,ISU-152一发HE也足够让虎王喝一壶的。
1945年,在柏林街头作战的ISU-152,其车顶还加装了一挺12.7毫米重机枪“抑制敌军坦克反扑的往往是自行火炮,前进时,它们负责突击,还负责炮火准备,以猛烈的火炮齐射粉碎敌军据点。”这是俄罗斯红星频道的节目《苏联坦克史》中对苏联自行火炮们在战争中身份的概括。虽然它们设计并不精良,甚至显得有点粗犷,但依靠强力的152毫米炮,SU-152/ISU-152获得了“动物杀手”的称号,同时还在巷战中成为了步兵们可靠的后盾,将一个又一个德军火力点埋在了废墟之下。如今,无炮塔的自行火炮时代早已落下帷幕,但续写了神教传说的SU-152/ISU-152,终将作为卫国战争的功臣而被历史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