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狮和鹰的较量(英国篇)

(注:1.本文具有一定主观因素,为试作文,有意见可以直接提出来;2.本文是具有一定硬核的、系统化的简单科普向文章,可能会对部分人员感到不适,请注意;3.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想看重点的只需要看加粗字体即可)

1941年5月24日6时许,随着一阵猛烈的爆炸声和极其沉重的钢铁的扭曲声,一艘重达4.6万吨的庞然大物随着它的X炮塔被掀起,舰体被拦腰扯断,结束了她的长达21年的服役生涯,也把她的生命定在这一刻。在这一刻为止,在长达8分钟的、共计44轮齐射中,以“俾斯麦”轻伤、“欧根亲王”和“威尔士亲王”无事、“胡德”战沉而结束。当然,即使她战沉,战斗仍然要继续——对于英国来说,他们多了个需要击沉的目标;而对于德国来说,他们需要放弃任务,直截了当地跑到法国才是上策。而较量,却早就开始… …

1912年,当皇家海军决定采购“德雷尔”火控系统而非“普兰”系统时,宣告了普兰在英国的时代的落幕,同时也向世界宣告了舰炮系统自动化时代的到来。然而对于“皇家窑子”来说,这种抉择,是“害己而利他人”——让自己海军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却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席卷全球的“自动化热潮”,使自己海军的长久发展陷入了非常不利的地位。那么,火控系统究竟有多重要呢?

先让我们看看百度怎么解释:非制导武器配备火控系统,可提高瞄准与发射的快速性与准确性,增强对恶劣战场环境的适应性,以充分地发挥武器的毁伤能力。而wiki是这样的:It performs the same task as a human gunner firing a weapon, but attempts to do so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ly.其实意思都一样,都共同表达了一种意思:火控系统可以令你在开火的时候,更快、更精准地对目标实行打击。也正是因为这样,世界各国——特别是海军,都在研发更先进、更精确的火控系统,以便能“先发制人”,达到压制、毁伤敌方目标的目的。而其中对其重要性了解最深的,自然也就只有那个老牌海军强国了。

那么言归正传,为什么英国要采用德雷尔火控技术而非普兰的呢?是不是因为它的技术比后者还要好很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出于价格和政治因素(皇家海军就是因为这样直接错过了这种发展机遇)。而在此之前,我们先对德雷尔火控系统和普兰火控系统进行一番科普。

关于两个重要火控系统

1909年,弗雷德里克·德雷尔海军上尉(后因其发明的装置而晋升至上校)开始构思一种能将他先前设计的时间-距离标绘装置与距离钟相互联系并一同运行的装置。很快,1年之后,原型机便造了出来。而他经过多次调试,发现自己的火控装置“可以替代普兰的装置”,于是他便找上了艾略特兄弟公司——这家公司专门生产精密仪器,海军军用计算器也是它造的。然后,在德雷尔和公司首席设计师基思·埃尔芬的共同研制下,最终成功的将成品生产出来,这就是德雷尔火控台(Dreyer Table),并于1911年将其原型样机装到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上,是为Mk I型火控系统。很快,又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Mk II和Mk III型火控台(这些并非正式型号),最后他的装置被皇家海军正式采用,首批就订购了5套用于配备铁公爵级战列舰和虎级战列舰,正式编号为:Mk IV。

德雷尔火控台在原来的德梅里克计算器的评估目标距离变化率和其估计值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目标距离和方位的标绘,使其射击变得更为直观、立体,而在改进型中,增加了方位钟并成功地与德梅里克计算器一同联系在一起,变得更为自动化,极大地减轻了火控人员的压力的同时还减少了主观误差,使其射击变得更为准确。而优点变得非常明显:能标绘出所有可能得出的数据,再对它进行平滑化处理,获得更直观的数据。简要来说,德雷尔火控台可以提供对本舰和目标舰运动状态的修正,极大减轻了火控操作员的压力。

德雷尔火控台示意图(1)

德雷尔火控台示意图(2)

而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德雷尔的解题概念紧贴当前海军战术——战列线战术,而这种战术的基础原则是不论任何情况都要保持线列队伍的完整。因此,在像线列这种运动情况下,只要能继续开炮,那么在距离和方位变动率不大的情况下,仅需对弹着继续观测及校正就能继续火力覆盖。而德雷尔的解题概念则是基于这一想法之上的——德雷尔的解题基础是立基于校射这一过程上:开始射击后就放弃原始数据,改以实弹落点为基准进行校射直至失去准头,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火控测算及实射循环。因此,他的装置很符合实际,但到了二战就变得臃肿不堪和效率低下——战列线倒是很方便,但如果航向角不是平行而是交叉(比如T字战术),甚至会以混战形式出现呢(参考萨马岛海战)?那么德雷尔系统将会打了没几轮就要重新测算。但问题就出现在军队这种封闭体系的思考逻辑——多数前辈认为往东走的时候,没人会向西看。

德雷尔火控台早期型号(Mk IV)操作人员标准站位示意图

德雷尔火控台完整简图(Mk IV/Mk IV*)

那么,很显然,德雷尔火控的简便是建立在“当双方处于战列线阵”的思想上,对于很多的特殊情况都没有考虑到。而且相比于普兰系统,它是一种只能进行线列计算、无法适用于除线列阵外的其他海战环境中的半机械化、固化的装置。即使它有过其他重大改进,也依然无法摆脱这种思想的局限。因而长久来讲,它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但相比于普兰系统,却是一种省钱的选择。而这种系统因为是自1912年后皇家海军火控系统的核心,因此其完整系统是不能被出口的,而它的简化版本——只能用于控制单座炮塔,则被传输到了意大利、日本以及美国的手上,为这三国的火控系统的发展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贡献。

20-30年代的德雷尔火控系统

这是装载于胡德的Mk V火控台,为Mk IV*改进型的终极版本,且此船是皇家海军历史以来唯一一艘装备了Mk V火控系统的战列舰,同时也是一战后世界第一台出现的综合型火控系统。

接下来,在科普普兰系统前,先讲一下这个系统的发明者——普兰。

亚瑟·亨格福德·普兰(又名坡伦)是个完全没有海军背景,甚至没有多少理工水平的律师和商人。他和机械工艺的唯一关联,就是他是知名印刷机生产工厂——莱诺泰普公司的经理——因为他本人与此公司股东的千金结为夫妻(虽然这公司也跟军方不沾边)。而之所以会站在火控系统研发的舞台上只不过是因为他在一次地中海旅游时被他的亲戚邀请去看地中海舰队的打靶演习,从而引发他研发火控系统的兴趣而已。但是,也许因为他是炮术的门外汉,所以打从一开始他的火控逻辑,或者说解命中概念就是正确的,并且至今不变。

普兰的解题基础就在于:将目标和射击舰两者的运动分开处理,各自是同一坐标系下的两条矢量,各有各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这样在任一时点都可计算出相对距离和方位,即使有机动或一时看不见,也可延续前面的测算数据进行射击或修正而无需推倒测算重新来过。因此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他很快于1900年开始崭露头角,凭借着商人思想,开始确定了“火控系统全自动化”的概念。他认为,人员操作时限制越多,因他们而导致错误引入的可能性越小。因此他在这概念的引导下,开始寻求最少人工干预的自动化/综合性火控系统。因而自此开始,他就一直研发能准确测量出方位变化率的系统。同时在1908年成功说服海军大佬们,使他们认知到标绘是德梅里克计算器设定数据的重要方式——这在当时世界其他国家想都没想过。

关于普兰系统的整体至今已没人能完全了解,因此只能从他的作品之一,却影响了整个美国海军火控系统的研发进程的手工真实航迹标绘装置开始说起。

当时皇家海军曾经测试过3种不同的航迹标绘法。第一种是通过时间-距离坐标图将目标距离和方位直接标出。这种方法是凭借着两者之间微弱的内在联系来标绘,是德雷尔火控系统中进行数据平滑化的基础。第二种则是做出本舰与目标舰的距离-时间图(又称跟踪图,普兰称之为真实航迹标绘),是对目标舰与本舰的实际运动状态和轨迹的纸面标绘,同时这也是普兰装置所必须完全实现的。而第三种则为虚拟航迹标绘——这种方法是当时技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虚拟航迹标绘必须以处于静止状态的本舰为原点来标绘目标舰的运动过程和状态。而标绘这种图的最困难的事,就是要把本舰和目标舰之间的运动分开处理——在没有自动化系统的当时,是很难做到的。

3种航迹标绘法(其中十字小点为目标方位、虚线为本舰与目标舰的瞄准线,实线则为估计/实际运动轨迹)

而手工真实航迹标绘装置则应用了第二种标绘法,即本舰与目标舰的距离-时间图。这种图相比于第一种,具有直观、易处理等优点。因而在1908年5月份的实弹射击演习中,这个装置凭借着54.5%的成功率、50%的虚拟航迹标绘有效率和30.8%的时间-距离曲线有效标绘率,成功引起了海军部的对整套普兰装置的兴趣,也使得海军成功迎来“普兰时期”,一直到德雷尔装置实装为止。尽管有着极大的成功率,但在实战上却依然不尽人意。1910年,一支向西班牙Vigo市进发的舰队在途中利用商船进行真实航迹标绘,成功率仅为33%。

但即使这样,普兰依然认为他的思路没有错,只是机器未能达到他的预期——事实也确实如此。因而在1906年,他成功地提交了自己的专利(不要吐槽时间),打算让皇家海军买账。而很快在1906年某位军官给当时的海军大臣的信中,明确提出了一点:“如果我们无法保住普兰的专利,那将会是不可原谅的。”那么,他的专利究竟为什么会这么让海军既欢喜又害怕呢?

先看看普伦装置究竟怎么回事。

普伦装置,简要来说,分为3个部分:第一大部分,陀螺稳定测距仪;第二大部分,自动标绘板;第三大部分,维克斯钟和德梅里克计算器。

首先是测距仪。这种测距仪是利用陀螺仪及其相关设备,将本舰的偏航情况进行修正,能抵消因波浪导致的观测过程受阻、缓慢的情况。

其次是自动标绘板,是在手工真实标绘装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能在测距仪确定目标的同时,对目标舰的航迹进行标绘,进而能够直观地得出目标舰与本舰之间的运动状态和实时距离。

最后是计算器,在前面两种都成功预测到目标舰的运行轨迹后,计算射击诸元。

而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只要能观测到目标舰并推测出其运动状态和轨迹,即使因各种原因失去了对目标舰的观测,依然能对目标舰的方位、运动轨迹进行较精确的预估,使其准确性大大提高。而且,这种装置一旦研制成功,将会对英国海军,甚至整个世界海军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这种装置除了普兰的团队,无人能实现。

虽然这个装置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也因此使得皇家海军在1907年决定帮助他对该装置进行改进,但是随着欧洲的造舰竞赛的旋涡也波及到了英伦小岛上,1908年,海军部决定,将预计用在研发普兰装置的10万英镑直接取消,用来填补因竞赛而出现的100万英镑的巨大缺口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下,1908年英镑与现在美元的比率)。那么,既然那10万英镑取消了,普兰系统又还没研发成功,咋办呢?这个问题在当时的海军部的部分官员不成问题:找个更便宜的来代替不就行咯,况且普兰他人还拿着合同,至少一段时间内是不会跑来麻烦的。但另外一部分的官员马上知道了他们的意图,于是抢在他们实施采购计划前,于1908年2月跟普兰签署正式的开发合同,以避免普兰的专利因其他影响导致其被迫“流亡海外”。但最终,因为法律条文、海军推崇“简单”的人工计算的传统、自由党对任何垄断性质的合同以及海军的财政预算等,最后还是在德雷尔火控成功被采购的情况下,普兰的装置,也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一堆“废铁”。于是,普兰火控装置,被英国彻底地抛弃了。其技术资料,也自然而然地躺在档案馆里,只有少数部分资料外流了出来。

于是普兰在1912年要求能让其装置能“销往海外”,但海军部以其技术敏感为由压下了这个要求(然而在此之前已经有3台系统的计算部分被销往沙俄,然后还有几台被各国采购,其中就包括奥匈帝国)。但这已经是后话了。

阿尔戈钟的核心——积分器。阿尔戈钟曾一度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宠儿”,但在德雷尔火控成功取代后,阿尔戈钟只能被用于出口,一战过后便很快销声匿迹。但其积分器却被海军部所接受,成为了德雷尔火控系统的一部分。

英国火控系统在一战后的发展

一战过后,由于德奥两国的战败、瓦解,日本,这个位于远东的“日出之国”,也因此变成了英国的“眼中钉”。他们认为,如果任这个刚刚踏入世界强国行列的东方国家肆意妄为,那么英国治下的香港、马来亚、甚至新加坡,都将会变成日本刀下的一块肥肉,任人宰割。因此,自1920年起,英国便以日本为战略目标开始进行训练和部署调整,甚至在1922年7月发布了关于“战列舰也能打夜战”的文章。而这,也向经历过实战的、稍微成熟的英国德雷尔火控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在一战中,英国海军证实了指挥仪在海战中的重要性,因此在之后的战舰改造中,他们将火控技术全都应用于副炮上,然后推广到巡洋舰甚至驱逐舰上。因而在日德兰海战前,所有战列舰用指挥仪系统全都改造完毕,而巡洋舰和部分驱逐舰都装上了主要的指挥仪。因而使舰队在之后的战斗中火力大增,为遏制德军进一步行动做出了主要贡献。但他们很快就发觉到了一个问题:当火控系统在应对德军的Z字运动时,便会直接“失灵”,每次射击完之后都需要重新计算射击诸元。同时船体的横摆问题也大大影响了观测的精确度。因此,他们也就使用上了亨德森的陀螺射击装置,使其精度大大提高。同时,对于火控系统处理缓慢的问题,海军部便要求各舰队装上艾略特兄弟公司生产的目标指示装置。而这就是英国火控系统在一战期间的改进。

当《凡尔赛条约》签署后,知道了飞机重要性的皇家海军,开始给各舰船配备水上飞机。并给火控系统装上电话机,使其能够实现超视距打击。同时,出于夜战和规避鱼雷的需要,海军部便从1927年起强调在12,000码到16,000码的距离实施火力打击(约合公制10.97-14.63千米)。同时受夜间打击方针的影响,海军部也看上了声呐、无线电和雷达,并打算将它们全都应用到火控系统当中。而同时期的其他各国(比如意大利和日本)则更加信赖鱼雷战术或巡洋舰的火力支援,这对英军来说是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同时,据英国情报部门指出,某些国家“已开始试验距离达30,000码的舰炮射击距离”(约合公制27.43千米),这对皇家海军来说是一大挑战。因此海军部决定维持“12,000-16,000射击距离”不变,同时指示“纳尔逊”级和“胡德”号进行28,000码以上距离射击试验(约合公制25.6千米)。然后根据这些指示,便确定了新一级战列舰(即“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应“与敌舰在16,000码内进行炮击”。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火控系统的改进工作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并没有多大改进。

首先,我们先注意到这个12,000码到16,000码的交战距离标准。这个标准是一战后期提出,1927年正式推出,直到1939年连一个字都没改过。说明了“皇家窑子”对炮术技术的发展的态度仍然停留在一战末期。同时,因为皇家海军在造舰竞赛中被议会老爷们卡了脖子,可供使用的经费可谓是少之又少。其中,在1933年的国家拨款中,光是战舰现代化改造这个项目就仅仅只拿到了可怜的300万英镑,是日本所花费的32.26%,同时也是美国的18.4%(不包括计划中的拨款)。因此,拮据的“窑子”不得不勒紧裤带过日子。但是,对炮术发展的态度并不等同于不会再继续研发火控系统了:这帮海军老爷子还是很清楚这点的。所以,除了“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有了小小的改进——增加了火控子系统——之外,其他“一切照旧”:首先为了提高射程,在原来的Mk I火控系统(这些Mk I-Mk III的型号都是正式型号,与原型机没有任何关系)的基础上,研发出了高角度控制火控台(HACS Mk I火控系统),并配备给了服役多年的R级战列舰。同时,为配备了水上飞机的战舰,在原有火控的基础上,进行远程射击改造之外,还给火控室增添了像无线电机等可远程联络的通信系统,但也保留了原有的观测制度(即在战舰最高处配备观测人员),同时,海军部也开始研发对无线电干扰更小同时能飞的更远的飞机,使得战舰的超视距打击工作全都交给了飞机和观测员了。也因此使得比其他国家战舰更低的射击指挥仪和基线仅有15英寸长的主测距仪成为了辨别英舰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为了适应这种“海空协同战术”,研发人员也研发出了更新的综合型火控——AFCT Mk VII型火控,然后安装在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上——这也算是一种改进了吧。而罗德尼则被分配到了个Mk I型火控系统用于试验。这个Mk I型火控系统受普兰的影响,弄成了综合性火控,同时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利用了船上空间,节省了成本的同时也能进行快速更换;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电动压缩机驱动多缸压缩空气发动机来使得火控台能自动运转,同时也尽量将计算过程自动化,减少了因人工计算而导致的延误和误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除了数据的输入、设定和调整全都还是靠人工来完成。但因为德雷尔火控还是核心部件,因此这个火控并不能很好解决火控官与观测官之间的的关系——火控官还是占据了主导权。即使在配发给其他各舰的时候,免不了各舰长官的排斥和怨言,但他们也会忍不住说句“真香”——相比于那种只会进行简单计算的,还动不动会宕机的“老旧仪器”,新仪器不论在各个方面,都要远胜于一战的“试验品”,很快就得到了火控官兵的一致欢迎。因此很快就定型了。

Mk I型定型后,便开始对其进行简化,以便能装到重巡上(比如肯特级),这就是Mk II型火控系统;对于轻巡,他们则在Mk III型基础上研发出了轻巡专用的Mk IV火控,而原来的Mk IV经过改进后便成为了Mk IV*型火控系统。而Mk IV*型系统的最大改进是:方位标绘的过程中,方位误差给改成了码制单位,这样就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更易于应用线式修正方式。其方式也被称为“目标舰横向速度标绘”,并将这种火控应用到了利安德级轻巡上,并在二战中证明了这套系统的实用性和精确性;之后还在Mk IV*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是为Mk V型火控系统,这个系统是为安装到巡洋舰上而装备的,而胡德也已装备;之后由Mk IV进行开发而成的Mk VII型是功能最全,同时也是功能最复杂的火控系统,并使用上了子系统。而给“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安装的是也同样具有火控子系统的Mk VIII,但因为安装到舰上时,原来的火控已经经过改造,因而也就被称为Mk IX;而皇家海军本来打算给狮级战列舰安装经过改装的Mk IX*型火控,但由于狮级被取消建造而作罢;而最后一型火控——Mk X,开始计划配备于新一级巡洋舰,最后变成了安装在“先锋”号战列舰上的火控系统的正式型号。看起来,“窑子”的老爷子们并没有忘记要发展火控啊(估计他们的腰包大部分都交给了研发人员了,怪不得胡德会殉爆)(我发誓!我再也不会拿胡德来消费了!)。

这是Mk V海军火力指挥控制台(AFCT Mk V),此火控台被大量应用到英国巡洋舰,自动化程度比一战时还要先进很多。由此而发展成的Mk VI火控台大致上与其相差无几,但计算更为精确

扭转战局的新科技

在介绍这种新科技和新科技如何与火控系统共同运作前,先让我们讲回英国皇家海军的在二战前的最后一型火控——Mk X型火控

1938年,英国计划为其新一代巡洋舰(殖民地级巡洋舰之后)配备经过Mk IV的开发及改造后的新型火控——Mk X型火控(暂定):它的最大特点是不但具有一部大尺寸的距离标绘装置。然而实际上这个型号名称却送给了另外一个,安装在“先锋”号战列舰上的火控系统。

这个Mk X火控系统究竟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它是二战中第一套一开始就将雷达系统融入设计的战列舰用火控系统、同时也是英国火控系统的集大成者,代表了英国主流的德雷尔火控系统的应用巅峰,同时也被钦定与274型雷达配套的唯一一型综合性火控系统。而此时,配备了雷达后,由于在观测和预测等方面能够实时跟进,因此此时的德雷尔火控系统也自然而然的改成了“视距测量系统”。

没错,这个新科技,就是雷达。然而由于Mk X安装时已经时1942年,且雷达观测也已成熟,因此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1940年,那个雷达测绘机制尚不成熟的时代。

1940年12月,皇家海军决定测试下刚刚从试验场“拉”出来不久就安装到“英王乔治五世”号上的284型炮术雷达,而在测试中,乔五成功地较为准确的测出了远在20,000码外的一艘巡洋舰(约合公制18.29千米)的距离数据。然而这种雷达由于在试验场未能发挥出它的真正性能,因而早期只能用于简单测距。因此在之后的围剿俾斯麦和北角海战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废话,没雷达,窑子还敢那么嚣张?)。

而由于英国是最早将雷达技术应用到实战中的国家,因而他们也很早就发现到这类技术在使用时电磁泄露并为敌方所利用。因此在胡德沉没的原因中,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胡德由于担心其雷达被反探测,因而在炮击“俾斯麦”号时一直未开启其火控雷达,只能使用传统的火控方式,因此才会招致敌方两舰的围殴,最终沉没(因为胡德号上火控室的官兵全体阵亡,因而这种说法一直有争议)(真香!)。而如果开启了雷达,由于早期雷达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很容易将因炮弹而溅起的水柱和目标弄混,造成判别错误,同时还可能会在高强度战斗中被震坏,甚至在丢失目标时还必须返回到传统的人工观测上。但即使这样,乔五级仍然走出了雷达与先进观测、标绘概念相结合的第一步。

慢着慢着,主要问题呢?还没解决吗?

解决个屁!

“纳尔逊”号的舰桥,可以看到舰桥和主桅杆上都装有雷达。在雷达技术尚不成熟的年代,电磁兼容和弹着点观测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

首先,试验人员很快发现,在观察弹着点时,在雷达显示散布区域比实际上的还要“大一圈”:后来才知道这是由于雷达监视员疲劳和炮弹末端弹道过于平直而造成的。于是海军部... ...没有任何解决办法——这个问题所有人都知道,但限于当时技术... ...你们懂得。

基于同样的原因,当大量雷达搬上船后,就很容易产生电磁干扰(不知道是啥的百度去!)。即使海军部门把各雷达的工作频率全都调成完全互不共用的频率,但依然影响了雷达的观测工作。

综上所述,早期的“火控雷达”,就只是用来观测的,直到1941年“威尔士亲王”号装上了第二代雷达

虽然电磁干扰问题很难得到解决,但由于英国的火控系统已发展成熟,这不但没有限制住“窑子”们,反而还在其基础上完善了标绘技术,使得测距工作流程也大大的简化了,甚至还减轻了观测室的压力,使得英国的火控技术开始向自动化迈步。同时,夜战的需要使得英国雷达系统的发展比其他人还要走的更远,并由此发展出了各种雷达,像是277型雷达(对空专用雷达)、274型雷达火控雷达)、91型干扰装置(雷达干扰装置)之类的专门用于某个领域的专用雷达(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还是有些重合的地方:277型虽然对空,它一开始是用于对水面目标的搜索。然而在当时来讲,已经够专业了)。

这就是277型雷达(具体型号:277Q),而很多人(包括玩舰b的同志们)都不知道这款雷达的正式名称,所以就放上去了(绝不是偷懒)。

二战初期,凭借着跟俾斯麦号交手,证明了配备着雷达火控系统的重大价值。因此,皇家海军立即将“将雷达系统融进设计的火控系统”的研发工作提上日程。而与此同时,“威尔士亲王”在最后10次对俾斯麦射击情况不如前40次说明了德雷尔火控系统“是时候要退出舞台了”。因此,皇家海军将找到目标距离的工作便交由雷达来完成,而非由一次又一次的齐射来慢慢摸清。同时还开始改变战术,以尽量减轻火控室和观测室的压力。因此他们便开始在舰上配备了各式各样的雷达,但因为僧多粥少,他们只能将最先进的雷达优先配置到战列舰手上。再加上此时的英国并不富裕,因此他们被迫放下了将这么先进的、一开始就配备了先进雷达的改进型综合火控系统放到新型巡洋舰的想法——自己连修船买炮弹的费用都快支付不起了,更遑论将新型火控量产化。因而最后,在简单完成了原型机后,便装到了“先锋”号战列舰上,使得“先锋”号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唯一一艘配备了Mk X型火控的军舰。也因此,皇家海军也断言:要不是急着退役,这种Mk X系统和其他雷达的组合能一直使用下去(别说了,工党误国啊!)。

这便是“先锋”号。从图中便可以看到配备了274型雷达和930型弹着观测雷达的舰桥。顺便一提,在后烟囱正舷处的正上方有着配备了275型雷达的美制Mk 37型指挥仪。从侧面可以看到英国海军对美国火控系统的部分肯定。

小结

从一开始的“心算”,到雷德尔火控系统的“半自动化”;从“海军假期”的实践,到二战的发展。一路上,英国火控系统的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既走过弯路,也走过捷径;既落后了别人,也在领先道路越走越远,成为了众多国家的参考对象;既春风得意,也有时候不得不勒紧裤带过日子... ...英国的火控系统研发之路告诉了我们:成功,是从一步又一步的艰辛和失败走出来的,从来没有绝对的侥幸。因此我们不能忘记为二战胜利而在后方默默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们。向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致以崇高的致意!

下一期(如果还有下一期的话),我们将会了解到那只被打败的雄狮,一步步变成复仇之鹰的道路,不要走开哦(前提是如果我还能做下一期的话)。

参考资料:

俾斯麦航海日志

The Great Naval Race——Peter Padfield

海军火力:巨舰大炮时代的舰炮和战术(1)/(2)

巨人的对决:日德兰海战中的主力舰

《炮术进展》杂志,1938—1943年

Mk IV型火控台操作手册

二战期间皇家海军的雷达和电子系统——F·A·金斯利

这是我第一篇以火控系统的发展为主的文章,同时也是我第一篇字数超万字的文章。虽然还有众多的错误,也有些遗漏,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做的更好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狮和鹰的较量  英国  英国词条  较量  较量词条  狮和鹰的较量词条  
军事

 英国的26型护卫舰为什么这么大?

现在的军舰级别划分,已经没有严格的吨位限制,舰艇大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英国正在研发的26型护卫舰的满载排水量已经达到了8000吨,吨位已超过二战时的部分巡洋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