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国重器

传说中的红旗-19

前言

2014年1月,美国“全球安全”网站首次披露中国第一代专用反导导弹红旗-19”,随即引起国内外媒体和军事发烧友们的高度关注。在前天,国防部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次弹道导弹拦截测试。到底红旗-19是什么水平的武器系统?这次测试的对象是不是红旗-19?……

美国人的说法

美国“全球安全”网站的报道称,中国“红旗-19”(HQ-19)是类似于美国“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的导弹系统。中国的红旗-9B、红旗-26(兔版标-3——美国人语,下同)和红旗-29(兔版爱国者PAC-3)导弹也可用于弹道导弹防御。不过,相对于得到过充分测试的红旗-9,其他几种传说中的中国战区反导系统的测试则很不充分,甚至其存在性仅比谣言略高。

已经服役多年的红旗-9

以前,西方普遍认为红旗-19其实就是俄罗斯S-400“凯旋”的高仿品;也有消息称S-400“凯旋”是中俄联合研发的项目,其中国编号为红旗-19。但是最近两年来俄国媒体上频繁出现“中国对S-400很感兴趣”的报道以及俄国官方表示该系统要“优先满足俄罗斯国防建设的需要,即使现在签订合同,中国最快也要等到2017年才能拿到产品”的澄清再一次说明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根深蒂固。

“全球安全”网站称其通过连续多年跟踪红旗-19的进度消息并进行分析后认为,红旗-19是完全由中国军工机构独立开发的全新弹道导弹拦截武器。该网站报道:1995年左右,中国863计划开始进行动能拦截器(KKV)的研究,1999年,成功进行KKV悬浮飞行试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此目标的国家;而红旗-19项目在1990年就已经展开,当时中国开发的KKV重量约为35公斤,其性能与著名的美制THAAD相似。

洛克希德·马丁著名的THAAD,该弹在21世纪初便部署于日本

“全球安全”称,有关红旗-19导弹的唯一公开文献由中国航空航天一集团于2000年发表,该文称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都拥有中短程弹道导弹,印度的“烈火5”足以威胁北京、上海和长江三峡的安全,而台湾地区也在积极发展此类武器。为打赢未来局部战争,有效遏制对方的导弹讹诈,必需优先发展高空远程反导系统,拦截射程3000千米以内的弹道导弹,并提出了中国战术导弹发动机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指出满足战区高空反导系统要求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包括红旗-19和红旗-26所用的导弹发动机。

中航的原文还称,红旗-26导弹使用了高质能比、能多次点火的多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显著改善了导弹末端机动性能,扩大了攻击范围。2000年前后,全世界实用战术导弹多脉冲发动机的只有美国的“标准3”导弹所使用的MK136发动机,这明显暗示红旗-26是类似标3的战区高空反导导弹。高加速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能量高、消极质量轻、刚度好等要求,但是研发和生产的技术难度极大。中航目前在该领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已经完成红旗-19导弹的发动机设计、加工和试验工作,验证了碳纤维弹体和高能推进剂两项关键技术。

根据上述文件,美国人推测红旗-19极有可能使用了中国独立开发的全新碳纤维发动机壳体和N-15B高能推进剂。碳纤维弹体具有重量轻、耐热性能好、刚度高、密度低等特点,使用碳纤维作为发动机壳体就可以使发动机推重比超过0.8;而N-15B虽然是基于战术导弹使用的廉价N-15推进剂,但比冲(火箭发动机单位重量推进剂所产生的推力,又称比推力,其概念类似于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洋葱注)仍然可以达到260秒以上;这两项技术的结合让中国远程防空导弹拥有极为强劲的动力性能,能够满足末段高空反导的高加速需求。从这些特种判断,“红旗-19”的功能类似于THAAD导弹,可以有效拦截射程小于等于30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

来自国内的分析

根据国内官泄的各种情报分析,中国显然正在认真推进空间防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就是“防天”问题。弹道导弹防御技术是举世瞩目的焦点,中国家底薄、技术差,因此在研发防天技术时也采取了分步走的战略,首先结合红旗-9/S-300的技术,独立开发出防御500千米以内短程导弹导弹防御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展开新的研发项目,开发拦截射程3000千米中程导弹的防御技术便不会那么吃力。

国内普遍传言认为KT-1火箭就是SC-19的原型

虽然红旗19导弹的具体参数从未公开过,但是结合2005年以来中国反导武器的频繁试验不难看出,成熟的中国版THAAD已经呼之欲出。根据美方公布的情况:

2005年7月7日和2006年2月6日,美方GBI(全球导弹预警卫星)两次检测到中国进行反卫星测试并获得成功;

2007年1月11日,中国首次用反卫星导弹击落已经失效的“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有五角大楼官员透露,此次试验的反卫星导弹编号SC-19,并认为该导弹是一种固体导弹,采用移动发射技术(发射车和DF-21通用?!)并采用了KKV弹头;

2010年1月11日,新华社正式对外公布中国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并取得了成功,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中段反导试验存在并获得成功(2005年7月到2010年1月,四年半啊!),美国情报界通过对卫星照片的判读认为此次测试所用导弹同样为SC-19;

2013年1月27日,新华社再次宣布中国进行了反导测试并获得了成功。

但是SC-19并非红旗-19,SC-19导弹能够搭载KKV对大气层外的卫星进行拦截,其射高已经超过了80千米,具备拦截洲际导弹的能力,但红旗-19的作战目标是3000千米以内的中程弹道导弹,所以,可以推测,SC-19极有可能是代号红旗-26的全新弹道导弹拦截弹。而红旗-19则是在大气层内高空拦截区域反导导弹,因为大气层内有摩擦生热,有黑障现象,有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这让研发大气层内高空反导导弹的技术难度高于反卫星导弹

红旗-19系统与THAAD同为大气层内反导系统的推测也可以从其他方面来验证,例如在2007年,美国媒体曝光中国的反卫星试验时就提到2005年中国首次反卫星试验前就开展了多种小型KKV的技术研制,并对气动光学效应、告诉导弹制导用侧窗口红外侦测技术等进行过研究。

红旗-19有多大?

美版标3导弹第一级使用MK72发动机,长2.2米,直径0.534米,重约685公斤,AL/AP推进剂重量约为560公斤;第二级使用MK104发动机,长3.77米,直径0.343米,推进剂重约358公斤。从美国THAAD导弹及其改进型ETI拦截弹推测,红旗-19的导弹长度应该大于5.8米,其中第一级火箭发动机长度推测在2.7米,直径约为0.6米,第一级发动机全重约为600公斤。考虑到中美技术差距,红旗-19的速度极有可能低于ETI,但应高于THAAD,足以满足大气层内拦截需求。

如果说发动机还可以以美制THAAD或者标3加以参照,那中国版KKV就只能用“扑朔迷离”来形容。因为在中国公开的资料里,就提到过25公斤、35公斤、65公斤等多个级别的KKV,由于中国同时在开展多个级别的动能反导项目,而KKV的大小肯定对应相应的导弹和项目,所以具体到红旗-19所用KKV,必然很难确认。从拦截中程弹道导弹的过程来看,拦截单和战术导弹的接近速度在6000米/秒左右,当KKV机动过载为4.5g时,导引头探测距离至少要达到50千米以上,才能及时机动变轨拦截目标。当拦截射程1000千米的战术弹道导弹时,弹道导弹的速度约为3300米/秒,美制THAAD的末速度为2800米/秒,二者接近速度高达6100米/秒。而美制THAAD所用KKV的理论脱靶量为0.1米,考虑到再入弹头的尺寸体积,这个精度已经可以精确选择导弹弹头的某一部位进行碰撞,也意味着享有后发优势的红旗-19可能力拦截射程更远、速度更快的弹道导弹

THAAD弹头内部的侧视红外扫描仪和KKV

目前国内关于红旗19系统的公开资料还非常稀少,很难判断其KKV的大小和性能。按照发射重量考虑,参考THAAD导弹50公斤的KKV,则红旗-19最有可能采用的应该是65公斤的KKV,但考虑到中美之间客观的技术差距,采用更重的KKV(更重也是因为中美的技术差距)后,及时采用两级火箭发动机,红旗-19的末速度和THAAD也有较大差距,这不利于拦截大气层外飞行的中程导弹。由此推测,红旗-19导弹一方面可能比猜测更重;另一方面则有可能采用了较轻的KKV组件。与需要全球部署的THAAD不同,红旗-19所面对的对手相对固定,其弹道导弹的发射区域也相对固定,因此,红旗-19不需要频繁的远程机动部署,对于战略机动性要求较低,这让红旗-19可以容忍较大的导弹重量和较笨重的导弹体积。

总结

综合分析,红旗-19是类似于美制THAAD的大气层内外高空区域反导系统,具备拦截最大射程3000-3500千米中程战术导弹的能力。由于红旗-19采用双级固体火箭推动并采用中国多项先进的导弹技术,因此其最大速度极有可能超过THAAD,未来配合KKV升级则极有可能想标3blockIIA一样,直接发展为可以拦截洲际导弹的战略反导系统。设想得远一点,也许,将来我们会在055上一睹红旗-19的真容。

小资料:

中过于2007年、2010年和2013年所进行的反卫星和中段反导试验都是基于拦截大气层外的高空目标,因为太空空气稀薄,不存在因为气动加热而干扰红外探测器的情况,所以相对而言反而更简单,只有大气层内外(大气层边界)高空导弹防御系统反而更有难度,这也是SC-19多次测试成功,但红旗-19项目一直进展较慢的主要原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国重器  重器  重器词条  大国  大国词条  大国重器词条  
政治

 美国是否会像英国一样衰落

在分析美国衰退的原因时,人们常常将其和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相比较。而美国作家迈克尔·林德(Michael Li nd)认为:把一个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语言单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