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刘 润
我非常敬重俞敏洪。俞敏洪老师的做法,让我感动。敬佩。和祝福。
因为“双减”政策,新东方退租了近1500个教学点。据说装修,就花了六七十亿。而留下的新课桌椅,也是数以万计。
俞敏洪决定,把这些课桌椅都捐献给乡村学校。而且,已经捐献近8万套。按照市场价,每一套值六七百块钱。8万套课桌椅,也要差不多5000万。
教培行业,受到这么严重的冲击。我想新东方,可能也挺缺钱的。他明明可以把这些课桌椅卖掉,换点现金,但俞敏洪还是都捐了出去,给更有需要的人。
他的做法,让我很感动。
但只有感动,还是不够的。俞敏洪作为一名企业家,他还做了一件事,让我很敬佩。
他说:新东方账上的钱,必须能够满足,如果有天新东方突然倒闭,或者说突然不做了,账上的钱必须能够同时退还所有学生学费,并且能够支付所有员工的离职工资。
做到这句话,很不容易。
因为,这需要尊重常识,遵守底线。
什么意思?
教培行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预收款。
你去报班,是先把30节课的钱一次性交了,然后再一节一节课上。先交钱,后上课。
显然,预收款的商业模式,能提前带来很多的现金流。
因此很多其他行业的人,非常羡慕。我做一个项目,回款周期太久了。期初先收一笔,期中再收一笔,项目结束最后再收一笔尾款。但是这笔尾款,可能还常常收不齐。你倒好,课还没上,钱先进了自己口袋。
但是,这些进了口袋的预收款,就是“收入”吗?
其实,这些预收款,是“债务”。是你欠用户的钱。因为,你还没有完成交付。
30节课的钱,什么时候才是你的?只有30节课全部上完,钱才是你的。只上一节课,那你只能拿1/30。
剩下的钱,都是债务。要还的。
尊不尊重这个常识,企业的经营行为是不一样的。
比如,恒大。有个企业家朋友,做了恒大的项目,账期到了,恒大都会付钱。但有一次,恒大付的不是钱,而是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简单来说,就是到期后,需要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同时汇票可以向银行贴现,也可以流通转让。他问我,能不能拿。
我说,千万别。给你商业承兑汇票,其实是在说,过一段时间,再把钱还你。这也说明,恒大的现金流已经很紧张了,它在用这种方式,向供应商借款。
后来,恒大还发行了一些理财产品,有些年利率还挺高,这本质上,是向老百姓借钱了。
举债经营,意味着很缺钱了。而用债务去经营,其实非常危险。
很多人会想,我账上趴着这么一大笔钱,能不能“暂时挪用”?拿去投资、拿去生产,等我赚钱了,再把这笔钱还回来。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万一亏了呢?万一发生挤兑,怎么办?然后资金链,突然断裂。
再然后,他们会决定动用户的钱,救自己的命。甚至,借钱救命。
一旦这么做,风险就会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恶性循环。直到,突然爆雷。
所以,我还挺感慨的。2021年,教培行业,地产行业,都受到了严格管控。但是局面,各不相同。有人能活下来,有人濒临破产。因为在一开始,面对大量现金时,有人选择保守,有人选择冒险。有人选择尊重常识,守住底线,有人选择忽视常识,突破底线。
俞敏洪知道,预收来的这笔钱,是债务,是别人的。绝不动用。他是在常识的基础上,选择了保守的经营策略,才能在教培行业面临变化时,依然做出正确,和令人敬佩的决定。
俞敏洪在直播时,说到新东方的转型方向,要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帮助农民直播带货。
能不能转型成功,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一定可以。
教培时代结束了。感动。敬佩。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