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刘 润
很多管理者,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员工看起来很努力,就是不出成绩?
给的建议都听,看起来也在努力推进,为什么总是把事情搞砸?
我听李松蔚老师分享过一个“看我多努力试过了”的游戏,很有启发,分享给你。
1、看我多努力试过了
很多时候,管理者和员工喜欢玩一个游戏,一个叫“你看我多努力试过了”的游戏。
什么意思呢?
我举个例子。
老张的公司有一个新项目,他找了个负责人。
但项目进展非常缓慢。一段时间后,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老张找来负责人,准备好好聊聊。
没等老张开口,负责人就先说话了。
这个项目我们真的很努力了。最近每天加班加到很晚,大家都连着加班好久了。
这个项目真的不好推进。
负责人越说越委屈。
老张赶紧说,太不容易了,我知道你们很辛苦,还需要什么支持,快跟我说说。
负责人又劈里啪啦说了很多诉求。
结束后,老张提供了很多资源,很多支持。负责人看起来也在非常努力地推进项目。
但是结果并没有发生改变,项目还是没有太大进展。
你发现了吗,这时候,项目负责人和老张其实在玩一个叫“看我多努力试过了”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项目负责人其实是假性诉求者,他并不想做出改变。
而老张才是真正有诉求的人,一旦项目失败,他的损失是最大的,所以,老张一定会选择兜底,帮负责人想办法。
如果老张不做出改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做唯一正确的事情,这个局面不会发生改变。
再比如,我们有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
一个小组里有好几个人,但大家配合不好,有人浑水摸鱼,小组长就去找老板求助。
有个员工不承担责任,做事情不够漂亮,拖了团队后腿。
老板找到那个员工。员工也很委屈。
我很努力了,我也想改变。但结果总是这样,我也感觉很挫败。
然后,老板给了他很多建议,推着他做很多事情。最后发现还是不行,员工也觉得很委屈。
你看我多努力试过了,你让我做的我都做了。
这时候,老板,小组长和员工就开始了一个“看我多努力试过了”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员工并没有诉求,他不用承担那么大的责任,他甚至还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他不会做出改变,因为他知道总有人替他接住责任,总有人替他兜底。
所以,你发现了吗?在“看我多努力试过了”这个游戏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求助者。
那什么是假性诉求者呢?
就是看起来很努力试过了,其实并不想真正解决问题,不想改变现状的人。
所以,这个游戏的关键,是找到真正有诉求的人,然后从诉求者身上找突破口。
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假性求助者身上,可能只会白花力气。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不主动承担责任的员工并没有诉求,小组长才有诉求。
小组长是想让事情变好的,所以,小组长可以做些什么,是破解这个游戏的方法,改变得从小组长开始。
我再举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现象叫啃老。
比如,有个年轻人今年30岁了。还在家啃老,不出去工作。
父母很着急,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让他出去找找工作。
他说,我也很焦虑啊。我天天在网上投简历,天天准备证书,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可是,你知道找工作多难吗? 你们怎么能不理解我呢。
然后他继续努力准备,努力找工作,但一个月,半年,一年过去了,年轻人还窝在家里,工作迟迟没有着落。
其实在这个例子中,这个年轻人就是一个假性诉求者。
他只是看起来非常努力了,其实他想要改变的意愿并不强。因为现在的生活对他来说才是最爽的一种状态。不用工作,不用处理人际问题。多好。
最重要的是,他完全不用担心,他知道一定有人会给他兜底。
谁才是真正想要解决问题的诉求者呢?
是父母。他们迫切希望这个年轻人找到一份工作,迫切希望年轻人能自力更生。
3、你能兜底到什么程度
怎么办?怎么改变这种糟糕的状态。
1)提前设一个止损点,把丑话说在前面。
比如,老张的例子。
你首先得评估这个项目的难度,可以提供多少资源,给到多少支持,可以接受负责人做成什么样。
在把这个项目交给负责人前,你需要给他传递一个信息,这个项目很重要,我可以给你支持,但这个支持是有限度的,你要自己规划怎么用好这个资源。
你能接受做到什么程度。到什么时间节点,必须要完成什么事情,如果完不成,结果会怎么样。
在你明确传递了这些信息之后,选择权就到了负责人手里,一旦他接下了这件事,就意味着他才是这件事的唯一责任人,他必须为完成这个目标负责。
2)明确你能兜底到什么程度。
有些时候,可能需要你来兜底,这时候你必须要明确告知,你能兜底到什么程度。
比如,在啃老这个例子里,如果你是父母。
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你不要再去资助他了,像成年人一样对待他。
告诉他,我帮不了你了,虽然我有钱,但这个钱不能给你用,你要去自力更生了。
当他没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资助的时候。
当他真正感受到生活艰难的时候。
当他意识到必须要靠自己的时候,他才可能去克服困难,离开舒适区,去找一份工作。
但凡他知道父母会给他兜底,父母肯定会帮他,他就不会主动解决问题,改变就不会发生。
3)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事情搞砸。
你要忍得住替对方兜底的冲动,眼睁睁看着他把事情搞砸。
举个例子。
对很多父母来说,每天早上都是一场恶战。闹铃响了,小孩子就是不起床。
父母把早饭做好了,牙膏也挤好了,小孩子还躺在床上,父母只好给他套上衣服,穿好裤子,小孩子闭着眼睛被推下床。
这时候,父母就很苦恼,为什么我家孩子不能自己掌控事件呢,他都三年级了啊。
原因其实很简单,小孩子为什么不会自己掌控时间?因为有人替他掌控。
为什么闹铃响了他不起床呢?因为他知道,这个闹铃不是最终的闹铃。
什么是最终闹铃?就是父母帮他把衣服套上,把他推下床。你看,他自己根本就不需要控制时间。
父母可能会说,那怎么办,我总不能让他迟到啊。
你需要停止帮他,让他迟到几次,让他自己去承担迟到的后果。只有这样,下一次,他才会主动改变。
对管理者来说,也是如此。员工不努力,是因为他知道一定有人替他接住责任,一定有人替他兜底。
他知道这件事推进不下去,损失最大的不是他。你会替他兜底,而你每次确确实实也为他兜了底,这样,你们就成了一个持续付出者,和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当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时,改变就不会发生。
所以,你必须明确的告诉他,到什么时候,我就不帮你了,你需要靠自己去解决问题。你要管住自己,眼睁睁地看着他搞砸一次。
最后的话
管理者和员工,父母和子女,都喜欢玩一个游戏,一个叫“看我多努力试过了”的游戏。
这个游戏里,会有两个诉求者。
假性诉求者是那个看起来很努力,其实没有意愿改变的人。
而诉求者才是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
诉求者能在多大程度上释放不替对方兜底的信号。在多大程度上执行这个决定。
决定了对方在多大程度上从一个假性诉求者,变成一个真正的诉求者。
假性诉求者可能跟你说,你看我多努力试过了,我每天都很忙,我甚至压缩了睡觉和吃饭的时间。
他看起来确实很努力了,但都没用。
只有到某一刻,当他非常确定地相信,确实没有人替我兜底了,这就是我的事情,我真的只能靠自己了,他才能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