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科学至上!但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有未解之谜。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建立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从理论上预言了负能量的存在。
1931年,狄拉克又提出“反粒子”概念来解释“负能现象”,预言了反粒子、反物质的存在。
上世纪50年代,反质子和反中子以及大量其它反粒子的发现,让人类开始明确地意识到,任何基本粒子都有反粒子。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300多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都是正反成对存在或湮灭的。这促使人们猜测宇宙中正物质和反物质的存在方式也应该是完全对称的。
这时,有人不禁会想:为什么我们的宇宙,都是由物质构成而非反物质呢?
科学之谜产生的两种原因:
1)科学对自然本质认知的不足。科学对宇宙的探索还不够完善尚不清楚宇宙构成的本质及其原理。
2)科学对自然现象错误的认知。在一定时期,科学家对现象错误的解释以及宇宙规律错误的描述。
基于以上两点,从根本对“反物质消失之谜”进行解读。
一、打破物理学定义,重新认识宇宙。
宇宙中,力来自哪里?物质是如何产生的?
1、力的起源。
力是什么?它起源于哪里?
通常,我们把改变物体运动或导致物体形变的作用称之为“力”。力是宇宙最普遍的现象和最基本的规律。
物理学发现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目前物理学家已经完成前三种力的统一。
本质上,力是宇宙特性的一种表现。
如果自然没有特性,就不会存在奇特的宇宙;因为宇宙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宇宙具有独特的属性,这就是力的本质。
在宇宙中,科学家只发现了能够产生电力的物质粒子。或许,其它力正是“电力”作用特殊的演变。
超越物理学的构思:宇宙由两种互为对立的极性构成,这是宇宙本具的属性。力是这两种极性在不同状态时的表现。
最初,两种极性分化出正负电性(电力是正负电性产生力的一种形式)。它只有正负电性之分,电量是无限大的。其次,它只以正负等价构造物质,并不以电量做为构造物质的单元。
然后,正负电性随宇宙环境的改变(如空间膨胀)衍生出相互作用力:强力(原子核尺度)、弱力(原子尺度)、电磁力(分子尺度)、引力(宇宙尺度)。
特性一: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特性二:两性并存、纠缠一体;
特性三:性同力异,随境衍生。
正负电性是宇宙最根本的属性,也是所有力的本源。首先,正负电性遵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则;其次,正负电性是正极和负极组合的单元体,正负电极只能共存不可分割;第三,正负电性在不同条件下会演变出不同性质,并衍生出相应物质。
比如,在原子核微小尺度正负电性表现为强力衍生出质子/中子物质。在四种相互作用力中强力最强、质子/中子不可分割。因为正负电极距离越小产生的力越大,中子/质子中正负电性形成的力最强。
3、物质的形成。
宇宙中并不存在物质,物质本质是自然力属性的延伸。
正负电性随宇宙演化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场”,每种“场”都有其独特的性质。
1)正负电性在原子核尺度产生“核电场”,“核电场”表现出强力并衍生出质子、中子等物质粒子。
宇宙之初,空间尚未生成在极小尺度内,正负电性距离很近形成的力最强。这时,正负电性以“核电场”属性存在,形成强力衍生出类似中子的电中性强子物质。
2)正负电性极在原子尺度产生“原子场”,“原子场”表现出弱力并衍生出衰变粒子。
随宇宙环境的变化,“核电场”性质发生微小改变,演变出“原子场”,产生弱力及衰变粒子。
3)正负电极在分子尺度产生“分子场”,“分子场”表现出电磁力并衍生出电子粒子。
随空间急剧膨胀,正负电性的“场”性发生巨大变化,演变出“分子场”,电中性物质生成中子和质子,同时创造了电子。
这时,正负电性分布在较大的空间里,“场性”发生巨大改变。原本以“中子”为电性单元的场,变为以原子为单元。
4)正负电极在宇宙尺度产生“宇宙场”,“宇宙场”表现出引力并衍生出正负电子对。
当宇宙空间无限大时,正负电性“场”的性质再次发生了变化,这时它只生出“正负粒子对”。所以,现在科学家发现300多种基本粒子都是正反成对存在或湮灭的。
结论:四种相互作用力本质是正负电性“场”在不同宇宙环境中形成的分化及演变。
所以,类似“中子”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以及正反粒子对是正负电子场的三代粒子。
二、破解“反物质失踪之谜”。
由上述可知,不同物质象征着宇宙的不同阶段。质子/中子、电子与正反粒子对并不属于同一个创生期。简单说就是,起初宇宙创生物质时并没有正反粒子对,它是宇宙后期形成的模式和形式。
正负电性场以电性和空间为条件合成物质。起初,它的模式只适合制合成物质。后期它的模式表现为以正反粒子方式合成物质。这时,可能组合出反物质。
所以,起初宇宙并没有反物质,但后来可以合成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