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卡普坦提出一种假说,认为宇宙中充满了我们难以探知的暗物质。虽然难以直接探知,但是可以通过天体的运动来推测出它们的存在。
这个想法在当时虽然有点离奇,但是仍然受到了一些人的注意。
1933年,天体物理学家兹威基在对后发座星系团中各个星系相对于星系团的运动速度时,发现了诡异的现象:凭着星系团本身的质量,根本不足以提供这么强的引力,将这些星系集中在一起。1936年,S.史密斯在对室女座星系团进行观测的时候,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两项研究,都暗示着可能是十几年前卡普坦所推测的暗物质所提供的引力导致的。
1970年的时候,鲁宾和福特在对仙女座大星系的恒星运动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外围恒星的公转角速度一点不落后于内侧恒星,这违背了开普勒第三定律。这是暗物质存在的最有力证据,科学家同样推测是暗物质所带来的引力或者其他牵引效果,导致外围恒星公转速度比预计要快。
时至今日,快100年过去了,暗物质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我们认为,暗物质是一种完全不或者极难与可见物质发生反应的一种物质,因此十分难以检测。为此,世界各国建造了专门的探测器,去寻找暗物质的真相。目前来说,科学家的探测结果是:暗物质占了宇宙总质量的85%,如果按照质能来算,则是26.8%。而可见物质,仅仅占了总质能的4.9%。
因此,暗物质对于宇宙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才成为了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可是,随着人类在暗物质探索领域一再折戟,也有一些科学家开始提出了他们的质疑。当然,他们也不是仅仅为了浇凉水才质疑的。想要驳斥这个理论,就要从论据下手:既然这些天体的运行规律和它们周围的引力场并不相符,除了暗物质以外,还有什么理论可以解释呢?
简单来说,如果暗物质理论有问题,要么是理论出错了,要么是观测出错了。
1983年,以色列物理学家Mordehai Milgrom指出:我们观测到的现象没有错,错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
继爱因斯坦之后,又有人要掀牛顿的棺材板了。
爱因斯坦可以质疑万有引力定律,凭啥我不行?
的确,在宇宙尺度上来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有问题的。比如当初的水星进动问题,就困扰了科学家许多年,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另外一个困扰科学家的难题,就是天王星的运行和理论计算的偏差。尽管勒维耶和亚当斯通过计算发现了对天王星有牵动作用的海王星,但综合的结果仍然无法和天王星实际的运行规律相匹配。
因此,Milgrom认为,这可能是万有引力定律需要修正了,因此提出了修正牛顿引力理论(Modified Newtonian Dynamics,简称MOND)。他认为,如果把牛顿引力中的加速度做一点调整,那些星系的旋转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有一些比暗物质的解释还要合理。
在他提出这个理论之后,很多人都表示了赞同,纷纷提出了不同的修正方案,其中有一些已经被排除可能,有一些仍然在验证之中。这些还“坚挺”着的修正方案,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甚至有一些可以说很成功。
难道,暗物质理论真的错了吗?这么多年的研究,难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也未必。
问题在于,暗物质阵营的武器,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天体的运行规律而已。比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系相撞时的质量分布、与引力有关的宇宙膨胀等现象,都是暗物质存在的重要证据,MOND阵营非但不能推翻,而且也给不出合理的解释。
而且,想要证明自己的理论,不是简单地推翻前人的理论就可以的,还需要有“预言”的能力。就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之后,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天文观测,多次证明了其准确性;包括他的引力场方程所得到的真空解,也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从而促使科学家们在宇宙中不断寻找,最终找到了这种神秘的天体。
同样的,想要质疑牛顿的引力定律,并且立足,MOND理论也必须有这样的“预言”,然后让科学家们去验证才可以。
因此,对于MOND阵营来说,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说起来,这个理论和暗物质理论一样,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弱点,他们都需要完善自己的理论。因此,它无法推翻暗物质理论,它自身也并非完全不成立。
所以,有些科学家考虑:或许两种理论都在某些方面可以成立。也许两种理论协同起来,才是导致这些宇宙现象的根源。不过,这也有待于科学家的继续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