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唯物”,而是“唯心”;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头脑中虚构的现实,即广义的宗教的力量。虚构往往比真实要重要的多。
事实是,无论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人类离真相的距离依旧相当遥远。难怪《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尔·杜兰特竟如此直言不讳,他说:大部分历史都是猜的,而剩下的只是偏见而已。
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
(之四)
文 | 立峰
(接上文)
9、一切都只是假设
对于宇宙起源的问题,现在的主流观点还是宇宙大爆炸模型。霍金的无边界宇宙模型,试图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结合起来,给出一个能够解释一切的万物理论。但目前,这还只是霍金的一家之言。虽然只是假设,但这也是一个可被验证的理论模型。
科学研究始于假设,而所有成果和创新,都是在破除旧假设的藩篱,然后构建一个新的假设。
1962年诺贝尔奖得主,发现DNA结构的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在著作《惊人的假说》中指出,凡是解决复杂问题,科学的方法是以下四步:定义问题、拆解问题、建立假说、用实验方法验证并完善这个假说。
假设才是科学的根基,科学远远不是万能的,世界大多由假设构成。没有永恒的正确,大多数被认为是不言而喻、不容质疑的真理,都只是一些假设而已。
一种假设,现在成立,不意味着永远成立。科学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检验假设、推翻假设的过程。
再借用一下“日心说”的例子:16世纪,神父哥白尼在他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日心说,打破了2世纪托勒密《天文学大成》以来,流行一千多年的地心说。但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引起轰动,也仅仅被看作是个假说。教会也远非想象中的狭隘,并没有禁止日心说传播。
但实际上,由于哥白尼的理论很不完美,他假设行星运行的轨迹是圆形,所以日心说当时并不比地心说更符合观察数据。而当时占星学很有市场,天文学家更热衷于计算行星的位置,至于太阳和地球谁围着谁转,反而没那么重要。
半个世纪以后,开普勒在研究了老师第谷观测火星位置的详细数据,大胆地肯定了日心说,并假设行星的运行轨迹是一个椭圆,而太阳正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这才诞生了“开普勒三大定律”,观测数据与假设模型,终于实现了完美统一。
不久以后,伽利略通过自制望远镜观测天体运行、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学说,解决了关于日心说与日常经验相背离的种种疑问,使日心说得到不断完善。
数千年以来,人类的视野从脚下的大地扩展到太阳星辰,而日心说,也距离宇宙真理的越来越远。人类的视野越开阔,研究越深入越,越是惊奇地发现,太阳系的尺度,在宇宙当中根本不值一提;天体之间的距离,遥远得超乎我们想象。
1785年,英国赫歇尔Herschel勋爵初步确立了银河系的概念,假设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居中。
1906年,荷兰天文学家卡普坦Kapteyn,组织世界天文学家共同参与测量,用统计方法计算了银河系的大小,尽管他计算的银河系大小比赫歇尔给出的大了9倍,但仍然只有目前所知的银河系大小的一半。人们把他建立的宇宙模型称为“卡普坦宇宙”。
193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Shapely系统观测了93个球状星团,每个星团都由近万颗恒星聚集而成,并确定太阳系离银河系中心很远。
同时代的美国天文学家哈勃Hubble,通过大型望远镜观测和推算出,距离我们最远的星系距地球竟有上亿光年之遥。宇宙的尺度再次超乎人类想象。
在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宇宙的过程中,科学家还意想不到地发现了许多肉眼无法发现的电磁波,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将它作为“宇宙大爆炸”的关键证据,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宇宙大概的年龄是138亿年。
人类中心说、地球中心说、太阳中心说,所有假说都一次次被新的证据无情打破,而人类不但离宇宙中心越来越远,我们离真理的距离,似乎也越发地遥远了。
但是,随着宇宙学研究的深入,现代科学越来越多的科学理论,比如:奇点假说、宇宙大爆炸模型、黑洞辐射、弦理论、M理论、暗物质、暗能量、虫洞、平行宇宙等等,目前最前沿的理论模型,都是科学家们为了更好地解释现象,而提出的假设和猜想。
虽然这些理论精彩纷呈、大开脑洞,但是它们都还依然停留在假说的基础上,有待被实验事实验证,或被证伪。
即便不说这么多把人云里雾里、直接绕晕的前沿科学,就算是进化论,在严格意义上说,至今也还只是一种假说。虽然它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得到了验证,但远非板上钉钉。
老师在教授化论时,只能告诉学生,解释生命起源后的生物演化,进化论目前尚被认为是众多理论中,最为合理、最能自洽的一种理论。
世上没有永恒的正确,很多被认定为真理的知识和理论,许多都只是“假设”而已。科学不过是最新假设的集合体,再伟大的发现,也许都无法摆脱被证伪的宿命。
所以,尤瓦尔赫拉利说,科学革命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
也许,始终抱有一种“一切都是假设”的思维设定,才是看待世界的正确姿势。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保持清醒,避免极端思维;并在情况陷入僵局时,极大地拓宽思路,走出思维的误区,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反过来,如果总认为自己的观点不容质疑,时刻表现得真理在握、高高在上,完全不懂得反思、通融、妥协、变换视角、换位思考,看谁谁都是脑残,只有自己伟大光荣正确。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脑残和蠢货,只会贻笑大方、害人害己。
哲学家叔本华说:“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事物的虚幻假象,也非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
马克·吐温也说过类似的话:“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真相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
所以,乔布斯才这样告诫世人: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我们除了需要始终对世界保持好奇;遇到困境时,最明智的办法是,彻底放弃以往的经验和存量,学会像个傻子一样,虚怀若谷地去思考。
10、世界源于想象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就从未停止过更好地理解世界、发现规律的努力:
早期部落文明时期,人们用来探讨规律、掌握世界的手段是巫术;古希腊的众多哲学家,试图通过自然哲学和逻辑理性的方式,来探讨万物的起源、世界的本质。
而宗教,则是一套更为全面和完整的解释系统,从世界的诞生、到末日的审判,上帝他老人家全方位无死角统管着一切,事无巨细、不辞辛劳。
科学哲学,虽然在中世纪一度被看作是神学的婢女,但当它终于摆脱神学的纠缠,基督教世界的理性精神,便破土而出、抽枝散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变得水到渠成,人类的科学时代也就此来临。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巫术、宗教,还是科学、哲学,与其说是种种截然相反的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不如说,它们都是人类对于现实世界的解释系统,是人类调动智慧、发挥想象的产物,本质上并没有不同。
被称为青年怪才的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的核心观点:在生物演化史上,之所以只有智人这个物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其背后的根本动力,在于以想象力为驱动的认知革命。而想象力,才正是人类与猿类,智人与其它人种的根本区别所在。
(历史上由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早期的人种,除了智人,还有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
有趣的是,除了智人,任何动物或其它人种都是“唯物”的,它们都只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想象现实以外的虚构世界;而只有智人是“唯心”的,才能发挥想象力、虚构故事、建立想象的共同体。
因为智人拥有了语言能力,能够借助于八卦来描述虚拟事物,族群成员才拥有了共同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信仰,因此而组织起超越血缘、分工合作的社会群落,并进一步组建起国家、民族等一系列想象的共同体。
而人类真正的厉害之处,正是在于所谓的互联主观Intersubjectivity,即让所有人共同相信一些幻想和虚构的东西,比如上帝、国家、金钱、公司、人文主义价值观等,并因此在社会中实现大型、有效的分工合作。
比如结婚,你认为是去教堂有意义,还是请客吃一顿有意义?如果你的配偶、父母、亲友、群众都相信教堂有意义,那么你就去教堂结婚,否则大家一起搓一顿就完了。无论何种方式,目的是向众人宣布你俩的结合,你的行为背后,即是一种联合的想象。
人类之所以强于其它动物,就是在于能够通过某种假想的意义,组织人群、建立合作。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合作才是关键。分工合作,是文明产生、经济发展的关键。
古代社会,之所以留下了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希腊神庙、罗马大斗兽场等文明遗迹,就因为人们发自内心,相信了神迹、国王、及所谓的国家利益、伦理道德。而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人们的联合想象。
联合想象会因时代不同而不停改变。现代社会的公司、国家、政党、环保组织等,也都是联合想象。很多重要的东西是虚构的。但拥有权势的人或组织并不在乎真相,他们只在乎把虚构的信仰强加于人,并利用信仰去改变世界。
比如《圣经》中就有内容是后人虚构的,基督教似乎是“在所有时间欺骗了所有人”,但是这又如何?基督教依然在历史上深刻地促进了社会的变革、文明的进步。
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唯物”,而是“唯心”;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头脑中虚构的现实,即广义的宗教的力量。现代社会,风行世界的宗教成了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又何尝不是一种虚构的现实、宗教的力量?但虚构往往比真实要重要的多。
事实是,无论自然还是人文科学,人类离真相的距离都依旧相当遥远。难怪《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尔·杜兰特WillDurant,竟如此直言不讳,他说:“大部分历史都是猜的,而剩下的只是偏见而已。”Most of history is guessing and the rest is prejud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