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你一切的愚蠢,源自于基因中的非理性|心理...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曾说过:人都会假定自己的思维是理性的,但是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非理性的。我们做着很多自认为有道理、有逻辑、有理性的事,但实际上,我们依靠的往往是自己的直觉。

很多非理性行为都源自于我们的祖先,是写在我们基因中的。为了生存,我们的头脑中保存了无数的行为模式,即使这些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生活。

暴躁的猴子:不知道为何,我就是要这样做

心理学家把三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而笼子的中央挂着一串香蕉。

心理学家设定了一个规则:

任何一只猴子去拿香蕉,另外两只猴子就会被电击。

很快,猴子们就学会了,拿香蕉是一个会给猴子群体带来麻烦的行为,所以只要有一只猴子试图去拿香蕉,另外两只猴子就会制止它甚至将它暴打一顿。

久而久之,当三只猴子都学会这一规则的时候,心理学家用一只新猴子来替换掉了其中一只老猴子

这时候,你可以预想到两个结果:

第一,新猴子会去拿笼子中央的香蕉;

第二,两只老猴子会制止甚至殴打它。你看,即便已经没有了电击惩罚,新猴子也很快意识到了:“拿香蕉是一种禁忌。”

实验继续,不断有新猴子加入,老猴子退出,最后笼子里所有的猴子都是没有被电击过的猴子,但是一旦有新的猴子去拿香蕉,大家依然会群起而攻之。

猴子们不知道香蕉为什么不能拿,但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大家就全部默认了这个规则。

果壳网曾有过一篇文章,指出这个故事最早出自一本名叫《为未来竞争(Competing for the Future)》的商业书籍,作者表示这个实验是从「一个朋友」那里听来的;文献中也没有这个实验的踪迹。

这个实验貌似是作者杜撰的,但是其中揭示的道理并不是杜撰。

美国的一对夫妻,妻子在蒸火腿肠时,总是把火腿肠切成两半,丈夫就问,为什么要切开啊,这样一蒸中间就冒出来了。妻子说:“我不知道,自小我妈妈就这样蒸的。”那好,问问妈妈吧。

妈妈说:“我也不知道,我自小你姥姥就是这样蒸的。”那问你姥姥吧。

姥姥说:“唉,你不知道,你妈小时候咱家穷,大的蒸锅买不起,只能买小蒸锅,火腿太长,不切放不进去,所以得切开啊!”

在很多时候,人的确会和实验中的“猴子”一样,盲目地遵守规则,却不知这些规则早已不适合现在的社会。

人的非理性行为

清华大学营销学博导郑毓煌的著作《理性的非理性》中展示了很多人类的非理性行为。

比如某一天,你在商场里发现了一款新上市的漂亮耳机,它比你用过的所有耳机都要好,而且新品上市还赠送两年的保修服务,但你还是没有买它,因为两千多块的价格让你觉得有些奢侈。

而两个月后的某一天,恰逢你的生日,你又来到了这家商店门口,虽然这款耳机的价格还是和上次一样,甚至已经不再赠送两年的保修服务了,但这一次,你却选择将它买了下来。

传统经济学的一个假设就是人都是理性的,而现实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上有很多非理性行为。

对比效应

如果你今年得了十万块的年终奖,当你正在高兴的时候,突然得知一个不如你的人得了11万年终奖,你的心情肯定会瞬间低落;

如果你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有一件1000块的衣服一直卖不出去,这时如果你去请教营销学专家,他会告诉你在这件衣服的旁边在摆一件质量更差的衣服,标价1500。

这就是对比原则,你的年终奖并没有变少,衣服的价钱也没有变低,但因为有了对比,你就有了不同的反应和选择。

在没有比较对象的情况下,人们关心的是评估对象本身是否好,而在有比较对象的情况下,人们关心的是评估对象是否比别的参考对象要好。

忽略基础概率

尼赫鲁教授在美国的一所大学任职,他精通梵文,订阅了《印度文化》的期刊,每天晚上在家写诗,也喜欢收集佛像。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尼赫赫鲁教授更有可能是个印度文学教授,还是个细胞生物学家?

我们本能地会认为他是一个印度文学教授,因为他有一个印度文学教授该有的典型特征,但事实上他是一个细胞生物学家的概率会更高,因为在整个美国,只有100个印度文学教授,却有5万个细胞生物学家。

虽然尼赫鲁教授的特征和印度文学家的特征匹配度高达90%,而和细胞生物学家的特征匹配度只有5%,但把这个匹配率乘以基础概率后,就会发现,尼赫鲁是细胞生物学家的概率是印度文学家概率的2.7倍!

如果你去买彩票,你觉得是“888888”的中奖概率大,还是“759365”的中奖概率大呢?

如果仅凭直觉,你一定会觉得759365的中奖概率更大,但是只要有基础概率知识的人仔细一想就会知道,两者的中奖概率是一样的。

我们就是这样经常做着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愚蠢的判断。

学会科学的理性思维

无论是被电击的猴子,煮香肠的妇女,还是选彩票号码的我们,我们之所以会犯种种愚蠢的错误,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用直觉思维来思考。

这种思维来自基因,在几万年前,如果我们的祖先在丛林里看见一个有斑纹的物体,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跑,而不是去求证那是老虎还是豹子或者是一块石头。

正是这种直觉思维让我们存活下来,根据进化论,那些有求证精神的人都会在一次次探索中成为食物,他们的基因也就不会遗传下来。

直觉思维,已经写进了我们的基因之中。

但是,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自己是伟大宇宙计划的一部分,计划的设计者是神,我要遵守教条,效忠皇帝、孝顺父母;一切战争、瘟疫都是神的旨意,为了达成最终的计划。

那时如果一个女人因为出轨而惴惴不安,她会去找当地的神父,向他忏悔,并请求上帝给予指导。

神父对《圣经》的内容了如指掌,而《圣经》的内容也告诉他上帝对于通奸的看法。这位神父可能明确判断这个女人犯了一项不可饶恕的罪,如果不悔改,就会下地狱。

所以,她必须理解悔改,捐10枚金币给即将出征的十字军,6个月内不得吃肉,还得前往坎特伯雷,到圣托马斯贝克特主教的安息地朝圣,并保证绝不再犯。

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如今的人有了外遇,没有人会选择去找神父祈求原谅,即使有也只是寻找心理安慰罢了。

但是,一旦到了生活的琐碎当中,我们还是会陷入“寻找神父”的原始行为之中,我们很难对传统保持质疑的态度。

为了保持科学的理性思维,我们应该多问自己:我正在做什么?在这个情景下我是怎么反应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有没有别的选择?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理性的非理性》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非理性  非理性词条  源自  源自词条  基因  基因词条  愚蠢  愚蠢词条  一切  一切词条  
科技

 保时捷豪掷74.3亿美元 与特斯...

说起保时捷,大家第一想到的估计是它的跑车和SUV,然而保时捷并不甘心如此。保时捷希望未来能以高性能电动车这个标签重新闻名世界。就在刚刚,这家德国汽车厂商宣布,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