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8 月 1 日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监司点名的拼多多,昨晚上交了一份 " 双打行动 " 阶段性说明。文中提到,仅 8 月 2 日至 8 月 9 日期间,平台已强制关店 1128 家,下架商品近 430 万件,批量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过 45 万条。此外,拼多多还开设了专门的举报邮箱,欢迎消费者积极举报,以加强清理涉嫌假冒侵权商品的精准度和全面性。
【拼多多:打假进行中…】
上市之后的拼多多博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而平台上一直备受争议的 " 假货 "" 山寨 " 问题也被拉到了聚光灯下。先有拼多多媒体沟通会上,一句 " 拼多多只是一个 3 岁的孩子 " 导致平台受到了更猛烈的质疑;后有包括《每日邮报》、《先驱报》、等海外媒体对平台上销售的「进口产品」进行检验,并声称发现大量被称为「进口食品」的商品,大多都是本地生产的产品,让平台遭遇 " 拼多多模式不可持续 " 的评价。
而拼多多遇到的还不仅仅来自舆论的压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监司点名要求拼多多,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关地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其平台上销售山寨产品、傍名牌等问题,认真开展调查检查。并表示 " 不管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平台内经营者,只要构成违法,都将依法严肃处理 "。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拼多多 " 痛定思痛,教训深刻 ",并于昨晚发布了上述的 " 双打行动 " 阶段性说明,并表示 " 通过升级技术手段,使消费者输入山寨词的搜索结果指向正规品牌,促使‘傍名牌’商家无利可图而主动停止此类行为 "。打开拼多多 App,我们以蕉下太阳伞为例进行搜索,发现第一个出现的确系号称 " 官方正品授权 " 的专卖店。不过在搜索一些美妆品牌时,还是能看到售价 38 元的 " 香奈儿唇釉 "。
【网友:依然有怀疑!】
但不管怎么说,拼多多的 " 双打行动 " 阶段性说明证明了平台打假的决心,显示了一个上市公司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感。不过在拼多多雷厉风行打假的同时,依然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质疑。此前最新一期的《中国新闻周刊》中就质疑拼多多 " ‘宽进严出’的打假方式是本末倒置 "," 宽进严出有钓鱼嫌疑 "。
文中采访到了一位拼多多商户,其表示店铺内的商品因为与描述不符," 根据拼多多的相关规则,需要对买家赔付,赔付金额为 5 月 6 日之前三个月内所有订单总额的三倍 "。文章还表示," 从最初小范围处罚,妥协并接受罚款,到处罚升级,店铺被关,资金被冻结。协商无果,不再妥协,最终选择起诉拼多多,这是很多维权商家走过的共同道路 "。
【商户,如何去处罚?】
拼多多面向商家的打假真如商户们所说,如此严苛吗?我们查询了最近更新的《拼多多假货处理规则》,其中显示的假货处理措施有 6 条,包括商品永久下架、限制资金体现、视情节严重程度和销售历史终止与相关商家合作,以及" 扣除商家保证金及 / 或商家账户货款余额作为消费者赔付金,用于对假货订单消费者进行赔付 "。
为了进一步了解电商平台打假处罚措施,我们又在淘宝和京东上查询了商家出售假冒商品的处罚规则,其中淘宝对出售假冒商品的商家会采取扣分形式的处罚,并视情况严重程度给予店铺屏蔽、限制发布商品、删除店铺、下架所有商品以及查封账户等处罚,同时卖家还需按违规情节来缴纳一定的保证金金额。
而在京东平台上售假,平台将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采取市场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违规商品下架、限制发布商品、屏蔽店铺等处理。在平台对涉嫌假冒商品的店铺进行调查后,会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对认定存在售假行为的店铺进行关闭店铺,关闭关联店铺等处理,同时践行 " 若因出售假货、水货等违规行为被京东清退的商家,保证金依据合同及规则约定全部扣除 " 的管理举措。
【平台治理:还需更透明】
拼多多为消费者提供赔付金的管理条例在电商平台行业中并不多见,不难推测拼多多平台对售卖假货商家的严厉打击,是为了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进而取得消费者的信赖。不过,依然有声音认为拼多多提出的赔付系统不够透明。
前面提到的《中国新闻周刊》在文章中援引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的观点,认为拼多多在进行平台治理时,应该 " 提高售假处罚的执行效率和透明度,完善处罚体系,缩短处理侵权问题的时间,加强与有关政府、品牌和销售商的合作 "。
虽然黄峥说出 " 拼多多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 引起舆论质疑,但是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年轻的平台,虽然如今在打假问题上拼多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但像这样一家年轻的上市企业,其未来是相当广阔的。我们也相信公布了 " 双打行动 " 阶段性说明的拼多多,能在未来进一步规范治理平台内部,既满足用户,也能保护合格的商家。
【来源:三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