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任正非背后的神秘“军师”

人们喜欢将白手起家的成功创业,比喻为 " 打江山 ",这也不无道理。毕竟,都是从零开始,领导一帮人马,干出一番事业。

经常听人说:成功男人的背后,总站着一个默默付出的伟大女人。其实,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或开国帝王背后,往往也有一个或多个学富五车的杰出谋士。

从政界看,纵观历代开国核心团队,几乎都有 " 黄金搭档 ",既有雄才君王,又有大略谋臣。比如,刘备与诸葛亮,刘邦与萧何,朱元璋与刘伯温。

从企业界看,企业家扬名四海的背后,往往也有咨询公司、常年顾问的身影。

任正非也不例外,他的成功,离不开众多顾问公司和高参的专业帮助。但在其中,如果只能选择一位来作为他的 " 诸葛亮 "、" 刘伯温 " 的话,那可能就非黄卫伟老师莫属了!

黄卫伟其人

世人听说华为、任正非的很多,知道黄卫伟的却凤毛麟角。原因是他和华为一样,也很低调、自律。他一般不抛头露面,很少接受其他公司的邀请,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因此让人感觉比较 " 神秘 "。

他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1951 年生于北京,现年 67 岁。1982 年毕业于山西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5 年毕业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来,他还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虽是生产运作管理出身,却成为战略、组织、人力、财经与会计等领域的综合性高手;主要研究领域有生产运营、物流、流程再造、战略管理、创业管理、营销、人力资源与财务;在流程再造、平衡计分卡、管理者激励等领域获得重大成果。

和一般的学院派不同,他有着极为丰富的管理实战经验,从 1996 年开始就担任华为、TCL 等公司的顾问,至今已经服务华为 22 年。

他很有定力,喜欢把事情的本质钻研透彻。他因为相貌酷似基辛格,被人称为 " 黄辛格 "。

他曾在加拿大和美国的知名商学院做访问学者,二十余篇文章,被发表在《管理科学》、《企业管理》、《中国企业家》等知名的学术期刊或者主流杂志上。

他曾潜心研究哈佛经典案例,精通于哈佛的案例教学法,并将原汁原味的哈佛案例教学法用于中国商学院 EMBA 的教育中,是目前国内商学院极少数能精通哈佛案例、使用全英文进行哈佛案例教学分析与指导的教授之一。

他著有《生产与作业管理》、《EVA 管理模式》、《走出混沌》、《管理系统模拟的方法与实践》,翻译了《管理学》、《运营管理》等著作。

笔者曾拜读过他的著作《生产与作业管理》。

他在 23 年前在这本书中阐述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适用,比如:

日本汽车何以能以优质价廉席卷美国市场?不是因为日本公司的设备比美国公司好,而是日本公司的生产与作业管理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同行。

服务业别无选择,只能大量吸收并采用制造业成功的和最新的生产与作业管理技术,来改进服务作业的管理

与国外企业的生产与作业管理水平相比,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相当大。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现场脏乱差、库存居高不下、定额残缺不全、生产计划粗糙、质量管理不严的问题。表现在产品上,就是质量差、成本高、交货期长。

我国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管理,不仅在方法手段上与国外先进企业有很大差距,而且在观念上落后人家几十年。当国外先进企业在普遍推行以 " 无缺陷 " 的全面质量管理、准时制生产方式、柔性制造和职工自主管理为标志的世界级制造方式时,我国企业的生产与作业管理还徘徊在靠库存调节生产;靠检验保证质量;靠加大批量量提髙设备利用率;靠加班满足交货期要求的低水平传统管理阶段,这种落后状待扭转。中国要想让世界各国仰视,首先得让 "Made in China" 令全世界消费者信服。

写书,决不仅仅是讲述怎么管理生产与作业,而是要处处提醒人们,为什么要这样管理生产和作业。

写书一定要有主线,重点突出。本书不是要囊括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所有方面,而是紧紧围绕从生产作业战略到生产作业计划这条主线,来展开最必要的理论和方法的讨论。

" 首席管理科学家 " 的三层含义

1、" 管理科学 "

" 管理科学 " 这四个字放在一起,至少表示认可:管理是一门科学。

光这一点,就能超越一大半老板的认识。很多老板仍然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依赖悟性、揣摩、直觉。

" 科学 " 这两个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它的真正含义。

" 科学 " 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客观性,也就是说符合客观实际,不是胡编乱造;

第二个特点是系统性。也就是说必须是系统的、完整的,研究和理论都不是支离破碎的。

第三个特点是可验证性。比如,冰溶于水之后的温度比水低、比冰高,这个结论不仅在中国是这样的,在冰岛也是这样的;在古代是这样的,在今天乃至未来也是这样的;这个结论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重复出现、可以验证。

复现才能复制,能复制的才能做大,才能不断沉淀为平台,对于管理科学而言,就是不断沉淀为管理平台。

公司只有成为管理不断优化、固化的平台,才能不依赖个别能人,才能又快又稳地做大做强!

2、" 管理科学家 "

很多专业、精英人士,都希望能成 " 家 ",例如,从科学工作者到科学家,从教师到教育家,从某某 " 学者 " 到某某 " 学家 ", 从创业者到企业家 …… 曾经有个段子,说的是有水平的诗人该怎样成 " 家 ",总不能叫诗家吧!于是最后确定为 " 诗作家 "。

同样的,华为认为,管理这门科学学问精深,能让企业受益匪浅,这个领域的高级人才也可以成 " 家 ",于是 " 管理科学家 " 应运而生。

3、" 首席管理科学家 "

最近多年来," 首席 " 被广泛应用,CXO 中的 C 指的就是首席,如首席执行官、首席战略官、首席增长官,还有首席科学家、首席指挥等。

既然管理科学的学问深、作用大,那么提倡 " 不让雷锋吃亏 " 的华为,也会给予他相应的地位,比如 " 首席管理科学家 "。

怎样用好 " 军师 " 成就大业

1、准确识才

任正非慧眼识珠,看到黄卫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定力很强、办事扎实、善于把问题钻研透彻,就一直留在身边作为可以倚重的高参。

2、高效用才

黄卫伟的办公室被安排在任正非的旁边。

他经常陪任正非一边喝茶、喝咖啡、散步,一边交流思想;任正非喜欢没事就到他那儿串门,讨论问题,兴起时还会拍桌子。拍完桌子,任正非有事出去,回来后就把黄卫伟的观点,结合华为的实际和自己的理解,变成 " 任氏思想 ",反过来也令黄卫伟折服。毕竟任正非看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都摆在那里。

黄卫伟热爱读书,也经常为任正非分享读书心得;任正非推荐给其他人的书,往往是他推荐给任正非的;任正非谈到的不少理念,源头在他那里。比如《华为的冬天》和《华为基本法》,就是由他主要执笔的。

3、真诚励才

孙子兵法中有 " 将孰有能 "," 赏罚孰明 ",讲的就是要比较将领本事,赏罚既要及时,也要恰当。

对于黄卫伟这样实力强劲的 " 谋臣 ",任正非既舍得给名,也舍得给利。

在名誉上,黄卫伟成为华为乃至全球的首位 " 首席管理科学家 ",以前基本上没有这种叫法,这个职位基本上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被评为 " 华为蓝血十杰 ";成为华为官方主编的三本书的 " 总编 ";在 1997 年上海邮电 - 深圳华为管理研讨会上的汇报材料上,黄卫伟的名字甚至被放在任正非之前!

在利益上,任正非也没亏待他。他同华为高管一样既有工资也有股票。一百万人民币对别人已是很高的年薪,而对他在华为来说,据未经确认的消息,只能算月薪(年度总薪酬的月平均值)。如果数据属实,透露这个数据也不要紧,毕竟华为在交税上也是非常较真的,而不像某些影视公司。

任正非和黄卫伟,真是一对互相成就的 " 绝配 "!

来源:新浪财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任正非背后的神秘“军师”  军师  军师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神秘  神秘词条  
科技

 马云王健林 1 亿赌期将至,万达...

距离赌约到期还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两位大佬究竟谁输谁赢呢?近日,万达将旗下重要的实体商业载体万达百货一口气全卖给了苏宁。这一举动将最近频频变卖资产的万达集团又一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