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8090 后投资拼的是保守:去年竟有九成人理财盈利

2015 年是个重要年份。翻越沟壑的,可能走上巅峰;高处跌落的,或许一蹶不振。

那一年,姚若媛(化名)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上证指数持续高涨突破 5000 点,股市频传造富神话。和银行那点可怜的收益率相比,很少有人能抵制股市的诱惑,连菜场大妈都在谈论股票,姚若媛也曾小试牛刀。

神话很快破灭了,还好姚若媛只是试水,摔得虽惨,好在损失不大。

如今,每个月 15 日收到工资时,姚若媛会先还信用卡卡债,剩下的钱全部拿去理财,接下来一个月继续用信用卡消费。她手机上有一个名为 "money" 的文件夹,银行、基金、P2P、股票等 9 个理财 App 存放着她所有资产。

让钱流动起来,才是生财之道。三年时间过去,平均年收入超过 15 万元的姚若媛,已存下了 30 万元。

最重要的是,她吸取了教训,尽力保持理性,注意风险的平衡。2018 年年末,多家 P2P 网贷平台爆雷,她却从未栽过跟头。" 我买的 P2P 收益率在 5% 到 8% 左右,只比银行理财产品高一点,收益率超过 10% 的 P2P 我就不看了。"

每个月像姚若媛这样在理财上花费心思的 "90 后 " 还有很多。这也是多数 80、90 后的投资心态。教育经历加上市场洗礼,80、90 后多数以 " 韭菜 " 自居和自嘲,很少相信自己能在 P2P 或股市中赚到钱,审慎地对待每一笔投资,并从自己的审慎中受益。

中国 "80 后 "、"90 后 " 数量约 4 亿人,他们受教育程度要超过前辈,擅于捕捉机会,但更会判断风险。

近日,腾讯理财通和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联合发布《8090 后理财报告》(下称 " 报告 ")。报告显示,80、90 后投资心态稳健,对自身投资能力的评价较为保守,2018 年,近九成 80、90 后在理财中实现了盈利;如果资金足够,近乎七成 80、90 后愿意将房产视为第一投资选择;报告同样指出,00 后也开始购买养老产品了。

稳健的 80、90 后

银行理财是姚若媛接触最早,也是资产配置最多的方式,但姚若媛的理财计划显然不止于此。姚若媛的资产里,银行理财占 32%、P2P 占 27%、银行存款占 19%、基金占 17%、股票占 4%。她深知,高利息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尽管接近三成资产配置在了 P2P,但她只在有传统金融机构背书的 P2P 上下注,并浏览财经新闻关注行业每一个动态。

正如报告分析发现,80、90 后群体的投资理财心态十分稳健。大部分受访者都将 " 实现财富稳健增值 " 作为理财的主要目的,只有 12.6% 的受访者想通过投资理财抓住机会,实现财富自由;他们对自己投资能力评价相对保守、客观,多数人认为自己投资理财只是小白水平,认为自己是大师级别的仅占 0.8%。

稳健的理财心态和保守的自我评价也反映在 2018 年的理财收益中,近九成 80、90 后表示在 2018 年投资理财过程中盈利,其中 62.8% 的受访者平均理财收益率在 1%~5% 之间。

理财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投资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理财产品的选购。银行 App 首页会推荐理财产品,支付宝、微信同时是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各类 P2P 平台层出不穷。理财不再是高收入群体的专属,可以根据收入量入为出地制定理财计划。

24 岁的小王月收入为 6000 元,她再三强调自己 " 工资少得可怜 ",却会把每个月收入的六分之一用于理财,方式是在微信理财通上购买基金。她表示,自己充分理解了 " 定投 " 概念,手里的基金是亏损状态,但她相信低谷投资会迎来长期回报。

报告显示,对于 80、90 后来说,银行与大型互联网理财平台渗透率远远超过其他渠道,62.8% 的受访者选择银行作为理财渠道,44.8% 受访者选择大型互联网理财平台。

买房偏好很执着

对于有一定工作年限的 80、90 后来说,审慎投资背后的目标是买房,理财是在为这个小目标做准备,房产也是多数 80、90 后投资的首选项——如果条件允许。

2018 年 8 月,姚若媛离开了自己工作三年的深圳,前往男朋友所在的城市杭州。她的愿望就是在杭州买房。

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这两年一直在高位徘徊。但在深圳上班的小高给第一财经记者算了笔账,年轻人不一定非要在市中心的南山区或福田区买房,到了稍远一些的龙岗区,两房一厅的小户型总价在 200 万元左右。这意味着 70 万元—— 60 万元首付与 10 万元的交易费、税费等——就能 " 上车 ";她要努力工作积极理财,当存款达到一定数额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入手自己的房子。

80、90 后对房产的偏好依然执着。报告调查发现,如果 2019 年有足够的资金和购房资格,66.4% 的受访者还是选择投资房产,只有 18% 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投资理财产品。显然,房产由于同时具备投资和使用属性,在 80、90 后的资产配置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这也印证了汇丰银行 ( HSBC ) 2018 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从调查中发现,中国的 80、90 后年轻人的住房拥有率高达 70%,远远超过第二名墨西哥的 46%,也是美国(35%)的 2 倍水平。不仅如此,中国年轻人买房的积极性也位于全球前列。在没有拥有住房的 80 和 90 后中,有 91% 的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买房。

90 后或许没有那么强烈的意识,但 80 后是房价上涨的亲身经历者。

80 后的小高现在和好友一起租住在深圳市福田区的楼梯房里,每个月的租金为 6200 元。三年前租下这套房子时租金不过 4200 元。房租是房子价值的直接体现,这套小高形容为 " 摇摇欲坠 "、建成于 1993 年的小区,二手房均价超过了 10 万元 / 平方米。

2018 年年末,楼市停滞甚至入冬的消息不断传来,但仅有二成左右 80、90 后认为房价会下跌。

前述报告指出,总占比达 50.1% 的 80、90 后认为 2019 年房价仍会上涨,其中,38.2% 的人认为房价会普遍小幅上涨,11.9% 的人认为房价会大幅上涨。而认为房价下跌的比例仅为 23%,其中认为小幅下跌的为 21%,大幅下跌的为 2%。

当 00 后开始攒钱养老

75.2% 的 80、90 后认为,20 年后养老会成为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如果说 80、90 后已经步入工作有了收入,为未来精打细算在情理之中。那一个令人感到有些吃惊的事实是,00 后也加入了攒钱养老大军。

《腾讯理财通五周年大数据》显示,不同年龄阶段养老基金申购用户数量中,00 后居第六位,排在 00 后的为 40 后和 30 后。养老基金为公募基金 FOF(即 " 基金中的基金 ",不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其投资范围仅限于其他基金),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封闭日期要超过普通基金。以理财通为例,8 款养老基金的封闭日期均为 3 年。

要知道,年纪最大的 00 后 2018 年不过 18 岁,这是刚步入大学的年纪。00 后有这个实力为自己申购养老基金吗?财经评论家马红漫表示,这个理财行为多半是由 00 后父母为 00 后发起的。

在深圳上班的苏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自己 2018 年起为 8 岁的女儿购买了理财产品,每年投入约 1 万元,女儿 18 岁时每月可以提取数千元生活费,到时候留学或创业都可以凭单据申请贷款;如果成年后没有领取生活费,等女儿年老时可领取两三百万元的费用。

苏女士说,她身边为 00 后或 10 后买养老型理财产品的人并不少见,这已经成了她中产阶层朋友圈的标配," 大家希望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

此外,购买各种保险也是 80、90 后的理财方式之一。这与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也不无关系。去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通知,从 2018 年 5 月 1 日起在上海、福建和苏州等多地实施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支出,允许按年收入的 6% 或者 12000 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

80、90 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这个年龄段最大的时间跨度为 20 年。并非所有人有实力和意愿购买理财产品,理财也不会是年轻人的投资首选。正如马红漫所言,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讲,最好的投资投资自己。

来源:第一财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保守  保守词条  盈利  盈利词条  成人  成人词条  去年  去年词条  理财  理财词条  
科技

 ofo 败局,一句「活该」道不尽...

时至今日,在广州客村人流汹涌的街道上,已经很少能看见路人骑行共享单车的身影——但仅仅在半年多以前,共享单车还挤占着马路边上的各个角落,如果你无意间路过繁华街市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