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教育学博士杰恩 · 梅杰曾这样解释 " 爱 ":" 爱意味着完全接纳某一个人,但并不代表无条件地接纳这个人的所有。"
即便是与亲人及爱侣相处,人终究还是要交换和安放各自的情感和利益。这是逃避不开的,最好的结果,是做到 " 都挺好 ",如果无法实现,那么请至少做到 " 我挺好 "......
来源丨本文为 Lens 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授权转载。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电视剧《都挺好》牵扯出很多话题,而豆瓣上该剧点赞最多的评论是:
" 编剧千万不要给我大团圆!"
姚晨饰演的苏明玉,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父母偏心两位哥哥,苏明玉得不到父母的爱,上大学后与家人决裂,独立打拼。
但母亲的意外去世,又将她 " 拉 " 回了这个家庭。
与父亲、哥哥的矛盾又起 ……
有人说,如果苏明玉与家人和解,那她就是樊胜美 2.0:
深刻感知到了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却还是不忍割舍,一味奉献着,
用 " 不能求回报 " 的道德观压抑着自己。
这种处理血缘关系的方式,在身边还是很多见。
但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该管到何种程度?
在血缘关系和 " 都挺好 " 面前,
自我的需求可以被绑架到什么程度?
不要和解各种 " 撕 " 就是解决之道?
都是自己人,别计较?
这种态度在《都挺好》里,最典型的一段是:
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在告诉苏明玉:
家和万事兴,别为这点儿 " 小事 " 坏了一个家。
大哥说:
" 你们是亲兄妹,你俩从小就打架,有什么过不去的,都是自己人,无所谓的。"
父亲说:
" 你说你和你哥一家人,这么闹,让外人知道了,那不是看咱家笑话吗?"
苏明玉放弃了上诉二哥,但她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 我改变主意,不是因为你们劝我。是因为不想听你们劝我。"
在亲人想要用血缘关系来 " 绑架 " 自己时,她选择保持明确的自我与底线。
苏明玉不原谅那些往事。
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 · 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里写道;
" 面对自己的遭遇,我们首先需要发泄愤怒 …… 不应该去弱化和抹杀曾遭受的伤害。很多时候,原谅和忘记,就意味着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她也不会死死地咬着自己曾受过的伤。
她可以给妈妈买墓地,帮爸爸填窟窿,给大哥找工作 ……
但她不可以再牺牲自己的感受。
在家里,讲情还是讲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能看清别人家庭的问题,
但触及自己的亲人,不免也会陷入和稀泥的状态,
末了还要自叹一句:哎,血浓于水啊。
想处理好家事,也需要冷静和理性,不是只有情义就可以了。
大哥苏明哲失业后还要把父亲接到身边照顾,大嫂就不像他那样愚孝,而是说:
在剧中看起来,她很理解苏明玉,却也知道说苏明玉 " 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
用传统的视角来看,这个大嫂有些 " 自私 " 了。
但当下的许多观众都表示很喜欢这个大嫂的性格——她拎得清。
饰演大嫂的演员高露也说:
" 家是一个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但发生一些触及底线的问题,情就要放到第二位。"
可以自私一点?
像苏明玉或大嫂这样 " 自私 " 的人,受到观众的欢迎,并不让人意外。
这是人们普遍更尊重个体价值的结果。
尤其在普遍是独生子女的环境下,年轻一代更厌倦复杂的关系。
李安说过一句话:" 我已经不教小孩孝顺这种东西,只要爱我就行了。"
不要孝顺只谈爱,意味着子女有权利 " 自私 ",
可以理性地对待家庭关系而不被批为 " 冷血 "。
杰恩 · 梅杰在《双向养育》中对 " 爱 " 做过另一种解释:
" 爱意味着完全接纳某一个人,但并不代表无条件地接纳这个人的所有。"
真正的和解不是 " 大团圆 "
不过,当观众的情绪堆积到不能接受和解,要一番番 " 撕 " 起来才过瘾,
这就有点像近年来流行的各种 " 爽剧 " 套路了。
实际上,和原著小说相比,电视剧版的《都挺好》对人物是做了很多微调的:
原著里的母亲虽然偏心,但并非不讲情理,也有对她的体谅;
原著里的二哥并不是完全的窝囊废;
原著里的二嫂比剧中更为可爱,更通情达理;
原著里的明玉则是用了些手段报复二哥,而在剧里,她是更纯粹的受害者;
……
类似这样的调整后,人物是非黑白更加分明,减少了模糊的空间,
更容易调动起观众 " 支持 / 反对 "" 喜欢 / 憎恶 " 的情绪。
观众可以把生活里遇到的类似烦恼带入,投射一些自己平常敢想不敢做的选择。
要看到,剧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坏人。
大哥被当成光宗耀祖的招牌,二哥被溺爱,父亲没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
他们是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才产生了种种冲突。
明玉能够站出来帮助其他家人,恰是因为她有着相对更开阔的世界。
开阔,是看得透,拎得清,而不是报复回去解气就完了。
好的创作者总是给人物的善恶是非留一些模糊的空间。
比如是枝裕和导演的《步履不停》中,
家里的长子很优秀,被父亲视作接班人。
但他为了救一个淹水的孩子,死掉了。
后来,每逢他的忌日,那个孩子也要过来,如此过了很多年。
在次子看来,这对那个孩子是一种折磨,劝母亲停止。
但母亲说,必须让他每年都来,否则我那个儿子就白死了。
母亲是一个很慈祥的形象,
有的观众可能都没有太在意这个有点 " 残忍 " 的细节。
这正是因为导演能够把这些复杂的情感,都接受下来,
引导人去理解,而不是支持或讨伐。
理解和反思,才会让人长大。
前段时间有一个离婚的大数据显示:
34.21% 的离婚是因为生活琐事。
相比之下,出轨问题占 2.51%。
这个情况放到亲情关系中也是类似的,
大部分亲情破裂都是因为一些琐事,因为沟通无能,因为累积的情感损耗。
所以,如果不能够真正地去反思,去成为更智慧、更有担当的人,
只是靠 " 战斗 ",靠 " 撕 ",
或者靠躲避,靠压抑自我来妥协——妥协后又加深压抑和抱怨,
原来的问题不会消失,在新的生活也依然会如影随形,随地滋生。
人与人终究是要建立各种关系,交换和安放各自的情感和利益。
这是逃避不开的,只能让它更新、成熟。
用更强大、更开阔的自我。
来源: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