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搭起京东主要骨架,它们能否带领京东重回最好时光? " 明尼苏达案 " 波澜再起,所有的不确定都在拷问着刘强东。
看起来,京东正在告别最好的时光。
一年多以前的 2018 年 1 月 31 日,京东股价涨至 50.68 美元,市值飙至历史最高点 733.34 亿美元,与百度市值相差无几。
但很快,京东从 BATJ 的阵容中滑落,甚至一度被拼多多赶超。京东多年的支持者高瓴资本一边减持京东股票,一边增持阿里巴巴。
变化的背后,是京东基础电商业务增长乏力、GMV 增速放缓、活跃用户数量下降,代表未来的金融和物流业务也不尽如人意。
刘强东不得不大声疾呼,最近四五年京东人员急剧膨胀,发号施令的人愈来愈多,干活的人愈来愈少,混日子的人更是快速增多。这样下去,京东注定没有希望。
强烈的危机和恐惧感让刘强东再次回到创业状态,他给自己定下超强的工作节奏:周一到周六,早八点到晚上十一点,周日工作满八个小时。
2018 年年底以来,京东推出包括架构调整、裁员、取消快递员底薪并调整公积金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图自救。同时,这也引发了三位 CXO 级别高管先后离职等阵痛。
唯一让刘强东感到欣慰的是,京东持续数月负面缠身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却给予积极回应。4 个月以来,京东股价涨幅超过 50%,市值超过 400 亿美元,而拼多多市值离 300 亿美元还有一定距离。
目前,京东商城、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搭起京东主要骨架,京东能否回到甚至超越最好时光,三大业务需用业绩作答。" 明尼苏达案 " 波澜再起,涉事方在美国提起民事诉讼,将刘强东和京东告上法庭,更大的不确定性拷问着刘强东和京东。
注定苦战
2019 年初,京东对外释放消息,将京东商城升级为零售子集团。京东商城是京东集团最核心业务,集团 90% 以上的收入来自京东商城。刘强东要解决的第一大问题是,零售子集团如何守住老地盘、开拓新市场。
京东 2018 年财报并不算难看,高于市场预期。
2018 年,京东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4620 亿元,同比增长 27.5%。2018 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 25 亿元,2017 年全年为净利润 1.168 亿元。2018 年全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 ( Non-GAAP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 35 亿元,上年全年为 50 亿元。
不过危机潜伏,GMV、营收、活跃用户数等一系列重要数据指标增速放缓。
2018 年四季度之前的六个季度,京东营收增幅一路呈下滑趋势,2017 年第二季度为 43.6%,2018 年第三、四季度分别是 25.1% 和 22.32%。
年活跃用户数方面,2018 年第三季度京东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比上年同期下滑 860 万人,虽然第四季度环比实现小幅度上涨,但相比对手,失色不少。2018 年年底,京东活跃用户数为 3.053 亿,淘宝是 6.36 亿,拼多多是 4.185 亿。
2018 年,京东全年 GMV 近 1.7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拼多多为 4716 亿元,同比增长 234%。有媒体援引京东内部录音资料,京东一位高级副总裁的表态更为悲观,依照他的说法,过去几个月京东 GMV 增速同比跌到 20%。
事实上,京东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刘强东曾试图通过服饰与生鲜品类扭转局面,这两大品类的扩张,会带来更多女性用户以及高频次、高复购,这正是过分依赖 3C 和大家电的京东所欠缺的。
随着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以及新零售市场的变化,刘强东认为 2019 年京东突破增长困境有三个方向,三四线城市、企业数字化升级和推广线下。如果将任务进行分解,最更要的是就是拼购和 7Fresh 能否实现重大突破。
2018 年,京东罕见地两次架构调整,强调中台,成立社交电商业务部,整合生鲜事业部并入 7 Fresh。
同年 4 月,京东正式推出拼购业务。之前,刘强东对此很不屑。据 36 氪报道,刘强东曾在内部的态度是:拼多多不过是流量端的奇技淫巧,零售的核心依然是供应链和物流。
拼购带来的价值,是刘强东没有料到的。仅以 2018 年双十一为例,通过拼购拉新占当天京东全平台新用户总数的一半以上,订单量是 2017 年同期的 11 倍。
京东集团 CMO、京东零售子集团 CEO 徐雷承认,拼购对于向低线城市下沉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另外,微信市场发展非常快,微信作为重要的载体,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京东寄希望于对低线市场女性用户更好地挖掘。
拼购业务升级为社交电商业务部之后,服装品类将与之融合,京东希望拼购通过社交玩法刺激用户多级分享裂变,实现商家低成本引流及用户转化。作为这一市场的新玩家,京东社交电商体量尚小,严重依赖京东平台,面对拼多多、淘宝、网易等激烈竞争,如何吸引更多商家和用户挑战很大,短期内弯道超车几无可能。
徐雷告诉投资者,2019 年除了继续投入,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打造更适合拼购和微信市场供应链的能力,二是开发、推出相应的拼购 APP。
生鲜业务则更加曲折。
2015 年最后一天,京东原 3C 事业部负责人王笑松被刘强东任命为生鲜事业部总裁。2018 年初,京东对标盒马鲜生的首家线下生鲜超市 7 Fresh 开业,王笑松兼任 7 Fresh 总裁。当时,王笑松信心满满,对外宣布,2018 年年内,7 Fresh 新增门店将覆盖整个北京市场,达到几十家。未来 3 到 5 年,7 Fresh 也将在全国铺设超过 1000 家门店。
一年多过去,7 Fresh 没有完成王笑松提出的目标任务,4 月 9 日王笑松自己也被调离生鲜业务线。在更早的 2018 年 3 月,7 Fresh 的操盘手杜勇就带领团队出走创业。
对比盒马,7 Fresh 已被甩在身后,2019 年 1 月盒马开出 122 家门店,同时还衍生出盒马 F2、盒马菜市、盒马 mini 和盒马小站等新业态。美团旗下小象生鲜亦步履缓慢,甚至关店,但在京沪两地加码美团买菜业务。
京东通过资本联姻的天天果园与永辉也没有摩擦出火花,仅沦为财务投资。
目前,京东对外传递的信息是,速度和规模并不意味着成功。刘强东强调,2019 年会推出更多的线下商业模式,比如 7Fresh 会不断测试,对线下商业模式进行完善和复制。
这注定是一场苦战。
只够亏两年
4 月 15 日,他发出一封内部信,称给大家交个底,京东物流连续 12 年亏损,2018 年全年亏损超过 23 亿,如果扣除内部结算,亏损总额超过 28 亿。核心原因有两个:外部单量太少,内部成本太高。
" 这两年对公司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两年,公司已经亏了十几年,如果这么亏下去,京东物流融来的钱只够亏两年的!" 刘强东毫不掩饰,声称只有两个选择,增加揽收单量和外部收入,或者降低内部成本,包括降低五险一金和福利待遇。
在此之前,京东物流已在内部开刀,取消快递员底薪,提高揽件提成,下调公积金系数。
耐人寻味的是,4 月 9 日菜鸟裹裹宣布,未来三年,要在线接入数十万名快递员,通过提升寄件服务,帮助快递员人均增收 20% 以上。
2007 年,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2017 年 4 月,京东物流对外开放独立。由于持续重金投入,京东物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争议和质疑。
外界经常把京东物流与顺丰比较,刘强东也表过态,未来民营物流公司会成为京东和顺丰引领的寡头局面,虽然有一点竞争,但都可以成为巨头。京东物流 CEO 王振辉没有将京东物流简单类比成某家公司,独立后只是表示路径还在探索,未来肯定更丰富。
就在 2018 年,京东物流面向 C 端用户,推出个人快递业务。但是,京东对于该业务似乎有些犹豫,一直藏在二级页面的位置,而且也并未大规模推广。
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按照京东的设想,快递小哥可以在送货的同时揽收个人快递,但是这样的场景很难实现。此外,个人快递业务是对京东运力的弥补还是冲击,依然是个问题。
京东物流战略总监包燕曾接受「蓝洞商业」等媒体采访时说,从快递到供应链,京东物流会提供一整套的物流解决方案。无论是对商家还是消费者,京东的目标是都能提供差异化的高品质服务。
京东物流对外开放之后,刘强东要求,五年物流自营业务必须低于一半,十年后不能超过 20%。王振辉透露,2018 年京东物流服务的企业客户数超过 20 万家,其中合作费用上亿元以及上千万的客户近百家。但从刘强东自曝家底的表态来看,这一成绩并不合格。
王振辉称 2019 年要打三大 " 战役 ",具体内容包括推进 B 网、大件、冷链网建设;发挥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真正打穿服饰、消费品、家电等重点行业;提前布局 IoT 应用,将经过实践验证的物流技术对外输出,创新 SAAS 平台模式等。
此外,京东一直在鼓吹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无人技术。王振辉也给出一组数据:2018 年,投用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仓群,不同规模的无人仓数量超过 50 个;无人机在 8 个省实现常态化运营;配送机器人在 20 多个城市运营。
阿里、顺丰、苏宁等公司也都在布局,但目前行业的主流观点是,无人机、无人车等缺乏场景,噱头大于实际,不确定的成本、效率和商业化也是大问题。
金融隐痛
2018 年,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数字科技。从对外披露的数字看,这是刘强东还算放心的一块业务。2018 年,京东数科完成 B 轮融资,估值超过 1300 亿元,2018 年实现全年盈利。
京东数科 CEO 陈生强表示,起初京东涉足金融有两大背景,供应商的融资需求和消费者的信用采购、理财需求。2013 年 10 月,京东金融独立运营,先后进入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等领域,京东白条是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京东金融为何转型?陈生强的解释是,京东金融不仅在做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数字化,还在助力实体产业的数字化。京东金融的业务已经超出金融服务范畴,比如智能城市、智能养殖、机器人、IoT 相关业务等。
京东数科的商业模式也从 To C 转向 To B。陈生强将之描述为 B2B2C,前一个 B 是京东数科,后一个是金融机构,C 是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京东数科将核心能力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输出给金融机构,帮助他们赢得消费者。
事实上,京东金融转型也有难言之隐。一方面,蚂蚁金服、腾讯金融等早已卡位布局,京东金融从 C 端获取规模用户与收入并不容易;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监管日趋严苛,京东金融牌照不齐全,这也是无奈的隐痛。
目前,京东数科依然高度依赖京东电商业务,与之相关的消费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陈生强称,2018 年京东数科收入结构发生转变,科技服务收入占总收入之比较 2017 年翻 3 倍,但他并未给出具体数字。2017 年第四季度,包括京东白条、金条在内的消费金融占总收入 55%,其次是供应链金融和支付业务。
转身 To B,京东数科还要接受考验。
马云的 " 履带战略 ",让阿里保持着持续创造力。他曾解释,阿里业务矩阵轮流领跑,轮流扛鼎,过去是 B2B 三年,然后是淘宝三年,天猫三年,未来三年是蚂蚁金服领跑,2019 年至 2021 年阿里云接棒,2021 年至 2024 年菜鸟网络成为引领者。此外,阿里还有大文娱板块。
看起来,京东在形式上也实现了这一布局。
刘强东对京东最新定位是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除了零售子集团、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物产、京东安联保险和京东云三块种子业务也被寄予厚望。
最近甚至消息称,京东云将独立拆分。但与其他玩家相比,京东云显然还很弱小,国内第一的阿里云 2018 年营收 213.6 亿元,腾讯云是 91 亿元,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 UCloud 也达到 11.9 亿元。但是 2018 年,京东云内部曾定下的营收目标只有 8000 万元。
京东有很强的零售基因,成功地横向业务扩展不容易,相比阿里的履带传送,京东零售子集团尚难将接力棒交出去,但这又是跻身 BATJ 阵营必须完成的。刘强东曾向《财经》杂志承认," 老实说京东没有特别大的商业模式创新,但是在运营、执行、业务的细节创新上,每年都有无数的创新。"
2019 年,刘强东需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来源:创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