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沉寂了相当时间的共享经济市场又开始有了些烟火气,前有怪兽充电要上市,后有哈啰单车准备赴美,很多人都在疑惑,不是说共享经济不够红火了吗?为啥共享经济巨头都在要上市呢?而哈啰这个在巨头夹缝中求生的共享经济企业又有什么样的底牌呢?
一、紧急上市、频繁涨价的哈啰?
根据凤凰网的报道,日前,据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哈啰出行计划将在美秘密递交IPO申请。知情人士称,哈啰出行近期继提交上市申请后已经开始着手了解投资者需求,中金、瑞信和摩根士丹利为其提供顾问服务。目前,哈啰出行回应称,对此消息不予置评。早在今年2月份,路透旗下IFR就曾报道称,哈啰出行计划今年在美国安排IPO,正在研究规模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筹资计划。当时也有知情人士表示,哈啰出行管理层确实有过赴美上市的想法。
根据央视报道,3月19日,一则“上海哈啰单车半小时收费2.5元”的消息冲上热搜,有网友称上海哈啰单车收费规则变为前15分钟1.5元,之后每15分钟1元,相当于1小时4.5元。针对此事,央视网发表了评论称,请共享单车老板们注意吃相。
而就在3月22日,汕头哈啰助力车价格调整,起步价调整为2.5元/20分钟,时长费为1元/10分钟,折算下来,骑行一小时费用将达6.5元,不少市民表示:油价九连涨,连骑助力车都跟着“涨声响起”,有点吃不消啊。
根据AI财经社的报道,根据哈啰出行公开的数据,公司从2018年4月成为共享单车市场第一名,日订单量超2000万。截至2020年底,哈啰出行的共享单车业务已经覆盖超过460城市。哈啰相关人士透露,哈啰出行在两轮市场的运营毛利已经实现“转正”,未来还将继续拓展家用电动车领域。
哈啰在Ofo、摩拜单车缠斗正酣时入场。国内共享单车战争的序幕,由2014年Ofo的成立而开始。2015年,摩拜单车的成立加速了国内共享单车的战争。共享经济概念盛行、资本狂热、企业跑马圈地,将该市场的热度推向了巅峰。一时之间,国内涌现出了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智享单车、永安行、熊猫单车、快兔出行等五颜六色的单车品牌,据统计,仅在2016年国内就有超过2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共存,该行业的融资额超过了30亿元。
根据启信宝的数据,2016年3月成立至今,三年多时间内,除天使轮外,哈啰出行已完成14笔融资,目前估值约为40亿-5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蚂蚁金服、复星集团、威马汽车、春华资本等。
据亿欧智库发布的《中国两轮共享出行产业科技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哈啰单车凭借哈啰出行APP与小程序双渠道流量,领跑两轮共享出行月活用户数,其2020年11月的总体月活用户规模达到7232万人;青桔单车的小程序月活量领先,其2020年11月的小程序月活用户规模达到4167万人。
二、夹缝求生的哈啰有什么底牌呢?
其实,我们纵观整个互联网共享单车市场,共享经济赛道随着Ofo烟消云散,摩拜被美团收购,整个市场上其实只剩下三大玩家,这就是哈啰、美团和滴滴,相比于美团和滴滴这两大巨头,哈啰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还是略逊一筹,那么,这个时候选择上市,哈啰的底牌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上市可能并不是因为哈啰发展的好,而是迫不得已为之。从融资的角度来说,哈啰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完成了15轮融资,这就意味着哈啰已经跻身中国融资次数最多的创业公司的行列,虽然没有坊间开玩笑的说哈啰已经快把26个字母用完了那么夸张,但是融资次数过多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之前进入的投资者应该已经开始向哈啰要求退出的通道,这个时候上市无疑是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退出的可能性,所以,上市对于哈啰来说的确很有可能是一种不得已为之的事情,毕竟上市并不困难,特别是以注册制为代表的美股,这就是哈啰的选择。
其次,哈啰虽然被两大巨头夹在其中,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资本:
一是哈啰有着阿里系不遗余力的支持。自从哈罗和永安行合并成为哈啰之后,哈啰其实就得到了阿里系不遗余力的支持,3年不到的时间,蚂蚁金服向哈啰“输血”了6次。哈啰业务最难的2018年,阿里更是不惜代价帮助哈啰推广业务,从支付宝直接扫码开车,阿里云服务器全面支持,芝麻信用直接扫码免押金开车,可以说,在业务推广上,哈啰是得到了阿里的大力帮助,这种帮助对于哈啰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如果哈啰还不够和两大巨头竞争的话,而阿里的大力支持让其拥有了和巨头竞争的资本。
二是哈啰的业务也的确不止共享单车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哈啰的印象可能还是一家共享单车企业,但是作为一个已经持续购买哈啰月卡好几年的老用户来看,我们最近几年已经看到了哈啰的进步,除了共享单车还有电动助力车,目前哈啰已扩展包括两轮出行(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哈啰电动车、小哈换电)、四轮出行(哈啰顺风车、全网叫车、哈啰打车)等业务。这些业务虽然说还没有哪个实现全面的领先,但是至少也还算是不错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多元化业务也算是哈啰的优势。
第三,哈啰的难点依然是不赚钱的商业模式。2019年,哈啰单车陆续上调了全国范围内的价格,如上海地区由此前的每15分钟1元每30分钟1.5元。然而,涨价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虽然哈啰自己反复宣传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城市实现了盈利,但是众所周知,共享单车是真的不赚钱的业务,无论是Ofo的爆雷还是摩拜被收购都已经坐实了这个商业模式盈利的艰难,对于哈啰来说,如果算上生产投入新车、车辆损耗以及全方位的运营,想要实现盈利依然非常艰难。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啰单车虽然上市,但是其优势和劣势都非常明显,这就需要哈啰进一步开拓思路,寻找更多的办法,如果哈啰真能打出一片全新的盈利模式,这可能才是共享经济真正的希望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