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被央行点名的Regtech,可能是一个千亿新市场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上,两位银行界泰斗发生了一段争论:

央行研究局前局长谢平抛出这样一枚重磅炸弹——人工智能未来能够完全替代金融监管。谢平说,“随着科技的进步,所有的金融监管可以由人工智能进行,人工智能完全可以胜任一行三会所有领导的工作。”

然而,另一位与会嘉宾、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却当场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中央银行的复杂程度,人工智能远不可能胜任。央行的政策制定既要有“建设性”又要有“模糊性”,有一个与市场博弈的过程,“央行从来不把话讲透的”。  

黄海洲坚定的表示:“中央银行永远不会消失。”

这场关于人工智能能否替代金融监管的论战尚无定论。但作为论战话题的主角之一,央行最近却主动扛起了人工智能+监管的大旗,宣布将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并且宣称,该委员会主要有以下三项工作:

将组织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影响,切实做好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指引。

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引导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正确使用。

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实践,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引人注意的是其中的第三点,央行首次明确提到了一个新概念:“RegTech”。

而就在此前不就,钛媒体记者就曾在一场学术研讨会上听到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孙国峰的一席发言,其关键词正是“RegTech”,在他看来,FinTech很容易形成金融风险与技术风险的叠加,形成系统性风险,而人工智能的RegTech更能识别此类风险。

X+Tech新成员

与Fintech类似,RegTech这一词汇完全属于舶来品。而所谓监管科技(RegTech),其实至今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是根据最早将其列为一个单独细分行业的FCA(英国市场行为监管局)的定义,监管科技的本质就是“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服务于监管和合规”,是从FinTech世界中扩展出来的细分领域。

虽然这位X+Tech“家族新成员”在国内的知名度尚低,但在全球范围内,其已经引发了一轮投资热潮。根据毕马威近日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FinTech报告》,2016年,监管科技领域获得9.94亿美元的投资额,完成的交易笔数为91笔;2017年第一季度投资金额已达2.19亿美元,完成的交易笔数为26笔。

这家知名审计公司预计,该领域在全年获得的投资额将明显增长。

Regtech应用的各类领域。来源:台湾经济研究院《2017年新兴领域投资趋势观测》

作为金融科技的分支之一,监管科技的诞生有着多重背景。孙国峰认为,在Fintech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监管者,都需要Regtech提供的技术加持。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金融危机之后监管逐步收紧,其遵守监管法令的成本增加。JP摩根大通指出,2012—2014年间,为了对应政府制定的规范,增添了1.3万位员工,比重高达全体员工数量的6%,每年成本支出增加20亿美元,约全年营业利率的10%。德意志银行表示,2014年为了应对法令,追加支出的成本金额高达13亿欧元。

而RegTech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合规效率。以银行业为例,AI将有能力替代目前由人工手动执行的昂贵功能,帮助银行开展对反洗钱或员工不当行为的检测。

一旦金融机构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采用RegTech时,这一趋势将倒逼监管机构提升监管能力。孙国峰认为,如果监管机构不采用RegTech,将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更高级的监管套利;三是更严重的系统性风险。

新瓶装旧酒?

虽然目前在国内Regtech的概念还鲜为人知,行业内也并未诞生明星创业公司。但如果仅从其定义出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服务于监管和合规”,Regtech的身影早已出现在金融监管领域。

原农行互联网金融开发部负责人,现短融网CTO杨夏耘向钛媒体记者表示,“银行业的反洗钱和外汇干预,证券行业查处老鼠仓等,其实都是一种基于数据的智能的监管手段。”

在他看来,Regtech从监管逻辑上看并无新意,只是随着fintech的兴起,需要监管部门运用更新的技术提升自身监管水平。

杨夏耘向钛媒体记者讲述了一段银行业监管领域的往事:2003年,银监会推出“1104工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监管报送,即标准化的报表报送。这对数据要求比较高,涉及到监管具体要求。中小银行要达成合规时间紧迫,成本颇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第三方金融服务企业开始做这方面的业务,为中小银行提供第三方服务。

杨夏耘表示,当时监管层的这一新举措间接“养好”了一大批公司,在某种程度上看,这些公司正是那个时代的Regtech。而唯一的区别是,这些公司当时采用的还是相对比较传统的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不多。

而毕马威中国银行业主管合伙人王立鹏认为,“Regtech”并不是一个跟风的概念。在他看来,技术在不断迭代,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要远超以往,技术引领监管发展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监管方法有线上也有线下,有人工也有数字,这并不奇怪。但缺点在于成本高,有效率低。基于较为复杂的机器模式识别会很大程度上提升效率,提高质量。”王立鹏说道。

创业机会在哪儿?

不论Regtech究竟是否是一个新概念,但它在国外投资圈的热火表现无疑值得国内创业者们的关注。

Regtech年度投资趋势。来源:台湾经济研究院《2017年新兴领域投资趋势观测》

根据Federal financial Analystic预测,全球对监管、合规等的金融科技需求在2020年将达到1187亿美元。RegTech俨然有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新蓝海的势头。

而来自Linkin方正证券研究的数据显示,监管报告自动化、客户尽职调查、系统自动化、市场监控等为主流监管科技公司的主要主营业务,其中监管报告自动化和客户尽职调查的占比最多,都超过了20%。

而根据毕马威发布的《2016 Fintech 100》报告显示,在全球100家具有优秀前景的金融科技企业,其中有8家为监管科技企业,而这8家企业有3家主营业务为反欺诈。

对于国内的创业者们来说,这些监管科技行业的热门领域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启示。

以身份验证KYC(Know your customer)为例,作为反欺诈的一部分,国外的Regtech公司已将众多技术用于完善KYC检查和确认个人信息的准确。例如,纽约的创业公司Tradle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加速KYC流程,伦敦的CheckRecipient利用人工智能来鉴别非正常接受者和敏感内容,以此为邮箱安全提供保障。对国内下火热的智能投顾行业的创业公司来说,他们正迫切需要此类对投资者“精准画像”的能力。

金融数据依然是此类监管科公司的“天花板”,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钛媒体:“从能力和成本来讲,实现这一目标的问题不大,关键是数据从哪里来,出来了数据卖给谁,谁会买。”

而德勤的一份报告也指出,短期内监管科技的应用将被受限在如下领域:帮助企业自动化一些单调的合规任务,以及降低合规和报告方面的运营风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市  新市词条  央行  央行词条  点名  点名词条  Regtech  Regtech词条  可能  可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