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7035,创去年10月10日以来新高,盘中一度升破6.70关口,最高触及6.6963。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也逼近6.70关口,最高报6.7023,单日涨幅高达0.43%。
人民币是已转入升值通道,还是阶段性反弹,对此,市场未见明确答案。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近期的大涨主要归功于美元的下跌,但考虑到国内经济基本面存在下行压力,美国货币政策因素等,就此判断人民币转入升值通道,还为时尚早。不过,伴随着近期大幅升值,人民币贬值预期已经明显收敛,年内亦难回到前期低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表示,短期内人民币仍有上涨动力,但考虑到美联储处在加息、缩表进行时,中国经济新周期存疑等等因素,现在还不能下结论说,人民币已经回到升值通道。
另一方面,资本外流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压力仍存。数据显示,6月,反映企业和个人结售汇情况的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136亿美元,环比扩大12亿美元。7月中国外汇储备虽然环比增加239.31亿美元,创近三年来首次六连涨,但据多位分析师估算,扣除汇兑损益因素,外汇储备实际是负增长。
“人民币汇率的“价”和跨境资本净变化的“量”已经出现背离,在加入逆周期因子之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分化,不能简单由当前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来推断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招商证券分析师谢亚轩称,他维持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区间波动,而非单边升值的判断。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可能还会持续走强。
在美元贬值、中国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虽然人民币近期出现较大回升,但相比其他主要货币,涨幅并不高。7月,欧元、日元、加元、澳元对美元累计升幅分别为3.04%、1.46%、2.19%和2.93%,即便是因加息预期落空而出现较大回落的英镑,上个月也涨了1.44%。
根据数据显示,7月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2.31%,同期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上涨幅度接近1%。今年以来,美元累计跌幅接近9%,人民币对美元涨幅达3.33%。
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说,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升幅明显滞后于美元指数跌幅和大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升幅,预计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可能还会阶段性走强,这可以修复贬值预期、带来资金回流,也有利于资金面稳定。
对于美元的弱势,分析师认为,这一方面来自强势欧元的打压,另一方面也有美国国内特朗普政策连连受挫,“通俄门”持续发酵等政治风波的影响。同时,市场对美联储下半年加息节奏的预期也有所降温。
“对于美元而言,今年是交投艰难的一年,由于美国政治风波不断,抑制了未来几个月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美元人气日渐看跌。投资者对特朗普推进税改和实施财政刺激能力的信心快速减弱,美元料继续下滑。”FXTM富拓研究分析师Lukman Otunuga在评论中写道。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界面新闻表示,美元指数已经进入本轮强势的尾声,目前看,已经转入下跌周期。“即使(美联储)会加息、会缩表,美元指数的反弹也是极为有限,突破前期高点并再创新高已经没有可能性了。”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和宏观固定收益部主管张瑜在报告中指出,长期来看,美元先天动能不足,易下难上;中期来看,紧缩货币政策定价现疲态,特朗普光环逐渐暗淡;短期内,下半年由于欧元与英镑修复动能尚存,美元或将进一步承压。
不过,FXTM富拓中国市场分析师钟越指出,在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回落的背景下,货币升值势必进一步拖累进口物价,压低通胀,这不是各大央行希望看到的情况。他说,欧元、澳元、新西兰元和加元等非美元货币大幅升值,都可能引发欧、澳、新、加等央行某种形式的干预,他们在释放收紧信号方面将更加谨慎。由于目前市况清淡,这些潜在风险并没有体现在主要非美货币的走势中,但很可能会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升值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