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一大批“无人零售”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丰e足食、猩便利、便利蜂、果小美……名字取得各种酷炫,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然而,归其本质,目前无人零售项目无非三种模式: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以及无人超市。具体来看,各路玩家似乎更青睐于门槛低、投入小的无人货架。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止今年9月末,已有至少16家公司获得融资,其中最高达3.3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而且,这仅仅只是无人货架一个细分领域,就目前市场热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人零售的融资金额还将持续增加。
部分无人货架的融资情况(截止到今年11月)
部分无人便利店的融资情况(截止到今年11月)
零售门槛高 巨头入局创业者抱团
零售行业看似门槛很低,实际则不然。玩家们“入行”容易,想站稳脚跟就得各凭本事了。要考虑很多问题:如何规模化?如何防守?如何盈利?包括项目地址的选择、完整供应链的建设等等都是后期精细化运营必须解决的。
如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所说,新零售对团队的要求是极高的,在这方面,背靠丰富资源的行业巨头无疑占据绝大优势。
事实上,行业巨头们已经开始布局,背靠顺丰密集配送网络及办公楼资源的“丰e足食”;有电商背景及专属配送物流的“京东到家GO”;刚刚与线下最大零售商高鑫零售达成合作的阿里巴巴……
丰e足食试点投放
如此形势之下,已经入局的创业者不得不开始抱团取暖。今年9月番茄便利投入果小美的怀抱,10月猩便利收购51零食。创享投资创始合伙人贾珂曾预测:“未来无人货架到最后90%应该是被大公司收购的。”
现在的无人零售行业,墙外的人想进来,而已经在墙里的人“还有的玩儿呢”,光明“钱”途之前,整个行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整体看来,无人零售各细分市场目前均处于试水阶段,除了来自于传统便利店、无人贩卖机的外部压力,创业者及资本疯狂涌入也带来了行业内部竞争,此外,还要面临货品倒损、自然天气等带来的不可控损失。
零售最关键三要素“人”“货”“场”,排在第一位的便是“人”。把握用户的消费心理很重要,同样是售卖零食,开放式的无人货架确实比自动售卖机更方便,但商品种类上却并无突破,无论与自动售卖机相比,还是无人货架市场内部,单个玩家都很难凭借差异化“出线”。再者,开放式的售货方式对人性无疑也是一种巨大考验,从此前的媒体报道中可知商品丢失问题已经出现。
相较于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以及无人超市在规模和资金上投入更大,对技术和运营要求更高。顺丰“嘿客”的失败只是一个开始,天猫无人超市、京东X无人超市的神秘面纱也才掀开一角,虽然无人便利店和无人超市项目玩家较少,但战线会拉的更长。
天猫无人超市
京东X无人超市
投资潮认为,无人零售的市场空间大,竞争压力也大,对于创业者来说,有意识的跟风无异于飞蛾扑火,上一场的共享单车便是最好的案例。大浪淘沙,投资人和创业者都面临着未知数。大家都在说新零售时代要来了,目前也无人确切知道线下无人零售最终能走多远,小马过河,水深水浅试过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