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王健林的“买买买” 你看懂了么?

万达在财富排行榜的晋升路径,快得令人尖叫。”

2015年之前,万达集团的收入、利润等核心指标连续9年保持超过30%的增速。2016年万达集团总资产突破7300亿元,业务版图遍布美国、欧洲、澳洲,在10多个国家累计投资超过150亿美元。

其业态涵盖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影视娱乐以及金融服务等诸多领域,其中文化集团是举足轻重的一支,也是开展并购的重点领域。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声称,万达文化产业的目标是进入世界前十,光靠自身发展达不到“5年内千亿”的目标,主要途径是并购。

王健林“海购”清单解读

王健林曾经提出2020年万达院线要实现占据全球电影票房20%的目标。并购策略之下,通过海外“买买买”来不断扩大自己的全球文娱版图的脚步自然不会停止。那就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土豪的“海购清单”吧。

2012年,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那么大的一个公司,18000名员工,王健林派了一个财务副总监,一个税后净利10%做激励的机制,开创了AMC扭亏上市的奇迹。

2015年,万达集团以22.46亿元收购英国公司HG ANZ持有的HG Holdco 100%股权以及7000万澳元的债权。收购完成后,万达院线将100%控股HG Holdco持有的澳大利亚第二大电影院线运营商Hoyts,进而迈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院线市场。

2016年,万达集团又花费11亿美元,对美国第四大院线集团卡麦克院线进行并购,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连锁院线。但银幕数量的几何式增长,并不能为王健林的全球院线帝国梦提供足够的支撑,他必将把目光伸向更完整的产业链。

今年3月,万达集团35亿美元收购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外的中型制片公司传奇影业。传奇影业是美国知名的独立制片商,曾创作了《蝙蝠侠》系列、《超人》系列等知名IP,近年票房收入接近其它好莱坞电影巨头。产业链版块补全后,在国际电影产业的突围搏杀中,万达集团又多了一把锋芒四射的利器。

欧洲危机情况下,王健林80亿“捡漏”收购Odeon & UCI院线,成为全球最大院线运营商。该院线是欧洲最大电影院线,占据欧洲约20%的市场份额,且大多位于各大城市黄金地段。

7月13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万达集团正与维亚康姆进行磋商,欲收购对方旗下公司派拉蒙影业49%的股份。荣耀之处是派拉蒙毕竟是好莱坞六大公司之一,无法回避的是派拉蒙今年发行的电影《祖兰德2》、《威士忌、探戈、狐步舞》和《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票房令人失望,排名只能到第五。但派拉蒙旗下的主题公园也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其寻求中国落地的机会与万达集团的产业链条规划之间不谋而合,还是有前景可期的。

王健林曾在央视《对话》节目中指出最初他看中的就是好莱坞的六大公司,“但他们不卖给我,还没有到他能够信任到卖给你的程度。”时间流转,信任是否已经建立,并购能否成功,虽然依然不明朗,但王健林的购物车信息,透露出他成为迪士尼、维亚康姆这样的全球性娱乐集团、谋求世界电影产业话语权的决心。

中国自身有13亿人口,北美接近4亿人口,而英国脱欧之前的欧盟是5亿人口,万达院线目前已经服务于22亿人口的超级市场。收购派拉蒙一旦成功,将彻底搭建起娱乐帝国的主架构。

 日本危机会不会重演

其实,海购狂热者并不是只有王健林,中国目前大批的海外并购案例爆发式增长,令人不禁想起80年代的日本海外并购大潮和90年代紧跟而来的日本经济危机。中国会不会步日本后尘,泡沫破裂之后危机丛生,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课题。

20多年前,日本的商业巨头怀着同样的雄心壮志,开启海购狂潮:索尼和松下分别买下好莱坞六大公司之中的哥伦比亚和环球公司。然而短短5年,松下便因难以适应美国电影业的游戏规则退出。索尼虽然在残酷的市场淘汰中幸存下来,但仍在为旗下电影公司业绩的起伏不定伤神不已。

和王健林做着相似电影梦的印度大亨也曾投下重金并购梦工厂,然而最终也大失所望。尽管出品过《拯救大兵瑞恩》、《少数派报告》等卖座片,但梦工厂的体量小、产量少、赢利有限,一旦有重大失误或持续不振,立刻面临财务危机。

这些隐忧对王健林来说还是有很强的警示作用的,但中国毕竟不同于日本,巨大的国内市场支撑,为他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力量。万达影视收购连续两年亏损的传奇影业之后,传奇联合出品的首部作品《魔兽》的表现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部投资1.6 亿美元的电影,全球4.3亿的票房,是无法获得盈利的。这4.3亿中,中国观众贡献了 2.21 亿,超过了票房收入的一半,成为《魔兽》商业征程的定心丸。

这种80年代的日本之殇对王健林来说基本停留在危言耸听的阶段。万达集团强大的产业链条支撑决定其抗风险能力会高于纯影视公司。万达集团本身的政策性转向使文化产业本身会得到更多的扶持和包容。万达集团此举与中国文化产业振兴、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方针政策上的一致性,使其很容易借到东风。中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不到4%,与文化输出大国的20%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个广袤的发展空间中,容下万达院线应该不是问题。

随着传奇影业、万达院线陆续纳入全产业链,万达集团从上游制作、宣发,到下游院线、衍生品的影视生态圈得到进一步完善,协同效应带来的巨大收益也将逐渐显现。展望下半年,《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金刚狼3》、《环太平洋2》、《长城》等好莱坞大制作影片的陆续上映,前景不可预期,但国内的票房表现不会特别差,毕竟它们有一个这么牛的“爹”把持着那么多的电影院线

 “海购”的希望和危机

如果派拉蒙的并购没有成功,我们也可以预见王健林的下一次尝试,与顶级公司的合作王健林尝到了太多的甜头。美国时代华纳的电影院,沃尔玛、家乐福的商业广场,全世界最牛的五个酒店管理集团,万达集团的合作者一直是超级公司,合作之中耳濡目染“偷师学艺”自然非常便利,从而使这些“大牛”们成了万达集团的梦想孵化器。这种事情在媒体圈也很常见,从近期火爆荧屏的《中国新歌声》和《中国好声音》的关系,就不难发现购买本身的商业潜能。

影视公司需要丰富IP储备和产业资源来确保业绩兑现。万达影视拍摄过《火锅英雄》、《夏洛特烦恼》、《煎饼侠》等表现不俗的作品,收购的传奇公司也有比较成熟的IP,但从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建立的青岛影视基地的状况来看,IP资源依然不足,收购派拉蒙在产业链的质量完善上意义重大。

随着一系列的并购整合,背靠万达广场的地产商业圈资源,再加上万达院线万达影视、五洲发行等全产业链的布局,万达集团已经成为影视产业的巨无霸。目前的影视产业正在呈现野蛮生长的状态,这给了资本优势的大公司垄断的机会。如果万达成功并购派拉蒙,在反垄断盛行的欧美市场,对万达这种拥有着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有相当的排斥感。一旦制作发行放映垂直垄断的局面形成,整个电影产业将成为一小部分企业和少数人的游戏。

院线可能会庇护自己出品的电影,在排片上垄断,甚至票房造假也易如反掌。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魔兽》十五分钟一场和情境消费体验的强势来临,和万达院线的荧屏霸权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与其他发行方进行排他性的排片,万达院线封杀《摇滚藏獒》的新闻和其并购的新闻一样火爆,无论事件本身的真假,其背后的深意值得揣摩。如果真假未卜说服力不足,那《百鸟朝凤》出品人下跪的新闻,该够警示了吧。

在期待万达集团海外市场拓展的道路顺畅的同时,呼吁其行业自律并不是读书人的酸腐,而是为其真正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公司。诚然,从规模和布局上,万达集团已经具备了优势。但毋庸置疑的是,万达集团的产业链尽管日趋完善,但产业之间的联动效应较差,资源整合度还不够,单个版块在质上都还急需提升。如果,此时不够自律不但会陷入资本游戏中、丢失掉超级IP缔造的可能性,也会失去争夺全球市场的可能性。

王健林的影视帝国梦想离不开看似土豪、实则辛苦的“海购”过程。当下政策利好、市场空间巨大的情况下,万达集团的征程前途可期,充足的资金支撑之下,完整产业的联动优势也日见端倪。

如何实现“海购”公司的顺畅整合;如何实现各个板块之间的协调联动;如何将好的做强(如IP资源开发)、将弱的变棒(如主题乐园);如何适应好莱坞的市场规则,在并购之后打通更多的市场通路,是万达集团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提醒万达与王健林,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鲜有成功案例,即使以收购IBM Thinkapad业务著称的联想,在近些年也被定义为战略抉择的失败。

在疯狂“买买买”的同时,认真研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的案例,以及80年代的日本海外并购大潮和90年代紧跟而来的日本经济危机,对万达全球化之路至关重要。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本文作者魏金梅,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专注于泛文化娱乐传媒产业的研究与实务,为多家互联网公司与文化传媒企业提供培训与咨询服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王健  王健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