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1日,趁着新年的钟声余音未消,纪录片《燃点》在全国上映。电影拍摄于2017年,彼时正值ofo高光时刻,电影中创始人戴威与团队一行人骑着小黄车飒爽地行驶在路上,可谓意气风发。然而今天,ofo却不得不为了经营问题,再度裁员搬家,戴威也被列入限制消费的名单。
共享单车这个迅速崛起又瞬间沉寂的行业,在资本助推与市场厮杀下,早已“变天”。
就像曾经谁也想不到,ofo和摩拜会在短时间内飙升至数十亿美元的估值,也几乎没有人预料到,如今共享单车市场的格局中,已经几乎不再拥有这两者的名字。
在北京朝阳公园、国贸、望京SOHO等众多城市核心地段附近,滴滴青桔、美团单车、哈啰三家单车品牌取代了曾经遍地的ofo与摩拜。虽然玩家悉数已变,但“三国杀”仍在继续,只是换了主角。
从To VC ,到做生意
“极短的时间、极高的估值、极多的资本参与”,曾经的共享单车赛道用这三个极端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2018年是共享单车行业的第一个节点,在这一年,曾经割据为战的头部企业,一个被巨头并购,一个拖欠钱款艰难求生。在被资本吹捧至高空之后,共享单车重重跌落,在回归理性的2019年,再度入场的玩家,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厮杀。
“只见涨价,未见融资”,相比起之前频频爆出融资消息,2019年的共享单车市场异常安静,仅有的几次进入公众视野的也只是涨价。
2019年3月21日,小蓝单车和青桔单车在北京市调整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更改为每15分钟1元,超出时长后为0.5元/15分钟。半个月后,摩拜单车也进行调价,从先前的每30分钟1元更改为每15分钟1元,超出时长后为0.5元/15分钟。一周后,哈罗单车提价,从每小时2元,调整为每15分钟1元,即骑行1小时要支付4元。
10月,美团摩拜再次调价,在北京骑行30分钟以内收费1.5元,骑行超出30分钟,每30分钟收费1.5元。
面对共享单车的不断涨价信息,投资过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的云九资本执行董事沈文杰告诉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共享单车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能跑通的经济模型,就像共享充电宝一样,应该一直是盈利。”
在经历了团购、外卖、打车大战后,共享单车行业也在资本的激进式打法之后,从过去的补贴加速走向理性。最初向投资人呈现“攻城略地”报告,到如今开始思考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模式,共享单车行业正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门好生意。
9月23日,易观发布《中国共享单车市场专题分析2019》的报告中显示,2019年市场交易规模将稳定增长,环比增速33%。一方面,技术及运营模式优化将推动行业运营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价格上涨亦将促使共享单车市场交易规模增长。
共享单车整个行业在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美团、青桔、哈啰也在不断将单车事业列为自己生态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放的存量之战
经过两三年时间的疯狂扩张,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的投放早已饱和,想做新的增量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存量之战就变得至为关键。
“年初评估后,我们都以为今年的共享单车战争会在北上广深展开,没想到会是广州”,哈啰出行公关总监王帆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回忆道。
今年4月29日,一直不允许共享单车再度新进入的广州市交委,发布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商招标公告》,广州便成为各家单车企业势必拿下的城市。
此次招标共有40万辆单车份额,最终只能有三家企业中标。依据一二三名次,分别可获得在广州投放18万、12万、10万的配额。摩拜在最早期便进驻了广州,拥有先天优势,更有机会的二三名之争,就在哈啰、青桔、ofo等几家企业中展开。
就在公告发布后2天,各家共享单车行业纷纷努力彰显自己最好的状态,将企业运营、车辆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
“敲门敲半天人家都不愿意开,但是此次广州自己选择开放,对于整个共享单车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好的现象”,王帆说道。“在2017年共享单车疯狂的无序投放时,广州市政府只能采取一刀切的强制手段来肃静市场,随着整个行业趋于冷静,企业拥有一定的城市运维能力,政府也会愿意动态化的选择单车入场。”
除了拥有胜算较大的摩拜和哈啰,拿下广州也成为青桔得以位列共享单车第一梯队的重要背书。从招标到5月4日评标结果公布,仅仅过去了5天。“我们是第一家响应并完成招标报名的企业。”滴滴相关负责人向Tech星球描述道。
对于广州城市的份额,哈啰的目标是保二争一,面对强劲的对手依然没有松懈,直到上交标书那一天,仍在不断优化自己的投放方案。王帆回忆道,“那是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大厅,我感觉摩拜、青桔、ofo 的人都在现场,但无法看出来。”
按照原预定的时间,他们走进招标办公室。“哈啰是吗?”办公人员看了下时间,确认无误后说“标书放那就行了。”和自己之前预期中激烈的招标过程完全不一样,王帆还有点疑惑。随后反应过来,在现阶段已不需要增色的演讲来讲解,只需要政府对企业能力的认可。
最后公布的结果显示,排名第四的ofo出局,需要在半年内完成清退辖区内单车。在2019年6月29日晚,招标入围的哈啰、青桔单车正式登陆广州,共享单车领域新三国之争拉开大幕。
“青桔单车作为行业后来者,我们既高兴又感到使命重大”,青桔单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某种意义上,这是青桔的第一胜仗,拿下广州,努力跻身共享单车行业前三之列。
运维,从量到质的进阶
“最早期各家都争着抢份额,修理调度的工作量很大,大爷大妈修车搬车都能一个月获得上万收入,随着企业投放车辆逐渐变得理性,现在运维更多是通过标准化系统操作,对人员的要求也变了”,身为哈啰的北京城市运营,田亚宾亲历了这3年来共享单车行业的变化。
每天早上天刚微微亮,田亚宾就给各区域的单车运维们开早会、讲需求。然后每个人分别领走十个座椅,十个把手等配件。身着蓝色统一着装的他们,便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开始搜捕“问题”车辆。
“就在1公里处就有一辆上报的车辆”,田亚宾对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讲道。跟随田亚宾的步伐,在团结湖某处路口,发现了那辆被保修的车辆。刚一走近,蓝白色的单车便发出滴滴滴的感应声,随后拍照、维修、上传记录。在一系列的维修工作结束后,这辆“问题”单车又可以正常使用了。
田亚宾修车并使用后台系统上传单车数据
在广袤的共享单车城市投放战中,对单车的运营、维护,已成为体现单车公司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相对比行业早期,运维都是满大街的找车运车,需要每天平均行走 3 万多步、骑行 30 公里,甚至一天最高要维修上百辆单车。为了多完成工作量,运维人员经常都会想办法一次性多搬运几辆单车。
粗犷式的运营造成单车易损坏、搬运过程中受到二次损坏,企业在高昂的运营成本压力下,徒增了一些额外损耗,成为压倒一些共享单车企业盈利的最后稻草。
在单车行业巅峰的2017年,据调查在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20余家劳务公司中,全国新增单车运维员3.5万人,而现在的运维人员数量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一,许多涌进的外包人员又都离开了。
在哈啰工作的三年时间,田亚宾经历了保定、上海、北京三个城市的调配,在他印象中早期运维数量庞大,但现在随着标准的提升,整个北京区域也仅需要300多名运营人员就够了。
“早期对运维人员的水平要求很低,年龄、专业水平都没有规范的要求,但现在不仅要会对单车简单维修,还要会懂得用手机进行移动运营工具的操作。因为现在寻找坏车和拜访,都需要在后台系统操作,45岁以上不懂互联网的就要被淘汰了”,田亚宾说到。
在如今的共享单车“三国杀”中,明显呈现出两派攻势,一方猛烈进攻,一方技术防守。
2018年1月25日,滴滴推出共享单车与电单车自有品牌——青桔,避开共享单车接近饱和的北上广深,青桔的第一次亮相选在了成都。在共享单车第一场战役几乎接近尾声的时候,滴滴以省会城市为主,进行弯道加速。
度过寒冬,2018年第一个春天便接踵而至,滴滴选择进驻春城昆明。在这座旅游城市,青桔根据城管局的审核,在多次共享单车运营审核中获得前茅的成绩。在昆明的亮眼成绩,也使得在今年12月4日,滴滴获得电动车核发的牌照,在布局共享电助力车时,成为首家在昆明投车试运营的企业。
在成都 、昆明、兰州等城市接连站稳脚跟后,青桔的西南城市策略开始转向东南的江苏和广州,逐步攻进各大城市。截止目前,青桔在北京、广州、成都、昆明、无锡、沈阳等数十个城市运营布局,并逐步置换之前代运营的小蓝单车。
正当滴滴在紧锣密鼓布局时,收购摩拜的美团,在6月13日在官方微信上推送《官宣:#美团黄#来了!》,宣布美团点评整体品牌色调变黄,其中也包括共享单车。黄色的美团单车开始置换此前大量投放的摩拜单车,与滴滴青桔在各大城市并行投放。
去年4月,摩拜被美团收购时,王兴表示过摩拜将继续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今年1月23日,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发布内部信,宣布摩拜单车品牌将更名为美团单车,美团APP将成为其国内唯一入口,已经预示了摩拜将被“美团化”的命运。
紧接着2019年7月,4万辆“美团黄”单车出现在上海街头。8月1日,摩拜在成都陆续开启旧车升级,置换10万辆新车,随后美团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换车行动。
今年11月美团Q3的财报电话会议中,王兴表示,共享单车是明年核心的一个投资领域,公司将继续在共享单车业务上的投入,增加营销,包括品牌推广方面的投入。
随着美团和青桔的步步紧逼,共享单车市场仿佛重新涌现了2017年遍地新车的景象,共享单车行业博弈、厮杀仍在,但入场玩家已从巨头扶持的创业公司,变为了实力雄厚“独角兽”的短兵相接。
正如之前的种种案例,当巨头进场参战时,这个行业很快将面临终局,共享单车行业也是如此,但在下半场的争夺中,已经不再只是纯粹的开城之战,而是全方位的精细化运营之战。
战火向后端转移
受路程和地势的影响下,从共享单车衍生出了电单车。从1.0到2.0时代,电单车或许会成为共享单车下一个争抢的高地。
6月18日,滴滴将出行单车事业部、电单车事业部,正式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事业部(内部代号为“海马”)。没过一个月,7月12日,哈啰出行将内部负责电动车租售平台业务的电动车平台事业部独立为一级部门,业务等级上与哈啰单车平行,摩拜则更早便在全国铺设电单车。
电单车事业部的战略升级,使得这场共享出行的战争进入更高的层次。
“现在整个行业都进入冷静期,都开始思考单车的核心,不像之前只关注量,现在整体都偏向于后端,包括整车的构造”,哈啰出行副总裁、技术负责人任亮亮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说道。
共享单车下半场,比拼的不是市场占有率,而是高效使用率,摩拜、哈啰、青桔都是如此。
随着智能锁智能定位系统、智能调度数据、智能视觉交互等科技因素的不断融入,共享单车在城市中使用率不断增加。
之前第一代的传统共享单车,原本也是为了节约城市资源绿色的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了疯狂扩张后,遗留下来的“问题”单车,却成为了城市中难以处理的垃圾。
一位接近单车加工厂的业内人士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表示,“在2017年底,有些摩拜、ofo的加工厂已不再生产单车了。今年夏天,有数辆卡车的ofo被直接运往张家港沙钢,进行废铁回炉。”
“最初摩拜单车推出的车型使用寿命是4年,ofo使用寿命是半年,这都是不符合模式所需要的产品定义的。“沈文杰认为当下青桔、美团单车以及哈啰的车型近乎一样,也说各家在平衡使用寿命、经济性、舒适性等因素方面,都找到了同样的最佳方案。
“一辆共享单车的价值不因车辆生命周期的结束而归零,报废的单车部件如果得以恰当循环利用和再造,依然有可能继续服务于大众出行”,青桔供应链负责人向Tech星球表示。
今年7月,摩拜单车宣布升级打造“全生命周期2.0”行动,推动共享单车行业进入循环经济时代。据统计,摩拜单车“全生命周期”行动开展以来,已翻新复用148万条轮胎和126万把智能锁,回收3152吨铝和6897吨铁。
10月20日至22日,青桔单车在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展中 ,推出循环利用厂牌——桔无限工厂,由废旧轮胎实现再利用,推出循环利用产品“行者鞋——小青跟”。
共享单车的后战国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粗放的铺张模式,早已在资本寒冬中成为反面教材。共享单车在2019年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企业的理性、资本的冷静,还有用户的觉醒,共享单车终于回归“生意的本质”。
历经寒冬的共享单车行业开始渐趋回暖。12月24日,最新发布的《2019共享出行蓝皮书公布》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已达1950万辆,覆盖全国360个城市,日单量达4700万单,上游产量减少,行业发展趋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