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苹果的工艺之美
史蒂文·乔布斯曾经说过:
苹果不只是一家技术公司,而是追求技术和人文艺术结合的公司。
苹果的成功毋庸置疑,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在iPhone手机的首发日,全球各地都出现了用户连夜排队购买的景象,比别人早拥有几小时也值得激动,这就是“苹果现象”。
苹果擅长从美学的角度来设计产品,每一件产品都是美得让人咂舌的“艺术品”。从外表看不到一颗螺丝钉,到产品整体的流畅线条、页面的简洁等等方面,都是其他品牌无法超越的。
苹果从来都是宁可牺牲功能也不能破坏产品的美感,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企业的产品都无法在艺术的角度上打动用户的原因。
试想一下,如果苹果公司少了对产品美的追求,苹果会变成怎样呢?
【二】
为什么教堂都那么美?
宗教擅长于结合美与真理,它们吸引最尖端的艺术家把他们的想法包装以精美的外表,让最好的建筑师设计最震撼最动人的教堂,以赋予它们的理念重量和永久。
如果去欧洲旅游,你会发现见到最多的建筑就是教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看到有一片房子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必定是教堂的尖顶。而其中越知名的教堂越是美得无与伦比。
例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等等,它们的建筑之美,气度之恢弘,身姿之伟岸无不让人惊讶和赞叹。
在中国,你会发现,许多人的婚纱照中都少不了教堂的身影。而这大都与信仰无关,只是因为教堂美得足以当海报背景。
你可以试想:如果少了教堂那震撼人心的美,宗教的传播效果又会是怎样?
【三】
美到底有什么用?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位华人在美国奋斗了很多年,经过艰苦的打拼,终于用自己的血汗钱买了一幢豪宅,可他没有时间打理,就雇了一名佣人,而他仍旧每天早出晚归拼命工作赚钱,佣人住在他的豪宅里,每天享受着美食,在花园里散步,在他的健身房里锻炼,在他的游泳池里游泳,他在拼命赚钱,佣人替他享受劳动成果。
正像故事中的那位华人一样,许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在人生的旅途上匆忙前行,而忽略了欣赏沿途的美景。等到某个时刻突然回首时,才发现,匆匆的人生竟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回忆的过程,只剩下奔波的疲惫。
作家蒋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匆匆走过,如果没有过程的话,生命最快就是从生到死就完了。
闲时,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何尝不是一种美妙生活呢?
对于生命,无论你我,都只拥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进程中,放慢自己的脚步,感受自然、感受世界、感受生命。欣赏人生旅途中的美景,让生命多一些惊喜,让生活多一些色彩。
可以试想,如果少了沿途的美景,这样的人生难道不觉得乏味吗?
【四】
审美能力差距有多大?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美。然而由于个体、历史、文化的原因,每一个人对美的理解又是不一样的。
每年的巴黎时装周、米兰时装周、伦敦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吸引了全球的时尚人士争相前往。从这里发出的信息是国际流行趋势的风向标,网络上每天发布的时尚穿搭,让我们目不暇接。
而在街头,我们却常常能发现一些人的穿着并不是很协调,甚至搭配得完全没有美感。他可能身上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却搭着一双廉价的夹脚拖鞋。此类的造型,美其名为混搭,但大部分人却穿得毫无美感。
在穿着打扮方面,审美能力的高低,难免影响形象,甚至影响了外人对本人的评价。假设一个穿着邋遢的人,你会认为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品味高的人吗?
那么,在建筑方面,审美能力的高低又带来什么样的差别呢?
方文山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这样说:
一个城市的建筑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质感。
在欧洲,他们整座村庄、整个城市都是一种统一的色调与建筑风格。他们在盖新的建筑时,会考虑到建筑物本身与周遭环境的配合。像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城市基本调性,就是红瓦、白墙,整齐的天际线,犹如童话世界一般。
在日本,日本人对美学设计是很讲究的,整个城市里的居民穿着打扮都有自己的风格。街道很干净,连一个排水沟的盖子都有城市的特有标志。整个街道的招牌、店面,都很素雅。
随着目前我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拆了盖、盖了拆的戏码,但我们的规划主要还是以建设、商业为目的,很少考虑到城市的建筑质感。很多人愿意花大笔的钱对私宅进行装潢,但却不会去在意城市整体景观的维护与协调。
方文山还指出:
美学的鉴赏是需要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的教育,向下扎根,慢慢培养。公民意识的形成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蕴酿,养成一整个民族的素质则更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城市建筑上的差距,实际上也反应了我们与欧洲、日本等地区在审美方面的差距。看着我们杂乱的街道、混乱的城市基调,不得不说,我们整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培养,任重而道远。
【五】
审美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美,是人类讨论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以及普通人都对美有着自己的理解,每种理解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是,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共性。
《教育大辞典》中这样解释审美:
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它既不是感性认识,也不是理性认识。它是人类(主体)对世界(客体)的一种特殊体验,是主体与客体的沟通,是一种有意识的一体化。
也就是说,审美能力不是生而具有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
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曾指出:
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
审美是一种需要不断培养和提升的能力,人的基础有强有弱,审美能力弱的人,面对美可能不仅毫无知觉,甚至认为那是丑的,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美,没有尽头。审美是持续一生、不断精进的修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不断培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当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强了,往往也会有自信,当遇上别人评点的时候,你能够明白哪些意见是到位的,而哪些是审美能力不足、并非中肯之语,对于这些,自然也就不需要在意,不会因这些评点而导致自己迷茫。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审美能力呢?
【六】
找到一个适当的距离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在家乡,每天看着一样的街景、听着一样的乡音,觉得它们真是单调无味。但是长大离家后回忆起来,却变成了最美的回忆。
每当夜幕降临时,仰望星空,总觉得月亮是那么美,那么的和谐。但假如你成功登月,看着月球表面的坑坑洼洼、满目疮痍,你还有那么多美好的遐想吗?
读陶渊明的诗“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从中感觉到了农人生活的悠闲,但真正的农民在烈日中耕作时,想必很难有那种闲适之感。
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所以才会有“距离产生美”的说法。
而这些都是为什么呢?
作家朱光潜如是说: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那么,要使实际人生和美产生一个适当的距离,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朱光潜这样说到:
在欣赏美和艺术时,我们要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例如:在鉴赏古董时,不拿盛酒盛菜的标准去估定古董瓷器的价值;不拿居住条件来欣赏评定古建筑;不把一条街当作去某地的指路标等。
在创作时,我们则应该把自己的情感客观化,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即使情感再深刻,经验再丰富,如果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终不能创造艺术。
理解了距离和美的关系后,把握适当的距离去欣赏美,想必审美能力也能获得提升。
【七】
如何欣赏当代艺术?
什么是当代艺术?你知道如何欣赏当代艺术吗?先来看一张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家——岳敏君的图。
你欣赏得来上面这张图吗?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
一谈到当代艺术,最多的情绪就是困惑和反感,也许还多少有一点恼恨。听到最多的评论是:看不懂。
为什么我们欣赏不来当代艺术呢?
普通大众对艺术品的认识,通常都止于绘画、工艺品,认为美的、技艺精湛的才是艺术。大众熟悉和习惯的是唯美、具象写实的艺术风格,追求的也是审“美”体验和视觉享受。而当代艺术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夸张的、抽象的、甚至是丑陋的。我们从中既看不到“美”,也看不到技术。这就导致了我们“看不懂”当代艺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欣赏当代艺术呢?
知名网络写手和菜头这样说道:
欣赏当代艺术,没有所谓“懂不懂”,而是去看这些作品能否触动你自己;你内心隐隐约约认定的世界的样子,是否突然在画家笔下得以清晰地呈现。
举个例子,你是否觉得前图里的那个男人笑得太夸张,让人觉得不明所以?来,我们把下面这张马云的照片和前图并列起来看一下:
和菜头指出:
下面这张图是马云在阿里上市后庆功宴上的表情,那种对成功的狂热渴望,以及成功之后的踌躇满志、满心狂喜,和岳敏君的那张作品相比呢?还有人觉得岳敏君的大笑男人很夸张吗?
实际上,这张图反应的是“时代的心声”。早在马云去美国敲钟之前多年,岳敏君就在创作这种大笑的男人。他在很早之前凭借艺术家的敏锐,已经发现在这个社会里潜藏的这种欲念。
其实我们在欣赏当代艺术品的时候,没多大必要去在意艺术家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只要我们能从中感受、从中思考,也许让我们想起一段往事、一次特别经历,亦是一种莫名的触动,这就足够了。
【八】
学点艺术,学习创作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上面的名句表达的都是亲自实践的重要性。对于美的鉴赏方面,也是相同的,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多看、多想、多实践才能逐渐对一般的艺术规律有一些基本认识。有了这些认识,才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美术鉴赏中,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
当我们想要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画画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画画,是在用双手重塑我们眼前所见的过程,我们不再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观察美,而是去深刻感悟所见的每个部分。
如果我们学会了自己动手画,那么,在欣赏艺术画时,我们的鉴赏能力想必也能更上一层楼。
【九】
美丽的秘密
为什么当我们充满感激时,便能在身边发现更多美?
有多少设计师或建筑师是为了美而去创造的呢?
为什么当你快乐时,你能创造更多美?
请看TED视频:美丽的秘密(16分3秒)
【十】
关联阅读
画者的眼睛习惯于捕捉美丽,深入到每一个细微的可爱之处。他抬起头,看那像雨丝一样被细分的阳光是怎样从头顶闪着微光的树叶间洒下来,让空气都充满了翡翠般的绿光。
画画并不难,普通人只要愿意花一点时间,也可以学会画画。怎样学习画画呢?关注精读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ingdu999),回复“画画”,取阅微课程《想做个让人感到暖暖的人吗?画几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