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看,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对资产负债表的修正,过于资产庞大、负债过高的不良因素进行效率调整,与此过程,带来了资产价格的急剧暴跌,楼市、汇市、股市都会暴跌,资产价格泡沫蒸发,目的是调整过剩的供给与无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也导致了货币的缩水现象,毕竟原来价值100元的资产暴跌后现在只能换回来几十元的货币,所以一定程度上消灭了超发的货币,虽然这个说法并不是很科学,但是表象上如此。
从经济周期: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来看,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危机的发生阶段为衰退阶段。而衰退前期发生前往往伴随的不是种种迹象的预警危机发生的前兆,而是投资过热、银行存贷款利率升高的节奏。而投资在这种节奏中乐此不疲。单纯来讲面对投资过热是因为萧条、复苏阶段的低贷款利率所致。也就是说在衰退阶段到来前,其实银行为了降低投资过热所带来的风险已经在开始“动刀”提高年化利率为经济降温。但是,风险仍旧会存在,银行通过高利率也只能是吞噬一部分社会资金,并不能维持吸收。
金融危机,没有消灭货币,也无法消灭货币,因为货币已经进入资产之中,所以每次金融危机都会消灭资产,导致资产的大幅缩水,也是间接的减少货币。但是,每次金融危机的时候,都是货币紧缩的情况,也会降低货币的超发速度。从总体上讲,金融危机是会对超发的货币予以消化的,但消化的过程也是极其痛苦,代价极其惨重的。特别是企业和居民,会在买单过程中遭受极大的利益损失。不让风险爆发,才是维护企业和居民利益最有效的办法。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