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份巨长的大规划纲要终于出台了。
就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来的这几天,再一次掀起了城市之间的“战争”,其中最受关注的,要数第一梯队的龙头之争:
今天,我们就从各方面分析一下,深圳跟广州,到底谁才能坐稳粤港澳大湾区的头把交椅。
1:规划定位
首先,我们从根源入手,看一下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分别给深圳和广州的定位是什么:
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乍一看,广深似乎不相伯仲,但实际上,广州部分涵盖1个国际中心、1个枢纽和2个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国际大都市”。
而深圳仅有1个国家中心和1个国家特区,城市定位“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国际大都市与国际化城市,在国际上均有共识:
前者,是城市国际化的中级阶段,而后者则是城市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那么这个定位代表着什么呢?
整体上讲,这个定位折射的是各城市之间的暗斗,呈露于纸面上的定位也是角力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定位决定了未来广州跟深圳两市之间的发展速度和力度。
很明显,政策方面在向广州倾斜,未来分配的资源,相信也会优先考虑广州。
这一局,广州胜。
2:综合经济实力
首先是GDP。
从今年的GDP情况来看,深圳的GDP一骑绝尘,把香港和广州都甩在脑后。而且广深两者的GDP差距不小:广州比深圳整整少了1300亿元。在GDP方面,深圳还是有一定优势。
当然,光看GDP还不够,我们来看一下GDP的增幅。
从增速情况看,2015年之前,广州跟深圳的GDP增长速度不相上下,但是自2016年开始,深圳开始发力,增速明显提高,并在GDP上实现反超。
在2017年时,广深之间的GDP差距仅987亿元,到了今年已经增至1300亿元,两者的距离正在逐步拉大。如果广州的GDP增速不提高,未来与深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彻底失去GDP优势。
看完GDP,我们再看一下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与城市本未来发展关联性更大,它是城市发展和规划的经济基础,通过财政收入,我们可以看下两个城市谁更有本钱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深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经达到了4283亿元,而广州仍然停留在1632亿元。
一方面,深圳是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拥有更多的财政留成。
此外,广州是省会,财政收入一部分上交给中央、一部分下拨给省内其它城市。
因此,论有钱程度,无论是GDP或是地方财政收入,深圳的钱包都比广州厚。
这一局,深圳胜。
3:产业
说完金融,我们再来说说产业。
产业我们分两个方面来讨论,一个是产业结构,一个是科创水平。
先看看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上看,深圳和广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第一产业占比较低。其中广州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等)占比约为 70.9%,比例高于深圳。
当然,除了看产业结构,城市的科创水平同样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情况之下,广深两个城市的科创水平,更决定了未来城市的站位。
以上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发明专利授权量。
从发明专利授权量来看,北京占有绝对优势,而深圳紧随其后,并且深圳的增长速度在逐年加快,到2017年时,深圳与北京的距离已经明显缩小。
除了看发明专利授权量,我们还要看另外一个数据:R&D经费。
R&D经费指的是研发投入经费,而通过对比各个城市的研发投入经费情况,也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创新水平。
论研发经费的总量,北上深高居第一梯队,而广州的研发经费投入,甚至比不上一些二线城市。
这一局,广州惨败。
4:人口及落户政策
人,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一座城市的人口基础及人口吸引力,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与决定作用,而人口带来的红利,也会增强城市竞争力。
根据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广州常住人口达到1490.44万人,户籍人口达到927万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为1.6:1,人口增长率为15.3%。
而深圳官方给出的最新数据只到2017年,截至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1252万人,户籍人口434.72万人,常驻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为2.9:1,人口增长率17.9%。
从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深圳的人口增长率略高于广州,这意味着,选择深圳的人要略多于选择广州的人。
加上对比深圳与广州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我们发现,深圳有更多的机遇吸引外地务工人员,愿意在深圳生活和工作,即使没有深圳户口。
此外,还有一组有意思的数据:深圳小学在校人数近年来呈现飞涨趋势。
这意味着,深圳的人口结构年轻化特征更加明显,城市更有活力,未来潜力也更大。
虽然在目前,深圳的人口吸引力已经大于广州了,但更残酷的现实还在后头:
深圳仍在用尽全力地吸引人口。
目前,深圳的落户门槛是一线城市之中最低的,不仅条件宽松,而且还有落户补贴。
根据深圳落户的最新政策:
2017 年起 35 岁以下的全日制大专人员、45 岁以下的全日制本科人员可直接作为人才引进,落户门槛继续降低。同时,深圳市对于新引进人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本科生为 15000 元/人,硕士生为 25000 元/人,博士生为 30000元/人。各区也对新落户人才给予一定补贴。
而广州的落户政策相对深圳,则稍显严格。不过,自2018年开始,广州也在逐步放宽入户政策,吸引人才落户。
所以,在人口吸引力这一局,还是深圳取得压倒性胜利。
5:交通
交通的重要性相信不必我再多说。作为一线城市,广州跟深圳的交通运输水平已经十分能打。今天我们就来抠一下细节,从数据里面看看谁更胜一筹。
首先是地铁里程数。
从每万人建成地铁里程数来看,深圳、广州在全国重点城市中处较高水平。而无论从已建成或在建情况来看,广州的地铁线路密度都要比深圳高。
目前,广州地铁的建成总里程和在建总里程数仅次于北京,而深圳在地铁轨道交通方面,还得再加把劲。
看完了地铁,我们再看看其他交通方面。
从定位上说,广州是华南地区物流中心、交通中心,深圳是航运中心,那么,谁的运输能力更胜一筹呢?
来人,上数据!
广州无论在货运量、客运量、货运周转量上,都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直接甩了深圳一个量级。
接着,我们再对比一下广深两大机场的吞吐量。
在客运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上,广深差距不大。
看完了陆、空,最后看看海。
港口吞吐量上,广州是深圳的2.5倍;不过港口集装箱上,深圳比一直比广州多,但两者差距拉得不大。
在交通方面,广州扳回一局,无愧于华南地区物流、交通中心的地位。
6:教育与医疗
一直以来,教育和医疗都是深圳心口的一块疤。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年轻城市,深圳文化底蕴不足。
根据 2017 年《中国百强中学》名单,广州拥有三所中国百强中学,数量上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而深圳仅有一所入围。
而在高等教育方面,广东省内的四所“211”工程大学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均在广州市,而深圳市并无“211”工程大学。
深圳医疗方面也存在短板,医疗规模和水平在一线城市之中显得有些拿不出手。
据知名第三方医院评价机构艾力彼发布的《2017 届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排行榜》,全国百强医院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一线城市;深圳仅一家上榜。
不过,目前已有北大深圳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入驻,相信未来深圳的医疗资源短板料将逐步改善。
这一局,广州胜。
7:结论
分析了这么多,其实广州和深圳作为大湾区的两个重要城市,各有长处。
广州在定位、交通运输、教育医疗方面等基础建设方面强于深圳,深圳则在经济实力、人口吸引力、创新能力上优于广州,大家各有所长,平分秋色。
但是,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和地区,金融、科创能力,才是评判一座城市的关键因素,加上人口红利的天平也在向深圳倾斜,所以综合来看,深圳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要大于广州。
湾区第一梯队PK最后的赢家,还是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