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视点 ▼
2014年,浙江省开始酝酿培育特色小镇,成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先声”。随着“浙江经验”被各地学习和推广,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多方布局百家争鸣的格局显现,并得到了政策扶持与金融助力。
但是,特色小镇建设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引导和规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战略规划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全国31个省市特色小镇总规划建设数量已远超过三部委规划。随着实践的深入,我国特色小镇将迈入高附加值发展之路。
1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通常,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健全、城市管理人性和相关政策合理完善,将助推特色小镇的发展。
特色小镇按照地域文化、区位优势、自然风貌等因素可以分成历史文化型、城郊休闲型、新兴产业型、特色产业型、交通区位型、资源禀赋型、生态旅游型、高端制造型、金融创新型和时尚创意型八大类。
如历时文化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小镇历史脉络清晰可循;二是小镇文化内涵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三是要小镇的规划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历史与传统。
2014年,浙江省开始酝酿培育特色小镇,并将其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成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先声”。
随着“浙江经验”被各地学习和推广,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综合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发展情况来看,小镇建设将会助推旅游、商贸物流、科技、健康、双创、农业、教育、制造八大产业的发展。
从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快来看,经历了探索阶段、成型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三个时期。
第二阶段为成型阶段,政府在《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
第三阶段为全面推广阶段,这个阶段特点为国家发布引导政策,随后地方政策密集出台,全国各地特色小镇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2
随着"特色小镇"的提出并成功运行后,全国掀起了一股特色小镇建设热潮。国家及各省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特色小镇的创建与发展,但是在快速推进过程中,各地对特色小镇认识并不统一,使得特色小镇建设出现了较多问题。
为规范特色小镇创建,助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规范和引导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
2018年9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18〕1041号)》。《规划》中指出以引导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严格遵循发展规律、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为底线,以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典型引路机制、服务支撑机制为重点,加快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释放城乡融合发展和内需增长新空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制定相关规划,指引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作为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浙江、北京、上海、贵州、福建、陕西、广东、天津、重庆、甘肃、江苏、四川等地已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特色小镇的建设。
当然,地方政府除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外,还提供了包括奖金奖励、财政补助、基金支持、税务优惠等金融支持。
另外,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外,金融机构也助力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综合各大银行的政策,可以分成重点支持项目和优先支持项目两大类。
其中,重点支持的项目总体上包括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而各大银行对优先支持的特色小镇项目有所侧重。
贫困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可以优先申请农发行的资金支持,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可以申请国开行和建设银行的信贷政策,对纳入全国小城镇建设项目储备库的优先推荐项目可以优先申请国开行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3
目前,国家住建部公布的第一、二批特色小镇共403个,其中第一批127个,第二批276个。从人口规模来看,人口数量超100万的特色小镇有32个,人口数量超20万的特色小镇有6个。
从各区域的特色小镇数量来看,华东地区的数量是最多的,有117个,其中浙江省数量最多,为23个。浙江省从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其次为中南地区,共88个。
从第一、二批特色城市的类型来看,生态旅游型的小镇数量最多。经过整理分析,生态旅游型的特色小镇数量为155个,占总数的38.5%;其次为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数量为97个,占比为24.1%。
4
多方布局 百家争鸣格局初显
自国家提出发展特色小镇以来,各种主题的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落地,其中不乏有碧桂园、恒大、华夏幸福、华侨城、绿城等地产巨头的布局。据克而瑞统计,截至2018年7月,TOP100房企中有71家涉足或参与特色小镇项目。
近几年,万科打造了华大生命健康小镇、军庄镇农业小镇、正定特色文化小镇等;华夏幸福打造了长沙雨花区航天产业小镇、健康产业小镇、杭州萧山智造产业小镇、南京汤山温泉小镇、合肥机器人小镇等;碧桂园建立了惠州潼湖创新小镇,并且计划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投资1000亿打造数个科技小镇。
另外,除了房地产公司打造特色小镇外,部分上市公司也加入布局特色小镇。
2017年打造了棕榈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项目通过“城镇化、乡村型、旅游核”的组织形式,以“生态、文化、教育、旅游、宜居”为纽带,形成了以“景观农业+旅游产业+生态居住”为产业核心,“颐养产业、第二居所、亲子产业、文创产业、农业产业”为辐射产业的整体布局规划;在保存乡村风貌的同时融入前沿生态规划理念,强调高档次和多层次的度假休闲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并以生态环境本底为依据,在建筑中融入环保、低碳的理念,塑造“回归自然”的高端生活模式,营造乐农、慢游、宜居的生活之境。
奥园集团将打造奥园(英德)心花小镇,主要以“红茶产业+文旅”为核心,计划投资150亿元,一期项目占地2000亩,深挖当地英红茶文化,将红茶文化和产业链融入文旅项目,将美食工坊、温泉度假、动漫娱乐、田园牧场、科普教育、生态人居等产业进行创新整合,形成完整“美食工厂+文旅体验”小镇模式,形成产业互补发展。奥园文旅集团在广东、浙江、江苏、云南、四川、安徽、海南等地紧锣密鼓地推进“产业链+文旅”项目。
5
随着政策落地,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如火如荼的建设。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特色小镇产业规划的汇总分析,到2020年特色小镇总规划建设2468个,远远超过三部委规划的1000个。
虽然,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已处于全面推广阶段,但很多方面还有待引导和规范。
升级转变:迈入高附加值发展之路。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地方产业的升级转变,一些发达地区的产业特色小镇,已经踏入高附加值产业特色小镇的门栏,在全国乃至国外市场上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建立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小镇具有先天优势。
生态特色小镇通过优越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发展高附加值旅游产业。农业特色小镇通过发展休闲农业,特色农庄,高附加值农产品,实现农业升级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随着发展条件的成熟,未来各领域的特色小镇逐渐会走上高附加值发展之路。
经济发动机:特色小镇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特色小镇集聚生产要素,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以核心产业为主导,一条龙式发展上下游产业链,辐射带动配套产业链,从而综合发展了小镇的各行各业,实现了可持续化发展。从经济上来看,特色小镇是一项新的改革举措,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未来几年将会越来越明显。
万物互联:继续推陈出新,推动产业变革。特色小镇是新型的时代变革产物,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操作等元素,推动了产业的变革。
以物流特色小镇为例,过去,传统物流产业集聚区,只是单一化的物流园,粗放式发展物流产业,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效益底下,物流特色小镇出现后,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大大的提高物流效率,实现智慧化物流,引发了上下游供应链共同变革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小镇内各方面的发展。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