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哪有绝对的公平?得利者获益的原因你根本想不到!

既得利益者的问题,是我一直以来想要讨论的,但是一直感觉我想要阐明的论点总是少了这么一点力量。直到最近读了一本书,success and luck。虽然我认为作者的最终目的其实完全是为了其政治目的:美国经济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的改革。他认为,“成功人士”,或者说经济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富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时代和国家社会给他们创造的环境,因此他们应当主动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由于以上分析,成功人士不愿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国家在对应的政策上就应当创造一个可以让这些受益者更多回报社会的机制,也就是让富人在消费中承担更多的税务义务。对于作者的政治理想我不予置评,但是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给了一个串起我所有论点的思路。

1.没有绝对的公平,得利者获益的原因绝不仅仅是自身的努力

最开始考虑既得利益者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我自己的经历,是我作为既得利益者看到了我轻易得到的资源对于其他人来说是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得到。在这件事情上,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公平性的问题:有限的资源究竟怎样分配才能是公平的,而公平的分配又是否能使资源的使用收益得到最大化。

很明显,这二者之间往往是矛盾的,并且最终的结果一定会是为了资源利用的收益最大化而牺牲掉公平性,而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得益者。继而,基于这一原则必将呈现马太效应:既得利益者更有可能继续获益。如何?是不是和success and luck一书中幸运的累加观点及其相似?但是如果承认了这条基础原则,那么与幸运的叠加不同的,获益的累加必然损失了其他人收获的资源和潜在获益。那么其实其他人(不成功人士)并不是比成功人士不幸运,而是既得利益的成功人士损害了他们获益的可能性。因此,我认为既得利益者首先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得到的资源的的确确潜在地伤害了其他人地利益,即便不是自己有意为之。

但是同时,我并不认为基于这一认知就理所应当地认为既得利益者应当致力于追求公平性而放弃获益之上的累加资源。原因很简单,世界和社会的发展必定要遵循其自然规律,不论是说适者生存还是说熵最大化,就整体而言,追求资源利用收益的最大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求。如果为了照顾社会的公平性(绝对的公平能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而伤害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那就是得不偿失了,而这当然也不是我想要追求的结果。

2. 既得利益者同理心的缺失

令人唏嘘的是,我发现极大部分的既得利益者并不愿意承认公平性的问题,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占用了更多的资源,或者就是认为自己占有更多的资源是理所应当的。或者,这种行为可以简单地用“自私”来形容,但我不认为事实如此,因为他们大部分人在通常情况下依旧能够对明显的弱势群体(比如非洲贫困人口,农村重症患者,等等)表现同情,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做慈善的意愿。只不过,当矛盾点触及到他们利益的边缘时,他们才显示出莫名的漠视甚至自我合理化的敌视。因此我以为,相较于“自私”,缺乏同理心也许是更加贴切地表述。

他们没有与这些潜在被剥夺资源者共情的意愿,拒绝从他们的视角思考问题,并且一再强调自己既得利益的正当性。我认为,这恰恰是既得利益者内心的弱点,恰恰反映了他们非常清醒的知道自己占有了不公平分配的过多的资源。一个更加悲伤的现实是,也许由于资源越发的紧缺,成为得益者的过程越发艰难,现在的人越来越缺失同理心:无论如何也要捍卫手中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一点利益,却努力无视其他人已经经历的或者正在经历的更加艰辛的过程。

于是,相对应的,同理心的缺失导致了目前社会上既得利益者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相比较于贡献出手头富余资源来“回报社会”,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源“被”缺失的群体,现代社会的既得利益者越来越倾向于继续利用手中集中的资源来攫取更大的利益。我想,积极来看,这样的变化其实说明了现代社会中“国家”这个机器的运作更加成熟,大部分人已经充分相信国家机器会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的负面后果的机制。但是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也确确实实的证明了社会责任感的逐步丧失。

非常巧合的是,success and luck一书中也得到了类似的观点:成功的人越来越不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就仿佛在解一道复杂却有着确定答案的数学问题,虽然是从不同的预设条件和因果关系出发,最终却能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归纳总结到同样的结论。

3. 既得利益者内心的恐惧

至此,我想简单讨论一个很微妙的社会群体:新中产阶级。单独将这个社会群体剥离出来地原因是,在目前中国的社会里,这些人大概是最典型的缺失社会责任感的既得利益群体了。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近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的发展出了一个所谓“中产阶级”的群体,之所以说是“所谓的”,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经济包括经济结构相对还在快速发展,所以中产阶级并不是一个稳定的阶层,已经迈入这个阶级的人很有可能在一次小小的行业进化中被打出去,而低于这一标准的人群也有可能因为某个行业的迅速发展和自己的勤劳勇敢快速的挤进来,比如说最近被讨论的热火朝天的话题:白领在逐渐被蓝领赶超。

由于这一系列的不确定性,这些新中产阶级的内心是焦虑而彷徨的,他们对失去未来得益甚至既得利益的可能性充满了恐惧,因此他们紧紧地攥着手头的获益并且急切的希望马太效应可以在自己的身上不断的印证:他们大概是世界上最期待见到马太效应的人群了。这种严重的焦虑导致他们拒绝交流,尤其是与圈子外的人交流,特别是与自己定义的鄙视链下游的人交流。他们迫不及待的要筑起一堵坚固的城墙,希望可以将极速追来的人挡在墙外。

但是作为既得利益者,此时就会陷入一个可笑而矛盾的循环中去。由于他们将自己过去的进步完全归结于自身的努力,于是习惯性的认为自己沿着一贯以来的路径继续下去就一定会积累更多的利益。慢慢地,在长期缺乏与其他阶层的交流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在自己画出来的一个圈里无限循环。而且在看到自己的原地踏步之后,他们的选择会是更加谨慎的攥紧手中的既得利益,并更加小心翼翼的等待着在自己的呵护下,这点利益可以开出花来。

(以下总结可以归类为鸡汤)

事实上,我是坚信大部分的既得利益者的内心对于这些现实是有些觉察的,也许只是对于失去得利的恐惧大过了内心的觉悟,或者对于所要承担的责任的模糊感知导致了缺乏实际的应对。其实,我是并没有立场来阐释解决方案的,仅仅是希望所有的既得利益者至少切实地意识到并愿意承认,自己的获益仰仗他人,而自己也有责任成为别人乃至整个社会获益的助力。

作者:RJ

个人微信公众号:逻辑漏洞,特别喜欢有很强的逻辑,可以用来分析问题的人。然而很多时候仔细想想,基于思维层级,再强的逻辑也有很大的漏洞……说白了,就是思想随笔……

【本文为作者投稿,MBA智库(微信ID:Mbalib)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申请授权,谢谢合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得利者  得利者词条  获益  获益词条  想不到  想不到词条  公平  公平词条  根本  根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