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尔·赫拉利:人工智能会让很多人“下岗”,唯一解药是终身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过人类,人类会面临更多的失业。人工智能革命会彻底改变经济,尤其是就业市场。
比如在无人驾驶领域,5到10年前,机器比人开车开得好听起来还像科幻小说。但今天大部分行业的专家都认为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也许在未来10年、20年、30年,计算机和无人驾驶会取代上千万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和卡车司机,让这些人失业。
现在有数百万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卡车司机,他们共享着至少一部分的交通系统所有权。但在三四十年后,所有这些巨大的经济、政治权利可能就都集中到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手中了,他们拥有操控整个系统的算法。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金融领域。
要做出明智高效的金融决策,速度和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非常重要。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速度要比任何人都快得多,也高效得多。
相比人类,人工智能处理金融决策时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没有情感和身体。
人类在做价值数千万美元、人民币、欧元的金融交易时经常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因为他们累了,精力不集中,因某事生气,或者情绪低落。但人工智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它们没有身体,所以永远不会饿、疲惫、生气或者情绪低落。因为它们没有思维和情感,所以只会根据看到的数据做出决策,而不是根据瞬时的情绪。
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很可能越来越多的金融决策会由人工智能而非人类来做,而金融市场的竞争也由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算法之间的竞争。
点击购买《对话最强大脑:精英眼中的未来世界》
事实上,随着这个过程的加速,我们在有生之年也许会看到金融市场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景象。事情发生得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人类有可能再也无法理解金融市场。即使在今天,公平地说,全球有70多亿人,其中也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50年以后,也许没有人能够理解金融体系,只有人工智能才有能力快速处理这么多的数据,理解我们的金融世界。
这些过程的最终结果会是,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新的阶级兴起——无用阶级,就如同19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新阶级——城市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而20世纪的大部分经济政治史,都围绕着这个新工人阶级的恐惧、希望和问题。
所以在21世纪,人工智能革命将创造一个新的大规模阶级——无用阶级,这个阶级的人不仅仅是失业,而是无法就业,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也没有政治权力。也许21世纪最大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之一将是数亿无用的人该怎么办。这种无用当然不是从父母、朋友、孩子的角度来看,而是在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是无用的。
但是,不要感到绝望,新的就业机会很可能会出现,只是人们必须具备非常高的技能才能胜任。而这些新技能,只有通过学习来获得。
在历史上,生命常常被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在第一部分,你不断地学习。你获取知识、技能,甚至是人格、身份。然后在第二部分,你主要运用你的知识、技能和人格在就业市场上工作。但这种模式已经跟不上变革的步伐了。
如果你想跟上潮流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获得新的技能,甚至是获取一个全新的身份或人格。这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最难的,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难,因为就我们的心理和情感限制来说,改变对人们来说常常难以接受,让人压力倍增。长时间的改变也会造就长时间的压力。
当你15岁、20岁的时候,你的整个生活就是改变,你不断学习,不断改造自己。但当你40岁、50岁的时候,你就不再喜欢这些改变,更不希望每10年就有一次这样的改变。
人类能够适应现在的新形势,每10年重新学习知识改造自己吗?或许即便没有什么新工作,我们也难以应对持续不断地改造自己以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吧。
这不是我们可以推迟到20年、30年之后再去面对的问题,不像是说我们能自我安慰:人工智能革命要2040年或者2050年才会到来,我们等到那个时候再担心吧。
我们必须马上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在2017年的校园里教小学生什么内容、教大学生什么内容,都会影响到他们能否在2040年拥有一份工作、拥有必要的技能。
如果等到2040年,那就太晚了。到那个时候,学校里教的内容只关乎2040年之后的未来,与2040年将毫无关系。
与尤瓦尔·赫拉利不同,凯文·凯利在“我们是否应该害怕人工智能”这个问题上是个乐观派。
虽然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先进,但人工智能消灭人类这种情况不仅短期内不会发生,未来也不会发生。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智能,而是有数百种智能和数百种思维方式,比如,演绎法、逻辑、智商、情商等。所有这些不同的智能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人类的智能。而人工智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很多不同类型的“狭窄思维”。当然,尽管是“狭窄思维”,人工智能却可以在某些单一领域超越人类大脑。比如,计算能力是人类不擅长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可以在这方面超越人类,但这也只是在某一个方面而已。
实际上,1997年,由IBM公司开发的超级计算机“深蓝”就曾打败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卡斯帕罗夫失败后意识到,如果他可以获得跟计算机一样的存储体,他就有可能会赢。所以,他发起了新的象棋比赛,参赛者可以和人工智能合作,也可以和人工智能比赛,这种新式象棋比赛被称为自由象棋比赛。现在世界上最强的象棋高手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一群人与人工智能合作的综合体。所以,人类智商加上人工智能远远强于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所做的事情就是用“系统性思维”解决一些人类做不好的事情,因为人类并不擅长系统性思考。人工智能可以变成一种特别擅长推理和论证的思维系统,用上千个步骤去证明一个数学定理,这是人类思维难以做到的,但人工智能可以做到。这种智能只是在模仿人类,而不是异类智能。
可以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的神话,一个极端是这个智能给我们带来超级富足,另一个极端是这个智能让我们成为超级奴隶,但这两个极端都太具有文学色彩。
正如其他所有的科技,人工智能本身也在发展中,25年后我们回头再看今天对它的理解,我们会说:那时候的人工智能都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你们甚至都还没有真正的互联网,25年后的互联网才能叫互联网呢。
回到2016年的我们,还处在最初的起步阶段,所有一切才刚刚开始。互联网的伟大创新才刚刚开始,科技和人类的美好未来也刚刚开始。
米歇尔·沃克:人工智能是实体经济的“灰犀牛”
在过去的几年间,人工智能取得了很大进步。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机器会取代很多人的工作,就像工业革命夺走工匠们的工作一样。我认为很多正在接受教育的人,会眼睁睁看着他们的工作被机器夺走。但人工智能也为一些职业创造了新的机会,但这些职业都需要提前对人进行训练。尽管人工智能也会为人们创造新的工作,但人们对生活的改变依旧怀有抵触心理,所以增加人们的安全感,保证社会稳定,十分重要。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经过训练以后,人们就能更得心应手地使用并监控人工智能的工作。
那些技能水平更高的人,常常工作很长时间。在中国和美国有些人一周工作60~80小时,他们鲜有时间陪伴家人。人工智能或许能帮助他们减少工作时间。
同时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有人认为政府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也有人认为不应当都交给政府,我认为两者应当结合起来。在美国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更为多样化,但过多的争论也可能让我们错过解决问题的时机,无法为继续前行创造条件。
扫描二维码购买
本文摘自《对话最强大脑》,作者李大巍与未来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关于人工智能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本文为出版社投稿,MBA智库(ID:Mbalib)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找原作者申请授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