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9日,纽约交易所里哀嚎和咒骂声不断。两个月前刚创出历史新高的道琼斯指数,大幅低开后稍作反抗,便扭头向下坠入深渊。交易员们一边对着电话向客户大喊道“不要怕,这只是技术性调整” ,一边在恐慌中卖出股票。最终,道琼斯大跌22.6%,创出史上单日最大跌幅记录。
这次暴跌导致股市行情转为低迷,大批公司股价卧地不起,然而,每次暴跌都会成为一些人的地狱,和另一些人的天堂。
这次也不例外,“87股灾”为一场精彩的资本大戏奠定了基础,参与者分成两方,一方是以骆驼香烟和奥利奥饼干闻名的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RJR Nabisco),代表人物是约翰逊;另一方是前来敲门的野蛮人:私募基金KKR,代表人物是克拉维斯。
1988年,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的CEO约翰逊正面临着职业生涯的绝境:一方面,股东对于低迷的股价非常不满(股灾期间从65美元跌到40美元左右);另一方面,公司新产品Premier香烟被评价为“Tastes like shit. Smells like fart. (口感如吃屎,气味像嗅屁)”。
约翰逊非常清楚,新品失败的消息一旦被董事会得知,自己位置就会保不住,因此必须策划点儿什么事情,才能转移董事会注意力。
他琢磨的事情,就是利用公司被低估的股价,进行管理层收购(MBO)。作为CEO,约翰逊非常清楚公司当前股价被严重低估。因此,在原本汇报新品进展的董事会议上,约翰逊提出了令董事会吃惊的管理层收购方案,并期望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完成。
代表股东利益的公司董事会,很快也给了他一个“惊喜”:将收购消息泄露出去,吸引华尔街鲨鱼们前来竞价,让这次原本是低调的交易,迅速变成一场惊天的世纪大收购。
在这场收购中,KKR因采用了高额的垃圾债券,正面硬怼管理层,而被竞争对手称为“门口的野蛮人”。这个形象经典的称呼,成为了日后记录这次收购的书籍、电影的名称,也成为了2015~1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关键词。
作为“资本游戏”的第二篇,本期要解读的金融电影正是1993年上映的《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次收购,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解析:
1. 野蛮人:KKR的封王之路
2. 逆袭者:老二的权力游戏
3. 弹药库:垃圾债券炼金术
4. 大决战:史上最贵并购战
以下进入正文部分。
1. 野蛮人:KKR的封王之路
20世纪初,在宾夕法尼亚一家煤矿里挖煤的雷蒙德·克拉维斯已经小有积蓄,将部分资金投资股市。时值牛市,尝到甜头的他不断加码,结果人算不如天算,1929年9月,美国经济大萧条,股市一口气跌了90%。一路“浮赢加仓”的雷蒙德最终一波输光,只能靠东借西贷来维持生活。
十几年间,雷蒙德从煤矿工干到石油工程师,终于用实业勤劳工作的钱,填平了金融投机的坑。随后,他开始跨界为高盛银行等华尔街公司预测石油储量,这份工作为他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和财富,也让他领悟到,金融行业赚钱与否,取决于在业务链所处的位置,而毫无疑问,股民是最底层的。
这些领悟、人脉和财富,全部倾注给在了儿子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身上,为儿子日后成为华尔街巨人奠定了基础。
亨利·克拉维斯依靠父亲的人脉,在本科暑假时就经常去华尔街实习。因此在他大学毕业时,年轻的克拉维斯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金融工作经验。随后他在表哥罗伯茨(George R. Roberts)的邀请下,来到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工作,并在这里遇到了他的事业导师科尔伯格(Jerome Kohlberg)。
年轻时的克拉维斯(右)和罗伯茨(左),1960s
而当时的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三个人会随后一起创业,并成为华尔街当之无愧的杠杆收购之王。
在贝尔斯登工作期间,科尔伯格搞起了一些副业,为那些年迈的家族公司创始人,提供可以避税套现但同时管理公司的途径。而考虑到当时政策规定,对整体出售资产可以免缴资本收益税、利息费用税前抵扣等因素,杠杆收购(LBO)成为了最佳选择。
1965年,克拉维斯拉了一帮投资者成立了壳公司,然后用银行贷款从72岁的斯特恩家族手中买下了一家生产金属牙齿护理的公司,并给予了斯特恩家族一定的股权和实际管理权。随后通过收购上下游公司的业务整合,公司经营状况大为改善,再次出售时,股权价值提升了7倍多。
随后,科尔伯格和克拉维斯又操刀了五六笔业务,收益有高有低,但积累了不少经验和财富。越做越顺的科尔伯格向公司提出成立一个三人独立业务小组,但被无情拒绝。三人一怒之下一同离职,募集了40万美元后,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
新公司以三人各自名字首字母组合而成,Kohlberg Kravis Roberts,简称KKR,1976年正式开张。
尽管KKR是杠杆收购的先行者,但公司名气不大,甚至一度被人误认为是家熟食店。每当快坚持不下去时,他们就会想起离职前被老板嘲讽:“从这里出去单干的人没有成功的”,便有了奋斗的动力。幸运的是,在1980年,公司一口气完成了6单生意,陆续有媒体开始报道,也渐渐有了市场口碑。
经过几年的实操,KKR形成了稳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层谈判达成一致(整体收购,但予以管理层股权和管理激励)、设计方案完成资金筹措(考虑利率、周期及股本金比例等因素)、收购股份完成私有化、改善短期经营效率(缩减成本、拆分业务等方式,力图增加三五年的现金流和利润)、出售股份(被并购或重新上市)。
1980年代的克拉维斯和罗伯茨
模式一旦固定,剩余就是不断的复制黏贴。而更大的并购规模意味着更多收入,于是,KKR开始将并购对象转向大型公司。1984年,KKR业务额达到了10亿美元,而最大并购金额也达到了4400万美元。更为可观的是,KKR主导的项目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年化62.7%。
而这一年,克拉维斯已经赚了近2亿美元。成为富豪后,他觉得原配太拜金,于是选择离婚,随后迎娶了高自己一头的美女服装设计师Carolyne Roehm。克拉维斯将人间繁华和旋转木马一并献给了自己的娇妻,《绅士季刊》将二人的婚礼列为“1980年以来的20场世纪婚姻”,与戴安娜和查尔斯王子的婚礼相提并论。
克拉维斯和妻子Carolyne Roehm,1987年
克拉维斯高调的炫富,很快为公司吸引来了一大批竞争对手。美林证券在1985年迅速组建了一个4亿美元的基金,1年后又投入了15亿美元。1987年,摩根士丹利投入了17亿美元资金。雷曼兄弟也筹集了12亿美元。大玩家的介入,迫使KKR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悠然自得的同管理层和董事谈判,轻松获得有利的价格。
整个杠杆收购行业处于蓬勃快速的阶段,从1982年到1988年,整体交易金额从110亿美元上涨到了1819亿美元,可谓家家有酒喝,人人有肉吃。
为了快速甩开对手,KKR放弃了科尔伯格制定的低调友善的经营策略,转向高调激进之风。而这也导致曾因脑部肿瘤住院离开公司两年的科尔伯格非常不适应,最终选择了离开。
1987年,完全掌控公司的克拉维斯宣布,在1990年之前进行的交易一律免除管理费用。这个大招一把募集了56亿美元资金,管理规模上将追随者远远甩在了后面,更是被《财富》杂志惊叹,可以买下500强中10家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公司。这种气势,令华尔街叹服,也夯实了KKR杠杆收购一哥的地位。
“野蛮人收购战”中的另一位主角,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其实早在1986年就被克拉维斯盯上了,但克拉维斯发出的收购邀请被CEO约翰逊不置可否地含糊过去。因此,当KKR得知约翰逊准备用75美金一股的价格来做MBO时,立马炸锅了,原因有两点:
一是约翰逊剽窃了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的建议,却把KKR完全抛开;二是在约翰逊眼里,75美金一股的价格太便宜了,简直是在抢钱。
怒火中烧的克拉维斯马上宣布:对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势在必得,要捍卫KKR的荣誉。这场世纪收购战,还没开打,就已经充满了华尔街特有的火药味了。
2. 逆袭者:老二的权力游戏
如果约翰逊生在中国,那一定会被人说是祖坟冒青烟的那种:出生于中下层阶级的他,40岁之前都默默无闻,随后却步步高升,成为了美国最大的食品烟草公司的总裁,并亲自主导了一场世纪大收购。
约翰逊出生于萧条的1931年,父亲是名五金销售员,母亲是个簿记员。正所谓穷人孩子早当家,约翰逊七八岁时就开始做报童赚钱、随后出租自己收藏的漫画书、兜售儿童摄影票等等,这些经历练就了他天马行空、能言善辩的本领。
在做灯泡销售员时,约翰逊为灯泡涂上了不同颜色,以此为噱头将灯泡高价出售。而随后他来到了伊顿公司,认识了自己的人生导师佩斯科特,并深受“公司建立那天就是走向衰亡的开始”的观念影响,形成了“搅屎哲学”,即不断在折腾、混乱中把握机会。这一哲学在其日后的行事风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约翰逊出生于贫穷家庭,但花钱却从不小气,颇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魄,敢花钱会拍马屁,堪称最牛公关的典范。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曾经一位前辈在刚入行第一年,就刷爆了六张信用卡来招待客户大保健,随后顺利拿到了某财富的投票,继而一波升职加薪,不仅还清了信用卡,很快住进了大平层。
约翰逊也种瓜得瓜,长期的人脉活动,为他带来了标牌公司二把手的工作机会,这也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标牌公司的一把手韦格尔为人吝啬严苛,非常不得人心。而与之相反,约翰逊八面玲珑,既不得罪下属,又积极为高管、董事谋福利。有员工被开除时,约翰逊会以免费出国旅游等各种明目来安抚补偿。而每个月当高管苦逼的参加韦格尔沉闷的会议后,约翰逊就组织一场“周一腐败之夜”,用美女香槟帮大家放松。
约翰逊和战友们打成一片,慷慨无度,甚至于当有人说喜欢他的毛衣时,他会马上脱下来送过去。而这些付出很快得到了回报,在1976年被董事会任命为首席运营官,也加封为董事,时刻准备向一把手冲刺。
而韦格尔对这种威胁非常不爽,他雇用了私家侦探搜集约翰逊的风流韵事,并大肆宣扬。董事们没有介意,但约翰逊的老婆却提出了离婚。约翰逊被逼无奈,向黑社会的一个朋友求助,没几天跟踪他的私家侦探便消失了。约翰逊随即开始派人跟踪韦格尔搜集资料。
韦格尔和约翰逊的矛盾愈发激烈,然而,一方经营有方但为人严苛吝啬,另一方挥霍无度但深受高管和董事信赖,战争的结局早已明晰。
约翰逊以退为进,提出要辞职,董事会当即就用一把手的位置将其他挽留。随后,约翰逊开始执行自己的搅屎理念,每年对公司进行两次重组,将每个人的工作都换一下,一边新设部门,一边关闭部门,一边讨论战略重心,一边更换市场战术。标牌公司就像约翰逊的玩具一样,被折腾来折腾去。
与此同时,在另一家食品公司纳贝斯克也遭遇着同样的情况。当老一代创始人、董事离开公司后,销售员出身的比克莫尔作为董事会主席,主导了出海战略,浴帘、玩具等行业跨界收购,最终将公司亏得一塌糊涂。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谢伯利,也急切需要一场并购式的改革。
于是,标牌公司和纳贝斯克公司的合并一拍即合。合并后,约翰逊再次屈居二把手。随后,他故技重施,一边对谢伯利左吹右捧讨其欢心,一边在三年内,将24名高管中的21位换为了自己嫡系部队。这时候,实权早已落在约翰逊的手中。而更好的机会随即而来。
1983年,纳贝斯克公司迎来了曲奇饼干大战,约翰逊力排众议,用烧钱战略击垮了竞争对手获胜,被视为公司第一功臣。而他又特别会来事儿,将公司研发中心命名以老大谢伯利的名字命名,把谢伯利感动的泪流满面,将一把手的宝座拱手相让给了这位“有贤有德有能”的接班人。
80年代的美国,被称为贪婪的十年。一批批公司的创始人老去后,各路职业经理人开始舞枪弄棒,其中类似约翰逊的数不胜数。就在约翰逊担任纳贝斯克一把手后不久,处于“大杂乱”的美国最大的烟草生产商雷诺兹,也向他发来了合作函。
当时的雷诺兹正遭受万宝路的冲击,公司业绩不断下滑,而并购也成为了职业经理人的最佳选择。一番筛选后,纳贝斯克成为了雷诺兹的最佳并购标,并最终以49亿美元价格成交。约翰逊第三次成为了公司的二把手,而一把手则是烟草公司的威尔逊。
老谋深算的约翰逊,1985年
约翰逊不断积累董事们的好感,各种套路玩得炉火纯青,而隐忍的他正在等一个一剑封喉的机会。终于,当董事会对威尔逊隐瞒业务研发的做法非常不满时,约翰逊趁机提出辞职请求,再次以退为进,逼得董事会将其选为了总裁,成为了美国当时第十九大的公司一把手,一时风光无两。
约翰逊同志在权力游戏中一路通关,隐忍等待、暗中发育、架空坐实、以退为进、一剑封喉,都是他作为老二逆袭的独门秘笈。这些宝贵经验,往小了说可以指导职场进阶,往大了说简直可以指导毛衣战了。
然而,自以为登上人生巅峰的约翰逊,在去克拉维斯家谈判时,被墙上挂满的名画震得一愣一愣。他才惊觉,玩得凶赚得多的还是资本家,号称实业大佬的自己,在金融大鳄面前仍不过是个小屌丝。
3. 弹药库:垃圾债券炼金术
KKR这种几百名员工的投资公司,敢于和能够去并购那些动辄十几万员工的实业公司,核心的一点是拥有充分放杠杆的能力,这里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
嚣张得意的米尔肯,1985年
毕业于沃顿商学院的米尔肯,颇具创新精神。当时的华尔街在选择贷款或投资对象时,只关注蓝筹企业,而对那些低信用评级的公司却视而不见。于是,米尔肯却一头扎进了无人敢问津的低信用评级债券(即“垃圾债券”)业务,为自己和投资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垃圾债券能够成为杠杆并购的弹药库,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
1) 破产法。1971年,美国最佳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 ( Brookings Institute)发表了题为《破产: 问题、进程、改革》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成为1978年《破产改革法》的参考样本。
新的破产法,约定了清算财产的分配顺序,即只有在债权人得到足额偿付后, 股东才能得到偿付。而且,提出破产的公司也可以不出售财产,而通过未来收益进行支付。
该法案提升了破产企业重生的概率,改善了投资人的受偿率,也降低了股东利用破产逃避责任的道德风险。
2) 资产荒。70年代末,美国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国会提高了存款利率上限,但并未同时允许储贷机构调整贷款利率,银行揽储的资金成本一度从13%飙升至20%左右。
负息差不断吞噬银行的利润,导致银行陷入了寻找高收益资产的恐慌中,俗称“资产荒”。而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储贷机构不得不大举购入当时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垃圾债。
3) 并购潮。80年代,美国一大批企业创始人步入年迈面临企业传承的问题,而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不少企业为生存下去开始合并减少竞争,同时,通过并购等方式来提高收入和利润规模也成了职业经理人的不二之选。于是,80年代的美国并购案例频发,对资金的需求也催生了垃圾债券的繁荣。
4) 宽流动。尽管里根政府试图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来控制通货膨胀,然而,其实施的仍然是应变式的扩张货币政策。M1在里根第一个任期里比卡特时期增长了34.23%,在第二个任期同比增长了45.20%,均高于卡特时期的30.80%。
大批的资金在市场涌动,一会儿推高了股市,一会儿炒热了债市。
1974年,美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断攀升,信用紧缩,一大批企业债券评级被降为垃圾级。而米尔肯经过研究,逆势接手了一批因短期流动性问题或暂时经营困难的公司债券。屯好货后,他就开始四处宣讲其投资思想,为自己代言。
越来越多的买家开始涌入垃圾债券市场,从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米尔肯通过包销垃圾债券筹集到了930亿美元,其所在部门利润占到了公司总利润的100%。而整个80年代,垃圾债券的平均违约率仅为4%,投资人赚的盆满钵满。被誉为看的准、能量大的米尔肯也登顶垃圾债券之王。
米尔肯丰富了华尔街的收购资金结构:50%担保优先债(以被收购公司资产为抵押)、40%夹层垃圾债(无担保条件)、和仅需要10%的底层自有资金。垃圾债让杠杆收购者们鸟枪换炮,敢于怒吼吼地敲响每一个心仪的公司大门。
华尔街一度流传道,得米尔肯者得天下,而这也是KKR敢于和内部人拼抢,报出250亿价格的底气。
4. 大决战:史上最贵并购战
为什么这场收购几乎吸引了所有华尔街的投资机构?因为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是真的低估,真的优质啊!
就如所罗门兄弟曾打电话给公司股东巴菲特,咨询是否参与这场世纪大并购时,巴菲特爽朗地说道:“放手去做吧,虽然我不愿意沾惹这个有道德舆论压力的行业。但烟草行业是真的好,烟草能让人上瘾,顾客忠诚度很高,投入1美分就能得到1美元的回报。”
而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CEO约翰逊在拜访克拉维斯时,也欣然讲到,这是最好的公司,即使一个疯子也能运作公司。
如此好的公司,却能够在二级市场长期处于低估状态,这也是个值得琢磨的情况。而当约翰逊发出收购要求后,雷诺兹-纳贝斯克就仿佛被掀开了盖头的美女,引得无数人垂涎。董事会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为了卖个好价钱,不断挑逗着鹬蚌相争。
而这个过程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翰逊发动闪电收购,董事会泄密引入竞争。约翰逊在董事们毫无预料的情况下,计划以75美元/股,共计170亿美元价格完成私有化。这一价格远高于当时的40多美元的交易价格,也超过公司历史最高股价。但董事会很清楚约翰逊的小九九,于是若无其事的泄密后,引来大批华尔街鲨鱼。
KKR随后报出了94美元/股的收购方案,迫于压力,管理层不得不将收购价提高至100美元/股。
约翰逊以为志在必得时,第一波士顿团队却横空出现,声明再给其团队一些时间准备,他们可以利用税收优惠的政策提供118美元/股的价格。面对可能增加的绿油油的钞票,董事会欣然宣布,等波士顿完善方案,再来一轮竞标。
第二阶段:KKR喜提线人情报,以退为进释放烟雾弹。虽然因为第一波士顿的搅局,KKR意外复活,但面对管理层100美元/股的报价,对公司内部数据毫不知情的克拉维斯,简直要疯了。毕竟这是公司第一次在没有得到管理层支持下的收购,犹如盲人骑马,既想策马奔腾又怕摔得粉身碎骨。
幸运很快降临。由于约翰逊计划在收购完成后,出售纳贝斯克食品公司,因此,纳贝斯克的负责人乔尼为了自身利益而反水。三个人的密谋地点选在了一场时装秀的换装后台,乔尼向克拉维茨提供了大量数据。拿到底牌的KKR,玩起了小计谋,去雪山、开派对,一幅不再参与竞标的样子,以期待迷惑约翰逊,降低其再抬价的可能性。
该计谋相当成功。由于搅局者第一波士顿采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将截止,而迫使其必须在1个半月内完成交割。这显然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第一波士顿识趣地放弃了这一轮竞标。
于是,竞标当日,约翰逊以为就只有自己参与,所以象征性提高了1美元,将报价定为101美元/股。而令他吃惊的是,KKR突然出现,而且给出了106美元/股,远胜于自己的报价。
第三阶段,封闭竞标变现场拍卖,董事会为免责锁定KKR。克拉维斯在休息室里打着扑克,期待着最终结果,却不料一位董事将自己的报价偷偷告诉了约翰逊。约翰逊随即和投资银行团队协商,先后报出了108美元/股、112美元/股的价格。
得知该消息的克拉维斯勃然大怒,认为这不是封闭投标,而是公开拍卖。然而,最终在雷诺兹-纳贝斯克董事会主席的劝说下,KKR还是留了下来,并将报价提升到了109美元/股。
而为了挽留克拉维斯竞标,该董事会主席甚至开出了“等待一小时,提供4500万美金咨询费”的支票。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真是费尽心思。
在董事会最后的定夺时,虽然约翰逊的报价更高,但扣除证券支付等方式后,双方的报价其实都在108-109美元/股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然而,在这期间,约翰逊管理团队被爆出了一份管理协议和“金降落伞计划”,其团队中饱私囊的方式,被《TIME》杂志批为贪婪的游戏,这也极大触怒了股东和员工。
时代杂志封面报道,1988年
杠杆收购,既是资本战,也是舆论战。2015年宝能举牌万科的过程中,尽管以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在资本的进攻下进退失据,但他们在舆论战上却成果丰厚:不仅将宝能姚老板包装成“炸油条起家的暴发户”,更是数次借用媒体大咖的笔,对其进行诛心笔伐。
在KKR vs. 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的这场大战中,约翰逊也倒在了舆论战上,最终功亏一篑,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落入KKR之手,史上最强悍的收购战落下帷幕。
5. 尾声
高潮总有谢幕日,泡沫总有破灭时。1989年,仅前8个月就有近4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违约,到了年底,垃圾债券的平均交易价格只有面值的66%,违约率也大幅上升到了11%,最终导致1800余家储贷机构破产,美国政府不得不花费1660亿美元来救助。米尔肯也锒铛入狱。
身陷囹圄的米尔肯,1989年
完成世纪并购的KKR日子也不好过,不仅陷入了和公司股东撕逼,面临烟草诉讼,其发行的债券也一度大跌。最终,KKR不得不陆续出售了食品公司和烟草公司,抽身离开时获利甚微。“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并没有让KKR赚到什么钱。
然而,KKR的传奇却激励了无数中国企业家,他们在等待两个东西:一个是低估的公司,一个是充沛的资金。
2015年,央行连续放水后导致大量资金在市场流窜,这些钱一部分成为了通过信托、资管等渠道可以实现万能作用的银行理财资金,一部分流向了保险机构的万能险。然而,手握重金的金融机构日子并不好过,实业景气度不断下滑导致不敢大笔放贷,眼看着息差利润不断缩减却苦于没有好的项目。
这一刻,宽流动、资产荒均已到位,似乎应该发生点什么。2015年,当万科连续大涨后,市场惊呼到,来了,野蛮人终于来了!
宝能系以旗下的钜盛华实业公司提供资本金,用其控制的前海人寿万能险作为夹层(起到了垃圾债券的效果),再将万科股票作为抵押融资,撬动银行优先资金。随后,再经过资管计划、收益互换等多种方式层层杠杆、重重抵押,最终出资450亿元左右,拿到了万科25%的股权。
尽管姚老板声称杠杆比率1:2,非常稳健,但仍有不少新闻报道指出,其实际杠杆率达到了10倍。
不仅如此,姚振华先后举牌了上市公司南玻A、中炬高新、韶能股份、南宁百货、格力电器、明星电力等近十家公司。在他背后,是集体出动的险资“扫货天团”:万能险给了他们充沛的资金弹药,蓝筹股低估给了他们足够的并购标的。
当然,我们毕竟不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野蛮人在中国敲门,光有钱没用。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国的资本并购,得先看自己姓什么,再看人家姓什么。敲对门,你就是中国版的KKR;敲错门,你就是土豪、妖精和害人精,再多的钱,恐怕也只能换回一句:“就你也配?”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随手点个赞吧~
参考资料
[1]门口的野蛮人,Bryan Burrough,2014年
[2]里根经济学的真相,张伟,2015年
[3]破产法:美国的经验与启示,徐光东,2008年
作者 | 董指导
来源 | 微信公众号:饭统戴老板(ID:worldofboss),有趣且深度的硬核财经
【原文标题为《门口的野蛮人:史上最强并购战》,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