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2月7日公布11月外汇储备数据,截至2016年11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万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为2.2%。这是外汇储备连续第五个月规模减少,并创今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
对于11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原因,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美国大选后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贬值、债券价格也出现回调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下降。”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能将外汇储备的减少简单视为资本外逃,在当前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下,2016年下半年结售汇市场逆差压力整体下降的趋势没有明显变化。不过,专家也称目前仍要警惕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相互强化的风险。
11月6日,发改委、外汇局等四部门负责人在回答媒体提问中表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将把完善中长期制度建设和短期相关调控结合起来,在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的同时防范对外投资风险。
强美元是外储减少主因
通常情况下,影响外汇储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二是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三是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四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
11月以来,受美国经济继续向好、美国大选特朗普胜选引发的乐观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升温,对未来美联储加息幅度和频率的预期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美元大幅走强,美元指数在月中一度升至102.05的14年新高,11月单月美元指数上涨3%。
而全球主要非美货币几乎全线下跌,11月份日元、欧元、瑞士法郎对美元分别贬值8.42%、3.57%、2.78%;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贬值了1.69%。
根据知名外汇专家韩会师的测算,11月外储减少的691亿美元中,非美货币贬值大概贡献了至少300亿美元。此外,由于欧美日债券市场利率大幅上行,储备投资标的资产的价值重估可能至少贡献了200亿美元。由此算出,由于境内结售汇逆差施加的外汇储备下滑压力应该顶多在150亿~200亿美元。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测算的结果是,11月汇率折算因素的影响为-317亿美元,如果扣除该因素,央行官方外汇储备下降374亿美元,10月下降168亿美元,而2015年同期下降515亿美元。
中国金融期货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本报记者表示,外汇储备的减少不能简单看成资本外逃。目前外汇供需不平衡,购汇增加,其中包括了一部分直接投资项目,分别用于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和流出的对外直接投资(ODI)。从2014年起,ODI高速增长,如果将金融与非金融企业合并计算,ODI已经大于FDI,今年的情况更加显著,这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是造成净购汇,这是合理的。
监管发力严控资本外流
尽管从数据上来看,结售汇市场逆差压力有所下降,但在专家看来,目前仍要警惕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相互强化的风险。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资本流动会影响外汇供求,进而影响汇率变化。货币升值会吸引资本流入,资本流入则进一步强化升值预期,从而形成循环。2005~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8.27一路升至6.1左右,其间,外汇占款从4.7万亿元增至26.4万亿元,外汇储备由6236亿美元增至3.8万亿美元。与之相反的则是2015年以来的由人民币持续贬值导致的“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贬值预期增强—资本外流压力加大—贬值预期再增强”的循环。
韩会师表示:“未来人民币的走势还要看美元,如果美元继续上涨,人民币没必要对美元强,美元指数2017年挑战105是有希望的,那么人民币将破7是大概率,但将在7上下波动。”
近期,相关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加强对人民币对外净支付的管理。
此前,11月29日晚间外汇局曾发布消息称,外汇局将配合境外投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核,打击虚假对外投资行为。
在谢亚轩看来,一方面外汇政策有针对性的完善,另一方面预计12月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之后,美元可能阶段性见顶,资本外流压力将有望缓解。
“在现有的跨境资本管理的强度下,尽管市场预期人民币会贬值,但据我预算,实际情况是每个月央行用于干预市场所导致的外储减值平均为100亿~200亿美元,这说明现有的管理是有效的。”韩会师对本报记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