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西伯利亚

从中俄边境向北直到北冰洋的辽阔土地在地理划分上通常被称为“北亚”,这个名词的热度比起诸如“东亚”、“东南亚”、“西欧”等词汇可谓低得惊人,原因就是这里被俄罗斯一家控制,没有什么争议热点。那么把时间倒退回数百年前,当沙俄还蜷缩在乌拉尔山以西时,这块土地明明距离中国更近,为什么最终却被俄国人收入囊中呢?有砖家说是“气候”,有学者说是“动机”,今天我们就来驳斥一下这些流传甚广的谬论。

时间窗口不同

关于文章题目带出的疑问,读者朋友们可以上网搜索,网友给出的答案千篇一律,并且经过无数作者的复制粘贴后变得沸沸扬扬。其观点总结起来无非一句话:俄国自西向东处在同一纬度,属于渐变型气候;中国自南向北跨纬度北上,属于突变型气候,因此前者相较后者更容易适应,俄国征服西伯利亚也就在情理之中。可动史君要说:这纯属胡扯!从人种的角度来说,不论中国人还是俄国人,他们的耐寒极限都相差无几。从温暖过渡到严寒,不论这种过渡是“渐变”还是“突变”,最终的结果是相同的。换言之,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和食物保障,俄国人该冻死一样冻死,老天爷不会因为你是从同一纬度来的就另眼相看。【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查看早期俄国派往西伯利亚探险队的相关资料,看有几个是被打死的,又有多少是冻饿而死的。】

既然气候不是决定俄国占领西伯利亚的关键,那么什么才是根本原因呢?很简单,时间窗口。如果我们把时间调回到古代,你就会清晰地看到早期的中国和俄国面临着同一种威胁,只是俄国摆脱该威胁的时间比中国早了至少200年,这种威胁就是如疾风骤雨般迅速的游牧文明。蒙古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打破原有的权力结构建立起无数汗国,在东方的元朝奴役汉人的同时,西方的金帐汗国同样压榨着俄罗斯人。公元1368年,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北方,但并没有解除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终明一朝,农耕与游牧都在以长城为界反复拉锯。与此同时,以女真为代表的渔猎文明在东北崛起,也就是说瓦剌、鞑靼和女真分别从西北、正北和东北三个方向将中原与西伯利亚隔离。在这种情况下,中原文明当然不可能越过强敌进军西伯利亚,并且这种局势一直持续到1644年满人入关。

话说回俄罗斯,早在1380年莫斯科公国就已经击败金帐汗国,后者随即不断分裂,并最终被俄罗斯各个击破。公元1550年前后,沙皇俄国消灭由金帐汗国分裂出的喀山、阿斯特拉罕和克里米亚三个汗国,从此扫清了横亘在俄罗斯与西伯利亚之间的一切障碍。此时站在这个时间点上看遥远的中国,直到1755年大清帝国才彻底摆平准噶尔汗国,中间相差至少两百年。消灭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之后,俄国开始高歌猛进向东深入,此刻辽阔的北亚仅剩一个西伯利亚汗国在苟延残喘,且全国人口不到20万人。可想而知,面对俄国人的火器和弯刀,大部分处于石器时代的土著部落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到1598年,西伯利亚汗国灭亡,俄国人彻底控制该地区。

征服模式不同

早期受制于国力,欧洲各国对外扩张都不是以国家力量直接出面组织,这样的代价成本过于高昂,相反多数情况下是政府资助探险队,由后者完成征服占领,而后再与国家共同分享战利品。俄国西伯利亚的征服模式概莫能外,那些被派往远东的哥萨克探险队尽管人数稀少,但装备精良,在与当地土著的较量中鲜逢敌手,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国家行为。这一点让中国人尤其无法理解,要知道一支由政府资助,却不受政府控制的私人武装到达化外之地,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这样一来,烧杀抢掠就都成了正义之举,到最后还是由国家埋单,这在信奉儒家文明的中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平心而论,尽管俄国人捷足先登,但毕竟相距遥远,所以直到乾隆年间,莫斯科对远东的控制依旧相当薄弱,此时如果中国以国家力量进行干预,则西伯利亚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可惜的是国家直接出兵占领的模式对西方来说成本太高,对中国来说同样无法承受,君不见仅仅是平定大小和卓,大清的国库就已经几度枯竭,更何况出兵遥远的西伯利亚?而如果学习西方资助探险队的模式,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里又不可能实现,这也就注定了北方辽阔的土地要覆盖在双头鹰的翅膀之下。

战略方向不同

在网上,与“气候说”并行的还有一种说法叫“动机说”,意思是中国人习惯穿棉麻,而欧洲人习惯穿皮草,所以作为皮毛出口大国的俄国西伯利亚的皮毛贸易有着极强的欲望,相反中国人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却对寒冷的北方不感兴趣。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严格来说只对了一半,即农耕中国确实对西伯利亚不感兴趣,但俄国人向东发展的动机却不在皮毛,而在另一种资源——出海口。

不论哪个时期的俄罗斯都对出海口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痴迷,因此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与瑞典大打出手,叶卡捷琳娜二世在黑海与土耳其相互火并,不过这两处海域都无法直通大洋,于是心有不甘的俄国人只能马不停蹄地向东疾行,以求在太平洋沿岸找到合适的出海口。或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俄国人费尽心机找到的海参崴依旧是个半不冻港,但回过头来看自己打下的疆土却已经位居世界之最。

而中国呢?中国的东部沿岸到处是出海口,反倒对此没有欲望。从郑和下西洋之后,海禁成了明清两代坚定不移的政策之一,试想一个对外部世界完全失去兴趣的政权如何能够向遥远的西伯利亚施加自己的影响?综合以上,这大概是中国与西伯利亚失之交臂的根源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词条  
地理

 问答 |为什么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地...

由于地球是一个接近正球体的三轴椭球体,而太阳辐射我们又可以近似看成是一组平行光,所以任何时刻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上只有一个地点是阳光直射的,我们就称为“太阳直射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