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有着高低起伏、丰富多彩的地形和地貌类型,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力量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内陆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等)、地震等,内力作用总是希望把地球表面的形成弄得高低不平,趋向崎岖。
河流V型谷和冰川U型谷
另一方面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外力作用能够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外力作用总是希望把地表的高山削低低谷填平,趋向平坦。地球表面形态就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且永远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第四纪冰期全球冰川覆盖情况
今天我们要来讲一讲外力作用中的“侵蚀作用”,所谓侵蚀作用是指在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风力、流水等外力作用既能表现为侵蚀性,又能表现为沉积性,当风力或流水速度快的时候,表现为侵蚀性,而流速慢的时候表现为沉积性。流水和冰川在运动的过程中都会因为侵蚀作用而塑造谷地,但是我们发现,两者塑造的谷地形态完全不同。
河流地貌示意图
河流通常由于侵蚀作用而塑造“V”型谷,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河流分为中上游和中下游两部分,由于自然界水往低处流,河流的中上游地区通常位于地势相对崎岖的山地丘陵地形,河流流速较快,多表现为侵蚀性;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通常位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平原地形,河流流速较慢,多表现为沉积性。
河流V型谷
河流塑造的“V”型谷多出现在河流中上游地区,一般来说越是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的河流,河水在河道中流淌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下蚀作用,从而会使得河流的下蚀加深作用快于测蚀拓宽作用,从而形成河道横断面呈“V”字型形态。在我国“V”型河谷多分布在河流流经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比如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谷地、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河流谷地都是典型的“V”型谷。
中国主要冰川分布图
冰川通常由于侵蚀作用而塑造“U”型谷,冰川是固态水组成的天然冰体,全球冰川主要分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山岳冰川通常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比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等地区是世界主要山岳冰川的分布区,而“U”型谷主要就是由山岳冰川在向低海拔地区滑动的过程中,由于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U"型谷
高山上的冰川不断的积累,厚度越来越大,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开始向下滑动,形成呈一定宽度的“条状”冰川,就像一条巨大的“冰舌”从高山上铺下来,巨大的重量使得冰川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对地面不断的进行侵蚀作用,大量地表物质被刨蚀裹挟到冰川里面,并被冰川向下推动到海拔较低地区。这一过程不断持续,最终在冰川消退融化后,在地表留下一个底面非常宽阔的“U”型谷,“U”型谷多分布在高海拔或高纬度(历史上)冰川活动频繁的地区。
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