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江西:中国的巨幅「山水画」

(唐皎然《送广通上人游江西》)

江西:中国的「山水立轴」

撰文|见羽卸甲

策划|海岱都督

审校|江右太守

-01-

吴头楚尾

江西

在我国广大网民心目中,它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为了证明江西无存在感,人们努力「发明」了一系列名词如「环江西XX带」「环江西XX群」「环江西XX区」……

江西的这种遭遇,地理知识的缺乏普及难辞其咎。其实,看江西热闹的人,百分之百地在享用来自江西的陶瓷、铜、银、稀土……低头,他们在享用江西人袁隆平团队的攻关成果;抬头,他们在见证嫦娥号系列探月活动,这无法绕过另一位江西人欧阳自远院士的功劳。

江西,有太多地方需要被人重新认知和发现。今天我们就从地理知识的普及开始。

请找到一张带行政区界和经纬网的中国地图,在北纬24°至30°、东经113°至118°之间,坐落着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省份,它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望湖北、安徽。这个看起来像一个人像侧脸的瘦长轮廓,就是江西了。

 ▼

|江西及周边省份位置关系|

制图:萧璇/大地理馆

接下来,请查收《江西极简地理》

  ▼

自然地理方面

温度带,它位于中亚热带;干湿度,它属于湿润区;气候,它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上,它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土壤,它是被红壤和红黄壤覆盖的大地;地形,它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鄱阳湖平原)与江南丘陵(东南丘陵组成部分)的覆盖区;水文上,江西为长江中、下游结合部,主要为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水系所覆盖,最大河流为赣江,因此简称——赣。

 ▼

|江西省及周边地区地形图|

制图:萧璇/大地理馆

人文地理方面

江西地区在吴、楚影响下形成了「江右文化」或「赣鄱文化」。

因为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东、南为武夷山、南岭山脉阻隔,东北和西北有较大出口——所以,古代江西在文化上与吴、楚联系紧密,而与闽、粤泾渭分明。吴,即吴越地区,主要包括今皖南、苏南、浙江、上海及江西东北部;楚,即楚国故地,核心地区为两湖及河南西南部。

 ▼

|西周至东周早期:江西及周边势力|

底图:华林甫主编《中华文明地图》标注:大地理馆

吴地与楚地,因先秦有楚、吴、越(语言文化与吴相通,春秋后期灭吴)等古国,形成了比较强势的文化品牌——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江西之地,就位于两大强势文化的结合部,并反复被吴越与楚国争夺、拉锯,故称「吴头楚尾」。

|春秋中晚期:江西及周边势力|

底图:华林甫主编《中华文明地图》标注:大地理馆

 

|战国晚期:江西及周边势力|

底图:华林甫主编《中华文明地图》标注:大地理馆

据彭适凡先生考证:最晚到春秋中期以后,楚国的势力已达到赣西北境;吴势力在春秋晚期进入江西;越灭吴后,又一度占据赣江流域;楚国后来吞并吴越之地,控制江西全境。两侧强势文化的交汇碰撞、融合中,江西区域文化才逐渐形成:楚、吴、越的文化力量,加上本土文化,在新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发展出今天所谓的江右文化或赣鄱文化。

广义的江右文化覆盖整个江西地区,狭义方面指的是说赣语的地区,而江西南部为历代南渡的中原移民形成的客家文化。江西内部,赣语和客家话的分界,相当于是江西省的「秦岭-淮河」,大体将全省分成了两个人文地理亚区。

|江西省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以上从地理角度回答了「江西在哪里」「江西是谁」,接下来我们探索——「江西从何而来?」

 -02-

江南西道

江西作为地名,至少在秦汉时就已出现。

如《史记·项羽本纪》中,会稽太守对项羽叔父项梁说:「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这里提到了「江西」一带有人造反,指的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大泽乡在哪里?今安徽境内。

没错,最早的「江西」,指的是安徽一带。等等,长江不是东西向的吗?按说只能有江南、江北,江西与江东是什么操作?

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江西湖口县以下即长江下游河段,是呈西南—东北走向,它可以将两岸分成江东和江西:江东,说的今江苏南部、上海至浙江北部一带,并包括江西东北部,秦末项羽和汉末孙权家族发迹的根据地;当时的江西主要指的今安徽地区。 

|秦汉时期的江西与江东|

制图:大地理馆

相比以上的江东和江西,今江西省所在地开发更晚。成书于战国的《禹贡》记载,位于今江西、安徽、湖北交界处的彭蠡泽(鄱阳湖前身,当时跨长江两岸),属于古九州中的「扬州」:

淮、海惟扬州。彭蠡即猪(潴、渚,湖泊),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意思是,淮河到大海一带是扬州,这里的彭蠡泽是大片湿地,水鸟在那里聚居,众多江河流经震泽。其实,九州只是一种规划思想,汉代之前并没有真正落实。

▼ 

|《禹贡》九州地图与江西地理位置|

底图:华林甫主编《中华文明地图》标注:大地理馆

春秋时期,江西北部余干一带是百越中的「干越」人活动地。春秋晚期到战国,楚、吴、越在这一带来回争夺。战国后期,控制长江中下游的楚国已开始推行郡县制,今江西、安徽地区,大体位于楚国所设的「九江郡」,但具体的行政界限目前难以考证。

 ▼

|秦代郡县与江西地理位置|

底图:华林甫主编《中华文明地图》标注:大地理馆

江西境内界限明确的行政区,出现在秦朝:今江西地区大部分属于「庐江郡」,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这个行政区范围跨今安徽南部和江西大部。 

汉取代秦朝后,重新调整区划,对于江西行政区来说,这是具有开创性的时期。西汉设立的豫章郡,基本上与今天的江西省范围一致,行政中心豫章县即今南昌——基本上从这一时期起,南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作为江西的政治中心而存在。

 ▼

包括江西、湖南在内的长江以南、岭南以北地区,汉代史书一般称为「江南」。随着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东汉将原豫章一分为三郡。经历魏晋南北朝乱世动荡后,到了隋朝中央政府撤大州,国家直接管郡;至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郡设州(类似地级市的州)将全国分为10个称为「道」的监察区。

汉代文献中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区域,被命名为江南道。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原来10个道扩展为15个道,且有了固定的治所,基本上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原江南道地区被拆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唐代的江南西道管辖今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安徽、贵州、重庆、广西的小部分区域。

 ▼

这一年开始,用于行政区的「江西」正式得名,这里的江西,不再是秦汉时期的「长江以西」,而是「江南西道」的简称。此后,大部分诗文中提到江西,基本上指的是江南西道区域。古时从南向北而视,江东在左、江西在右,所以江西又称江右。

五代十国乱世之后,再次结束分裂局面的北宋,在唐江南西道的基础上设立「江南西路」。今江西省除上饶、景德镇属「江南东路」外,剩余大部分属「江南西路」。当时属于江南东路的区域,与江浙地区交流频繁,其民大部分跟后者同说「吴语」方言,不同于江西大部分地区的「赣语」。 

|江西方言地图|

底图:《中国语言地图集》 标注:大地理馆

南宋时期,江南西路略有调整,原江州(今九江)部分区域划给江南东路。到了元朝,江西行政版图再次发生大调整:元朝首次实行省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行政区,包括一个中书省、一个宣政院、十一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其中之一为「江西行省」。这个「江西」的辖区远远大于今江西省,除包括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东北部吴语区属江浙行省)还覆盖今广东省以及海南岛。

到了明朝,江西版图基本定型: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原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省。明朝的「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北起长江,南抵五岭,东起怀玉山、武夷山脉,西至罗霄山脉——除婺源县属南直隶省徽州府外,其他区域与今江西省基本一致。 

|江西明清时期行政区域范围|

制图:萧璇/大地理馆

从此,江西省域的版图长达640年基本未发生变化。

江西政区沿革中,我们惊奇地发现

几乎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豫章郡开始,江西省的版图轮廓就已确立——后来的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江西行省虽有较大调整,但其涉及今江西的州、郡、府的边界,与今天的江西地图几乎一致。

|江西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制图:萧璇/大地理馆

那么问题来了:两千多年来,为什么江西区域的边界如此牢固?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操控这一局面呢?

 -03-

江山围城

塑造江西版图的主导力量,是这里的群山。

通过带省界的地形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江西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除了北部长江河段,大部分省界跟连绵的山纠缠在一起。曲折蜿蜒的省界,几乎沿着山脉的山脊游走。

江西地图边界曲折,但大致可以视为一个不规则四边形:

西部边界 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7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幕阜山、连云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岭、大庾岭(南岭山脉组成部分),其中连云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岭又与罗霄山脉交错分布,可以视为「罗霄山系」,它几乎从南到北纵贯,构成湖南与江西的天然分野。

|江西地形及重要地标分布|

制图:萧璇/大地理馆

江西与湖北界:幕阜山脉 (局部)

江西与湖南界:罗霄山脉 (局部)

南部边界 穿行在南岭的组成部分大庾岭、九连山等之间——南岭不仅将广东与江西隔开,也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古代江南和岭南地区的天然分水岭。

江西与广东界:大庾岭等 (南岭组成部分)

东部边界 由南北纵贯的武夷山脉构成江西与福建之间的天然屏障。很多人的认知中,武夷山是单独属于福建的,其实它是闽、赣两省界山,武夷山山脊线及西麓,在江西境内,最高峰黄岗峰,则是两省共有。

江西与福建界:武夷山脉 (局部)

武夷山尽头,江西省界继续沿怀玉山脉,以及赣东北诸丘陵一路向北,直到长江南岸。相比武夷山和罗霄山等崇山峻岭,赣东北山地起伏舒缓,怀玉山脉北麓,一道斜向断裂下陷的通道,形成了走廊,饶河从这里横贯,这个走廊成为江西、浙江之间的天然通道,可称为「浙赣走廊」,中间以著名的白沙关为界。

 ▼

 |江西地形及与周边省区重要通道|

制图:萧璇/大地理馆

北部边界 两翼是起伏的丘陵,中间突然降低的区域,是一片浩浩汤汤的「江湖」,江是长江、湖为鄱阳,中国最长的河流与面积最大的湖泊在此相聚,好不壮观!

 |鄱阳湖遥感图|

图源:NASA 标注:萧璇/大地理馆

地形图上俯瞰的江西,简直就是一座天然城池:三面环山,一面大河,省界内部虽有众多低山丘陵,但总体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

三面群山之中,又有许多狭窄的隘口要塞,北部则有诸多码头渡口,它们形成了沟通本省与周边的咽喉要道,这可以保证江西在相对封闭环境下,又不至于与外界隔绝——关隘、渡口,仿佛就是把守江西这座围城的城门。

▼ 

行政区划主要有两大原则:一是山川形便,一是犬牙交错。江西版图的形成,堪称「山川形便」的教科书。这就是江西版图两千多年来,一直十分牢固的原因。

-04-

五水归一

山可以围城,也可以聚水。山是行政区界,也是流域分水岭。

三面的群山,不仅勾勒出了轮廓省界,也是江西大部分河流的发源地。四周高、中间低的江西,内部地形又呈现「南高北低」,又可以被视为一个巨大的「簸箕」。水文地理中的「流域」其实就是一个类似簸箕的存在。

|流域和水系示意图| 

图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第三册

江西,总共有多少条河流呢?

根据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公开数据: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有3700多条。

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最终形成了5条最粗壮的动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它们流域面积都超过1万平方公里。这五大水系又以鄱阳湖为中心,构成了凤凰展翅般的向心水系——万水归五、五水归一,经鄱阳湖集纳后又长江,终归大海。

 ▼

|江西省流域水系分区|

制图:萧璇/大地理馆

江西人给这个水系格局取名叫「一江、一湖、五河」:鄱阳湖仿佛人体内脏,长江是动脉,赣江等五河是支脉,数千条河流则是毛细血管。

山,撑起江西的轮廓,给江西营造骨架

水,描绘江西的版图,给江西带来营养

有了山水的塑造和孕育,文明在江右大地发芽、开花、结果:从蛮荒到文明,红土茫茫、植被葱葱、炊烟袅袅,吴楚边缘终于变得生机勃勃。

跟其他省份不同的是,江西在水文方面独得上天或长江的恩宠——万里长江拥有庞大的水系,并分成不同的次级水系,鄱阳湖是其一级流域。

最神奇的是:鄱阳湖水系范围≈江西省的行政版图。江西省总面积166946平方公里,其中鄱阳湖水系占据156743平方公里,占了96.6%,另外少量面积分布在周边省份。江西内部,另外的3.4%部分位于省界附近,分属湘江、珠江、闽江水系。

 ▼

山与水联袂「绘制」了江西版图:从汉代的豫章郡,到今天的江西省,管辖范围几乎岿然不动,堪称中国行政区划的一朵奇葩。其他省份中能与之一比的是号称「表里山河」的山西——不过,后者内部山梁纵横、盆地凹陷,水系流域不如江西这般独立、完整。

这就是江西地理最独特之处:

一省独占一个完整水系,放逐全国,独此一家而已。

-05-

山水画卷

苏东坡曾站在在大江之畔怀古、填词,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西省的版图从长江之畔延伸到南岭脚下,北有江湖浩瀚,中有低丘起伏,南有峻岭巍峨,五大水系与山地丘陵缠绵悱恻,这南北绵长的江右大地,从南到北,恰如一幅起承转合有序的山水画卷。

是的,这是一幅南北长约 620公里,东西宽490 公里的巨幅山水画,按照山水画的构图——它上下长、左右窄,恰如贴在中国地图上的一张立轴。

 ▼ 

没有哪个省比江西更像一幅天然山水画了,理由是:

河流与山脉构成四边,鄱阳湖水系覆盖全省,地理单元自成一体,仿佛造物主赐给人间的立体山水图。山水画兴盛于唐宋,且多取材于南方,尤其江南丘陵地区,江西大部分区域被丘陵覆盖。

 ▼ 

江西地貌景观多样、比例均匀,从水域到平原,从台地到丘陵,从低山到中山一应俱全,符合山水画的意境。

▼ 

|江西省地貌区划图|

福建地貌格局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浙江地貌格局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江西是比例更为均匀的「六山一水三分田」

古代山水画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取材于此。天才少年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画未明确指出描绘现实中某一处景观,但任何画家的创作都有现实原型。故宫博物院宋画研究专家余辉经过严密考证认为,其主要景色取景于江西庐山及附近的鄱阳湖。 

▼ 

|《千里江山图》局部与庐山三叠瀑对比|

图源:余辉《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 卷的旋律和诗意》

|《千里江山图》景观与庐山-鄱阳湖地区对比|

上图:故宫博物院藏《千里江山图》(局部)

下图:庐山地区鸟瞰遥感地图(标注/萧璇)

按照北宋山水画宗师郭熙的看法,画师不能凭空创作,画中景色一定要「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地势如果海拔过高,就不适合常人攀登和游历;地势太过低平,就没有跌宕起伏的画面。

此外,山、水还要互相配合,才能让山水画名副其实。

江西,随处可见这样的画面

▼ 

这就是江西的地理环境,一个是由造物主搭建的,遍地是山水画的美妙舞台。绝美、绝妙的舞台建设完成之后,两三千年里,络绎不绝的演员纷纷登场,在这山水交织的大舞台上:

刘贺在南昌「食邑四千户」以海昏侯爵位度过晚年;陶渊明回到九江故里享受「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王勃在南昌歌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卢纶在赣州南康山区「望岭家何处,登山泪几行」;苏东坡在石钟山绝壁下「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辛弃疾在上饶「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文天祥在庐山感慨「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本土的戏剧天才汤显祖在抚州编织他的「临川四梦」,隔壁省的儒家大师王阳明在南昌总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06-

绝世宝瓶

这就是江西——是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这就是江西——衔罗霄,接武夷,襟三江、带五湖,控荆楚、引瓯越

这就是江西——衔南岭,吞长江,匡庐巍巍,鄱阳浩浩

这就是江西——从汉豫章故郡,到唐江南西道,版图已定两千载

这就是江西——天有宝、物有华、地有灵、人有杰

这就是江西——是理想的风水宝地,是浑然的山水画卷

 ▼ 

|南宋佚名《虎溪三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有人说,江西地图像簸箕,因为三面高山组成了马蹄

有人说,江西地图像人头,头枕武夷和福建,眼望洞庭和湖南

有人说,江西地图像布袋,三面严丝合缝,只有鄱阳湖留有出口

在大地理馆看来:它神似一尊出自千年名窑景德镇的瓷器:明青花花卉纹梅瓶。梅,与江西缘分最深的风物之一:山有梅岭,隘有梅关,河有梅江,溪有梅坑,瓷有梅瓶。以江西风物与江西地图对比,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了。

▼ 

|明景德镇官窑青花梅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里,是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11个地级市、100个县级行政区;

这里,有浩渺的鄱阳,有挺拔的庐山,有千年的瓷都,有绵延八百公里的赣江;

这里,有渔舟唱晚,有稻米飘香;这里生活着4592.3万勤劳的同胞。

它的风景,能满足你对诗与远方的所有想象:因为这里的名城,都有诗一样的名字:龙兴、庐陵、柴桑、浔阳、洪州、饶州、袁州、虔州、浮梁、星子、龙南、婺源……

重新发现江西,一切才刚刚开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江西:中国的巨幅「山水画」  巨幅  巨幅词条  山水画  山水画词条  江西  江西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