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星球风物
诗云:
山家烟色里,环翠阔江声。
飞鳥蹴风起,游鳞狎浪争。
挑灯竹斜壁,垂幔月藏楹。
素手添茶碗,先闻玉钗轻。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 东海便进入了我国先民们的视线, 如果要找寻一块中华海洋文明的发祥地, 东海当之无愧. 远古时期所谓的东海, 即陆地东边之海, 范围北起山东半岛, 南至闽浙沿海. 《庄子·外物》中记载的任公子“蹲乎会稽, 投竿东海”, 会稽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会稽山; 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中曾借麻姑之口道出“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复到蓬莱”, 蓬莱即今天的山东半岛, 可见当时东海范围之广, 范围涵盖了现今的黄海. 其后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 东海都屡屡见诸于史学家笔端, 源远流长。
自南宋后黄河改道夺淮入海, 最终稳定由江苏入海的300年间, 大量泥沙汇入东海, 使这片原本湛蓝的海域渐渐变成了“黄水洋”,“黄海”之名才逐渐与东海区别开来, 至20世纪初, 我国的地图上已分别使用黄海和东海的名称. 现今的东海是中国东部的大型边缘海, 分布于21°54′~33°17′N,117°05′~131°03′E之间, 自东北向西南长约1300km, 自西向东宽约740km, 面积约770000km², 平均水深370m,最大水深2322m。东海北部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至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与黄海相连; 东北以济州岛东南端至日本福江岛及长崎半岛野母崎角的连线为界, 并经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 东及东南以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及我国台湾岛的连线与太平洋相接; 西濒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 西南由广东与福建海岸线交界处至台湾猫鼻头的连线与南海相通。
东海在地形上复杂多变, 既有西部平坦宽阔的大陆架, 水深变化在200m之内, 又有东部水深超过1000m,最深达2716m的长条状冲绳海槽; 既有广泛发育槽脊相间的线性沙脊, 又有陆坡区切割很深的海底峡谷。
和古大洋相伴
对俯冲带及上伏板块岩浆弧的研究表明, 岩石圈沿海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 随着深度和温度的增加, 一些易熔物质逐渐进入固熔线, 并发生局部熔融, 形成岩浆, 上升成为火山弧的主要物质供给。
东海三维地形图
随着深度和温度的进一步加大, 难熔的物质向深部进入固体岩石循环. 因此, 岩浆弧与海沟的距离(弧沟间隔)不是无限的,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 一般在150~350km之间. 岩浆弧与海沟的距离受俯冲带的俯冲角度和俯冲物质中的水和挥发物的影响, 热、轻的岩石圈俯冲角度小, 弧沟间隙大, 冷、重的岩石圈俯冲角大, 弧沟间隙小, 但这一规律也会因沉积物和水分的进入的多少而复杂化。
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在侏罗纪-早白垩世中期, 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 华南陆缘为安第斯型陆缘, 并形成了中国东部最为壮观的地质现象-浙闽中生代岩浆岩, 该岩浆岩带主要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组成, 主体年龄分布在~190百万年至~88百万年之间, 并有向海逐渐变年青的趋势。 如果考虑正常情况下岩浆弧与海沟之间距离, 那么当时的中生代太平洋俯冲带不可能在现在琉球海沟的位置, 应该离浙闽岩浆岩带不会太远,而可能在现今东海陆架盆地范围内。
实际上国内学者很早就提出中国东南沿海基底构造与华南大陆的差异性, 也意识到华南大陆东缘存在中生代的俯冲带。 但对于俯冲带位置有多种观点, 根据浙、闽、粤沿海的大地构造研究结果, 认为古俯冲带位置在浙闽沿海40m水深等深线附近. 利用台湾海峡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进一步佐证该观点, 并提出滨海断裂带是其的继承发展. 而涉及到台湾中央山脉东侧大南澳基底杂岩的玉里带研究都支持玉里带是古缝合带位置。牛耀龄等(2015)认为该俯冲带大致沿中国东南海岸线展布。根据东海地球物理场及地壳结构特征的研究认为古俯冲带的位置在中国东南海岸线向海约100km处, 大致沿东海西部坳陷与浙闽岩浆岩带之间的构造界限展布. 这些均说明中生代华南大陆的东缘并非是现在的陆架海, 而是广袤的古太平洋, 处于华南大陆与古大洋相伴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