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事之秋”的9月,除了台风山竹的“莅临”外,不少老谣言带着新谣言,也来凑了一波热闹,借此,小编为大家整理出9月朋友圈十大热传谣言,快看看这里有没你中过招的~
朋友圈十大谣言
1、关于加强微信群管理的通知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根据公安、网信办通知要求,所有微信群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能在微信里发布对党和国家不利或者违法信息、凡是在微信里发布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不利的话题的微信群和个人,将会受到严肃处理,甚至接受法律制裁。
请各单位和部门严格规范微信群的建立,全体干部员工在使用微信时要做到“管住嘴、管住手、不信谣、不传谣、不散谣”,否则后果自负,而且群主将承担连带责任。
同时,公安部门、网信办已经开始对网络进行安全大检查,届时,网警将采取自动控制的手段对十人以上组成的群进行检查。
请全体干部职工在微信群中切实做到自觉、自律、自警、自醒,严格做到“十不”:
1、政治敏感话题不发;
2、不信谣不传谣;
3、所谓的内部资料不发;
4、涉黄,涉毒,涉爆,恐怖等信息不发;
5、有关港澳台新闻在官方网站未发布前不发;
6、军事资料新闻不发;
7、有关涉单位及国家机密文件不发;
8、未经核实的各种形式的募捐不发;
9、各种小程序拉票之类的不发;
10、不参与任何形式的网络**。
特此通知。
真相:群聊功能是腾讯公司基于社交软件产品特性推出的一项基础服务功能,旨在方便用户更便捷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微信团队也会努力保障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正常、安全体验,请广大用户放心使用。
同时,如果微信群中出现违规内容,比如有人发布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网络**、色情、谣言等恶意内容,微信团队会根据群内用户投诉,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来进行核实。
确认违规后,将按照违规严重程度,对违规用户进行封禁功能或封禁登录(封号)等梯度处罚,对违规群也会进行警告或封禁群功能(封群)等梯度处罚。
小编点评:大家不用太过危言耸听,微信会努力保障用户正常的通信体验,请放心使用。
2、谭美登陆广东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近日,网上流传一张关于“潭美“的所谓“内部文件”,该文件表示,24号台风“潭美”预计9月21日前后再次登陆广东。
真相:谭美登陆广东消息纯属谣言。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9月27日,“潭美”对我国近海无影响。
另据日本电视台报道,预计第24号强台风”潭美”将在9月29日左右逼近冲绳与奄美地区,有可能在30日至10月1日期间贯穿日本列岛,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冲绳与奄美沿海从27日开始将出现狂风大浪,预计28日前波浪高度在冲绳为11米,在奄美为7米。此外,降雨与风力将不断增强,预计28日前最大瞬时风速,在冲绳将达50米/秒(相当于15级)
小编点评:国庆节前后要去日本玩的朋友要注意咯,安全第一。
3、转《人民日报》“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转《人民日报》“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
在德国家庭中几乎看不到微波炉,因为微波炉的危害很大,所以都不用,看到下面这篇微波炉的害处,决定,再麻烦也要用锅在火上加热吧,千万不能图省事。
如果您用“微波炉煮热的食物”把癌细胞养得肥肥壮壮的,保证癌细胞会很高兴吃,但不会说谢谢。在医院中输血,需将从冰箱拿出的血加以温热才可输入人体,曾有护士为了急救病人节省时间,使用微波炉加温血液,一输入体后病人立即死亡。
在苏联、德国、瑞士等国家,对微波炉造成人体伤害方面,作了许多研究。也发现有许多负面的结论,包括破坏脑组织、、使男女荷尔蒙分泌量减低或改变、破坏人体的自由基等等。
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是不安全的。一位名叫Norma Levitt 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Norma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手术很成功,但Norma却死了。Norma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
结论:
1、微波食品会产生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
2、食物的营养价值严重流失;
3、当你吃微波食品时,身体会暗中产生一定的变化。这些食物容易导致癌症,荷尔蒙失调,淋巴和消化系统紊乱,血液和免疫力异常,情绪低落,永久性脑损伤,甚至还有心脏病。
真相:《人民日报》从未刊发过这篇文章。
专家表示,微波加热只是一种物理加热方式,加热的是食物中的水分子,不会改变食物分子的结构,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产生致癌物质。
若在微波炉把食品烧焦的极端情况下,则有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但用锅烧菜同样可能烧焦食物,这与微波炉没有多大关系。
谣言提到的“诺玛•乐维特”官司确实存在,但美国法院经过多方调查,判决死者的死因并非由于微波炉加热后的血液产生了毒性,而是加热时间控制不得当,使血液产生了溶血现象。
实际上,网上能轻易搜到德国本土卖的各种微波炉,好多德国本土即食食品包装上也有使用微波炉的建议。且微波炉1947年发明于美国,至今也没有过因微波炉食品导致癌变的流行病学报告。
而且,食品营养是否流失,取决于烹调烹饪过程是否合理、操作是否科学,与使用微波炉还是其他烹调方式没有关系。
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微波炉使用小技巧:
1、尽量别加热水分太少的食物 ;
2、尽量使用陶瓷或者玻璃容器。
4、小姑娘被拐卖到郑州了,寻找家人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小姑娘被拐卖到郑州了,寻找家人。 看见的朋友相互转发一下吧,感恩!说家是渭南王庄的,爸爸叫张建!
真相:经警方查证,视频中受伤女孩为新乡延津榆林乡西王庄人,当时她和亲人刚刚遭遇一场交通事故,并不是网传的被拐卖。
据郑州晚报报道,2018年9月8日下午,女孩的姥姥和姥爷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女孩外出。
在新长南线遭到一辆外地牌照大货车撞击,两位老人伤情严重,存在生命危险,女孩腿部受伤并受到惊吓,热心人士询问孩子情况,并转发视频为其寻找家人,只是最后被误传误读为拐卖事件了。
小编点评:既然真相大白了,大家如果再看到这个视频,就不要误传了。
5、王正一教授(北京301医院田院长供稿)建议空腹吃水果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王正一教授(北京301医院田院长供稿)建议空腹吃水果。因为多亏了有关这个水果和果汁的电子邮件,它告诉了一个治愈癌症的战略。我的成功率为80%。 癌症病人死不了了。
所以,千万别再饭后吃水果,一定要空腹吃鲜果。这样水果会起到身体杀毒作用,起到提供身体能量,消肥减瘦作用,以及参与生化活动的作用。
只要正确掌握吃水果的时间,你就掌握了问题的关键,让水果助你美容,长寿。健康,富有活力,幸福和苗条。
真相:空腹吃水果能治癌,这一说法片面夸大了水果的作用。
专家表示,水果维生素C含量高,有抗氧化作用,所含的物质可阻断人体内亚硝胺生成,多吃水果对于预防癌症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治疗来说,只能是辅助。
之所以有餐前吃水果的说法,主要原因在于现代人普遍摄入能量偏高,水果体积大,含热量却小,餐前吃水果可以减少正餐的主食量,从而减少总热量摄入,因此减肥人群可餐前吃水果,其他人群并不需要特别注意。
水果对人体有诸多好处,成年人每天应该吃200-400克水果。
什么时候吃水果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习惯选择,只要胃肠无不适感即可。不过水果最好别太晚吃,入睡前吃水果不利于消化。
小编点评:身体不适就该找医生,而不是轻信一些偏方,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6、手机QQ扫一扫功能可以鉴别百元人民币的真伪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最近流传一段视频,称用手机QQ扫一扫功能可以鉴别百元人民币的真伪。真的百元人民币能扫出现翱翔的凤凰、3D版人民大会堂的画面,假的百元人民币则没有。
真相:手机QQ扫一扫功能,并无鉴别百元人民币真伪的功能。
视频中用手机QQ“扫一扫”扫描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屏幕上出现凤鸟腾飞、茶花绽放等画面是宣传“人民币防伪知识”互动体验的AR视频。
这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与腾讯QQ、腾讯金融科技为了纪念人民币发行70周年合作推出的一个QQ-AR“人民币防伪知识”互动体验。
此次的AR视频,以“了解人民币、爱护人民币”为主题向观众依次介绍了“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双色冠字号码”等人民币防伪特征及人民币的防伪知识。
据悉,这是人民币宣传中首次使用AR技术。用户只要打开手机QQ,用“扫一扫”功能来扫描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正面,即可获取民币防伪知识普及的“AR首秀”
小编点评:还没有体验过的小伙伴,赶紧打开你的手机QQ扫一扫吧~
7、小沈阳吸毒被抓”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9月初,一段疑似为“小沈阳吸毒被抓”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小沈阳被旁边的男子锁住了双手,匆匆忙忙的向前走。
真相:在“小沈阳吸毒被抓”视频传出不久后,其妻子沈春阳已出面回应,称视频是参加某慈善晚会后的情景,并不是吸毒被抓,只是被人用来造谣抹黑了。
9月18日,小沈阳也亲自通过视频否认了有关自己吸毒被抓的传闻,称必要时会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
小编点评:散啦散啦,吃瓜群众们~
8、偷小孩谣言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有家长反映:有学生遇到开小车的向小学生问路 ,并拿出100元感谢费 ,让小孩上车带路实施拐骗 。
听说,昨天被偷了三个孩子,板桥也丢了两个孩子。他们专偷七岁以上的孩子,可能是要人体器官,比如肾脏什么的。110已经证实!全县通缉!
真相:这则消息是偷小孩谣言的综合版了。
对于谣言涉及的地区,各地警方也进行了相应的排查和确认,表示并未接到此类儿童失踪的警情,也多次进行了官方辟谣发布。
此外,活体器官移植是需要配型的,而这个配型不是简单的血型相配,还需要供体和受体双方的组织尽量靠近,否则受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排斥外来组织。
且器官从身体中取出之后,需要在严苛的卫生条件下冷藏,而在一定时间内还没移植进受体,就会失去作用。
所以,随便偷走器官进行买卖,这和医学常识是不相符的。
小编点评:这类谣言在网上一搜一大把,而辟谣信息也在网上随处可见,大家不要轻信谣言啦。
9、洋葱是“细菌磁铁”、“房间内放入洋葱,靠其气味杀灭病菌、预防流感”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几年前,很多雇员顾客感染了流感,次年,在理发店几个果盘里放洋葱。吃惊的是,员工没一个生病的。买一些洋葱,摆放在家里,或者办公桌下,或者柜子顶部。试看效果怎样?去年做了,没人得流感。
我读到一篇文章,建议把洋葱两头切掉,插在叉子上,把叉子放在花瓶里,晚上放在身旁。洋葱会因病菌次日清晨变黑,看起来糟透了,但我却开始好过来。文章还谈到放在屋里的洋葱和大蒜在多年前黑死病中救了很多人的命。
香港,伊利沙伯医院临床肿瘤科唐志聪医生编
真相:没有食物会主动吸附病菌。
专家表示,洋葱是“细菌磁铁”、“房间内放入洋葱,靠其气味杀灭病菌、预防流感”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首先,洋葱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是因为洋葱鳞茎和叶子里含有一种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这种物质能抗寒,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包括呼吸道和肠道里的细菌。但通常是每天口服一定的量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另外,细菌的移动能力非常弱。它们通常会随着微小的水滴到处传播,比如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
霉菌可以依靠风力来传播它们的孢子,但是细菌通常生长在潮湿环境中。
细菌的菌落一般都是粘糊糊的,因此对细菌来说,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是十分困难的。
其次,如果洋葱真的能够发挥细菌磁铁的作用,那么洋葱在医学领域就会有非常大的作用,不过目前为止洋葱并未在医疗上有任何类似的应用。
生物学家认为洋葱能够吸附流感病毒是毫无根据的,病毒需要寄主才可以增殖,它们在寄主体外根本不可能移动、穿过房间。
至于洋葱两头切掉第二天会变黑,并不是因为流感病毒或者病菌,而是最常见的食品化学反应:酶促褐变。
(酶促褐变:的机理就是植物细胞中的酚酶与酚类物质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继而发生褐变。)
不光是洋葱,像苹果切开半个小时不到就会变成暗褐色也是同样的道理。无论是把切开的、剥皮的还是完整的洋葱放在房间中,都不能起到预防感冒或者流感的作用。
小编点评:不仅如此,那些大蒜、醋、洋葱防流感说法都不靠谱,最直接的预防方法,还是勤洗手和远离感冒或流感患者。
10、白酒加水混浊和假酒判定方法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日前,一段以“白酒加水混浊和假酒判定方法”的小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引发了行业人士关注。
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将一瓶白酒与另外两种知名品牌白酒相比较,通过加水后观察浑浊现象,指出“浊变的”为粮食酒,“不浊变的”就是“假酒、化学酒、工业酒、酒精酒”,而饮用非粮食酒,会导致头痛、口感等严重不适现象。
真相:关于“白酒加水能辨别真伪”一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就此专门发文进行了澄清,表示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准确判定酒质量的好坏,反而误导了消费者。
对酒体质量判定需要专业的设备仪器测定理化指标,以及长期训练过的品酒师评定感官指标,二者结合才能判定酒的质量和真假。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也通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指出该视频中存在不少关于白酒的谬论:
1、“喝酒一定要喝高度酒”是误导
过量摄入乙醇(酒精)对人体健康有害,降低烈性酒中的乙醇含量,倡导适量饮酒、健康饮酒、文明饮酒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科学知识。
因此,“喝酒一定要喝高度酒”的说法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违背国际共识和科学知识,对公众形成误导。
2、“加水是否浊”不是检验酒质好坏的科学方法和判定真假白酒的标准
白酒酿造过程生成醇、醛、酸、酯类等多种物质,而引起浊变的主要是高级脂肪酸酯(如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
白酒生产企业为了降低高级脂肪酸酯含量,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1、利用高级脂肪酸酯集中在蒸馏过程后期的特点,采用分段摘酒有效控制其含量;
2、利用净化处理技术,采用活性炭、硅藻土等进行低温或冷冻过滤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酒体中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防止酒体浑浊。因此,有些优质高档白酒加水也不会出现浊变。
目前也有白酒骨干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专门研发出可加冰加水饮用的优质高档白酒。
另一方面,假如在纯酒精中(或以食用酒精为主体勾兑的白酒中)添加一定量高级脂肪酸乙酯成分,再加水降度也一样会浑浊。
所以在成品酒中加水后酒体浊变与否,与勾调时使用的原酒和生产工艺有关,不是检验酒质好坏的科学方法和判定真假白酒的标准。
3、“加水不浑浊”就是化学酒、工业酒、酒精酒?
我国白酒产品分为三类:
(1)固态法白酒,即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典型香味的白酒。
(2)液态法白酒,即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调而成的白酒。
(3)固液法白酒,即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采用上述三种工艺任何一种加工生产,符合GB2757-2012《食品安全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的规定,都是合格的白酒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
小编点评:
根据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的最新科研结果:不存在适量饮酒有益的说法,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
饮酒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中青年男性(15-49岁)死亡的头号凶手。
(来源:“谣言过滤器” ID:wx-yyg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