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三星大裁员背后:哪有什么铁饭碗?可迁移力,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文/追风天下

近日有报道称,三星在中国的11个分公司及办事处将合并成5个,并裁员三分之一以上,被裁人员主要是销售和市场人员,裁员人数将近2000人。

前有思科大裁员,后有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一锅端,加上京东、有赞等公司调整用人策略,让很多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身在职场,不再有什么铁饭碗,只有能力加身,才能走的更远。

1、人不怕被解聘,怕的是离开老圈子后,一无是处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说:

“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

身处于多变时代的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压力与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稳定和安逸。

我们总是害怕波动,但却不得不面对波动。

前不久,一篇《36岁,被单位解聘,我干起了深夜外卖》看哭了无数人。

主人公陈爽,在某省级事业单位当了5年合同工。

本以为是受到领导赏识,被安排客串出纳,却不想因此背了锅,长款20万,点燃了被解聘的导火索。

被开后,陈爽不断反思,“在体制内磨了5年,学会了什么?”

总结后,他感到脊背发凉:5年时间,他学会了察言观色,唯领导是上,学会了安排饭局、搞接待、点烟敬酒。

现实让陈爽痛苦不已,离开体制后,才发现自己很多年没学过新东西了。

人不怕被解聘,但最怕离开了老圈子,一无是处。

没有人脉、没有资源,资金有限,面对着媳妇刚刚怀孕,36岁的陈爽,被逼到了人生十字路口。

无奈之下,他做起了深夜外卖。

他每天起早贪黑,有时半夜没有订单,也不敢睡,有时一晚上卖出去100多块钱,基本上没有利润。

尼采说,凡是杀不死你的,都将使你更强大,而现实却让人痛不欲生。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不但要低头拉车,更要学会抬头看路。

今年上半年,甲骨文公司宣布中国区裁员,结果换来一地鸡毛。

这些员工平均年龄37岁,拿到了N+6的赔偿,引来很多同样是失业者的羡慕。

专注互联网人才招聘的拉勾网,还增设了“甲骨文人才专场”,拉勾创始人许单单也在社交账号上鼓励说:

其实离开甲骨文,拥抱中国互联网,绝对失去的是一块面包,得到的是一个面包店。 不想,很多被裁的员工却拿着横幅,在街头喊着口号:

“我们要工作”,“孩子要上学”,“为何下如此狠手”……

他们习惯于每年最多忙一两个月,习惯了上班不打卡、工作时间自由的工作,更享受满是假期的生活......

这是打工者的天堂,但这也是精英的火葬场。

正如“黑天鹅”之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所说,清晰稳定的工作,大都很脆弱,这样的收入,往往经受不住大的冲击,随时可能清零。

无论是身处安逸,还是面对危机,我们要时刻牢记:

“在这个时代,你的工作会背叛你,你的行业会背叛你,你的专业会背叛你,唯一不会背叛你的,是你的认知和你的能力。”

2、混得好的人,都敢于突破自我,走出“舒适区”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过:

“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再牛逼的过去,也不能成为你透支未来的筹码。

不断突破自我,成为了我们职场生存的不二法门。

1997年,一个刚满18岁的男孩,在吴宗宪的公司,做唱片制作助理。

这个年轻人,在负责公司所有人的盒饭之余,在7平方米的隔音间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半年下来,他写出来的歌倒是不少,但曲风奇怪,没有一个歌手愿意接受。

吴宗宪有些着急,他叫来年轻人,当面批评了半天,并把乐谱揉成一团,丢进了废纸篓里。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吴宗宪来到办公室,年轻人的新谱子又放在了自己桌子上。

之后,每一天,吴宗宪都能看到年轻人的新作,而且不断在进步。

一段时间之后,他彻底被这个年轻人打动了,找来年轻人说:

“如果你十天之内能写出50首歌,我就从中挑出10首,给你出一张专辑。”

年轻人露出腼腆的微笑,买回一大箱方便面,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创作。

10天后,吴宗宪收到了年轻人的50首歌。

之后,年轻人的第一张专辑《JAY》横空出世,一颗巨星也就此升起。

而他,周杰伦这三个字,却开启了8090后“偶像”二字的时代。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周杰伦,但敢于不断突破自我,是普通人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只有经历过地狱的磨练,才能拥有到达天堂的力量。

1996年,17岁的李天田,放弃了留学机会,在北京三里屯,找了份办公室小妹的工作。

她每天负责买盒饭、送材料,每个月工资380块。

她依靠着不断地学习和突破自我,不断地向牛人学习,由对广告一窍不通,变成了专家,并成为了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和培训师。

后来,她将自己对商业的观察和职业活动,融入到了写作中,成为了《财经天下》和虎嗅网的专栏作者。

实现财富自由的李天田,却没有放缓突破自我的脚步。相反,她更加卖力地提升自己。

她的学习对象不乏牛根生、刘永好这样的知名企业家,更有明海大和尚这样的出家人,甚至也能从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中汲取知识和经验。

2014年,她又将自己推进了新领域,加入了罗辑思维,并成为了CEO,成为了罗胖背后的女人。

矛盾先生说:“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在当今社会,长辈们眼中所谓的“稳定的工作”和“铁饭碗”,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明白“越稳定,就是越危险”,一味的安于眼前的现状,结局只能像温水中的青蛙。因此只有懂得突破和坚持,才能任凭风吹雨打。

沸腾的人生,从来就是一个不断突破的过程。

3、可迁移能力,才是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人这一生,最怕的是碌碌无为,却还忙得要死。

职场上最大的尴尬,是你好不容易在上个东家培养出的能力,结果跑到另一家公司完全不适用。

坚持学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是打造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香奈儿前全球CEO莫林·希凯,在著作《深度思考》中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本来在欧莱雅核心部门的她,工作顺风顺水,潜力无限,但由于种种原因,莫林·希凯选择离开巴黎,离开欧莱雅,来到了美国旧金山。

经历过多次就业选择,她正式加入了盖璞,美国最大的服装公司。

而她的第一个工作岗位,竟然是“袜子和腰带管培生”。

本是化妆品行业的专家,却对袜子销售一无所知,莫林·希凯经历了被上司冷对、伤心痛哭的场景。

后来,她将自己之前练就的能力迁移到当前的工作中。

通过敏锐的商业嗅觉,独特的审美视角,有效的商业决断,她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肯定,实现了职场的快速进阶。

也正是通过能力的不断迁移和提升,莫林·希凯从盖璞分公司总裁,成为了香奈儿全球CEO,被称为"新一代香奈儿女王"。

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比拼,不是单一能力的较量,更多的是可迁移能力的角逐。

在一个领域成功的人,往往在其他领域也会有不小的成就。

其实,就是擅长能力迁移的结果。

孙彤宇、程维、樊登、罗振宇、张泉灵等等,无不将自己独特的能力迁移到新领域,并发挥到极致。

相信看过《东方时空》、《朝闻天下》的人,对张泉灵都不陌生。

而在2015年,张泉灵离开央视,进入了创投圈。

一个新闻栏目主持人,搞投资,在很多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

不想,担任紫牛基金合伙人的张泉灵,却在不到一年内拿下二十几个项目,获得了“2016年度最佳跨界投资人”的大奖。

很多时候,一个人重新开始的底气,就源于他的可迁移能力

正如古典在《超级个体》中所言:

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其实真正相隔的,只是底层入口售票处,越往上走,运用的能力、才干都越来越接近而且越熟悉。

4、写在最后

张泉灵在《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讲: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越转越快,你得断臂求生。不然就跳上去,看看它滚向何方。”

在舒适区上瘾的人,就算没有败给对手,没有败给时代,最终也会败给自己。

享受高薪资、高福利、低压力的工作,最终被温水里煮的不是青蛙,而是你我的青春。

请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一直不断的努力。

愿我们每个人,能力加身,即使“黑天鹅”来袭,也能心中不慌,体面离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铁饭碗  铁饭碗词条  三星  三星词条  裁员  裁员词条  迁移  迁移词条  竞争力  竞争力词条  
攻略

 如何和上司保持合理的距离

 有人说,要想升职就要和上司拉近距离。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反而容易看到对方的缺点。老板也是一样,当他和你关系很近的时候,他就能看到很多以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