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芊
答应为读者写一篇关于工作三年的时候,瓶颈期如何度过的文章。
思考了一段时间,才写下了这篇文章。
如果说工作五年决定你的一生,工作三年最起码是确定方向,清晰认识自己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有积累一笔原始的资金,需要找到合适的圈子,需要确定下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聚焦在一个领域,开始深度学习和实践。
不久前有位超级努力的读者来付费咨询他的职业困惑,他是个很有激情的人,做了很多事情,可是结果总是难能令自己满意,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状态之中。
比如,他在国内的学历只是专科,为了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他选择海外留学。可同时,他也是个胆怯的人,过度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怕考好的大学考不上被别人瞧不起,怕读本科浪费时间,错过回国就业赚钱的最佳年龄,于是他选择了日本的一所专科学校就读。
想了很久,我终于明白了他的问题所在,为什么他那么努力,可为什么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原因是:他的优点和缺点相抵消了。一个很上进的人,如果经常自我怀疑,那么结果和不上进的人是一样的,因为恐惧而没有任何深入有效的积累和改变。
某种程度上来讲,他做的选择只是在变幻方式,没有深入提升。以至于,做了很多,仍然像是饱受局限,难能进步。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肯定不在少数。所以我想以优点与缺点是否相抵消为出发点,来讲讲工作三年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回忆起来,自己的工作某种程度上讲应该算一路高走的状态,最开始进入业内很有影响力的平台公司微博,后进入传统门户媒体公司搜狐,再到行业内部最顶尖的视频公司爱奇艺。
工作领域也从读书到了视频。但是岗位始终没有变化,都是在做市场公关相关的内容。
接下来我说说自己工作三年间,培养起的一些核心的优势和明显的缺点,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先说自己受益的优点吧:
一、把沟通工作量化,批量获取信息。整合资源的能力在条理性反复过程中得以深入。
大概是在微博工作留下的好习惯,我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名人维护工作,去了解他们对自己作品的宣传需求,策划整体的传播活动,调动资源进行配合,整合传播。
在当时,每个月都要维护拓展几百个微博大V进行了解和维护。好友人数,很快突破了三千。
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人,了解了很多行业的信息。私下约见吃饭聊天。
自己当时有个微小的习惯,便是将人分门别类,制定严格目录,把每天交流的人数全部量化,比如每天同2-3个人交流,每星期同2个人见面。定期回顾,一个月结束后,进行总结,对于已经交流过的人要定期重新问候,交流。
这项习惯,让我了解了很多行业内部的信息,应该算是我个人职业生涯中目前为止信息量最大的一个阶段,很容易通过各方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日后会选择视频发展这条路也是得益于当时信息量的判断。
我采访FT中文网的最高掌门人张延老师的时候,她说同行业内部人士交流是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爱奇艺的总监天阔也对我讲过同样的话。所以可见,和行业精英交流非常重要。
得益于这一点,虽然日后没有了在微博便利的条件,也会利用个人的工作身份和写作身份,同其他人增加交流的机会。很多表达不当,理解不当的不成熟问题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调节和改变。
二、通过工作面临的问题,构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做中间人,协调双方的资源。
有一套自己解决问题的逻辑很重要。这点上我是在搜狐视频自我研究的。
很遗憾,我从来没有找到自己的职场导师,也没有人教过我应该如何去做事,多数都是自己研究。
当时,我的领导让我独立负责一条业务线上的市场工作。
我做的第一件事大概就是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相关负责人,同负责人沟通。这个过程里失败了几次,每次都有各式各样的交流问题引发利益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我总结了一条解决问题的结构性方法:
第一阶段确定问题本身,要达成的目的。
第二阶段先协调渠道解决宣发问题。
第三阶段协调品牌主,客户,内容。
也就是说先搞定后期的事,再搞定由谁来做这件事。因为搞定后期的事情,这件事基本已经到了可以执行的层面,至于谁来做,就变得具备选择性和主动性了。
以上的每个阶段,至少要同5个人交流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信息。找到一个相对稳妥的合作伙伴。
这点教训也是得益于我之前过于相信某个人而带来的判断失误。多接触一些行业里的其他人,很容易能判断出谁是真的想做事,谁是真的想要钱。我的一贯原则就是量的积累引发质变。一个人不行就换下一个人。
三、培养一项长期坚持的技能,以年为单位的坚持,内化成一项技能。
这项优势得以让我深度思考。我过去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意识的,比如刚写到的做媒介的工作,比如解决业务线的宣发问题。
很多技巧方法都是我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得以整合和深度思考。所以写作这项技能让我学会了深度的思考,见到了很多的人,了解到了很多的事情。
很多人也会写文章,但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往往难能有技能层面的突破。
我听从了朋友Scalers的话,持续坚持,坚持以年为单位的坚持。最勤奋的2016年,写了大概两百多篇文章。这项坚持让我更加了解我自己。(所以,可见,我写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传播当时,以至于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播)
回顾自己的很多文章都能看到思维和态度的局限在哪里,针对局限去改变,针对文章内容反观自身。比如,我前期的一些文章都很犀利,和我当时的物质水平,所处的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后期随着各式各样的条件在慢慢地变好,自然而然一切也会好转,及时调节心态。
这个过程里,虽然能看到自己种种缺点,但也总结了很多自己的成功案例。有时候做咨询的时候忘记了,就会翻翻自己之前的文章,找到当时总结的有效的方法。
写作给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个人标签,我有一段Gap year 的时间,因为得益于这项一技之长,不至于饿死,反而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纽约时报的记者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如果你有一支笔,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四、做好理财的工作
理财很重要,自己过去的理财工作做得不好。以至于很好的薪水,但是挥霍了不少。
所以有一个阶段强迫自己一次赚到三十万(记得当时应该是帮忙做了一个公关项目),然后拿到一笔资金立刻分散投资。让自己有安全感。
一个人对于钱财没有安全感,很容易做事情的时候苟且并且有后顾之忧。想要气质优雅,莫过于先给自己存一笔过桥钱。
所以先积累一些原始资金。会让自己更加从容,不至于急功近利。
五、利用信息手段,补充学习。
在此我不得不说,我多数都在听插坐学院App上好多课的课程内容。以及喜马拉雅的书籍音频。
比如前一段时间听了李国威老师的品牌公关系列课。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问题。
我读了东野圭吾大概90本的作品,为了更加了解人性。有一部分高效阅读就是利用一些业余时间完成了听的过程。
这个过程里我发现:一个人有知识就不会虚空。大多数的问题都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不知道如何解决。
以上这些是我认为比较能够突破局限的解决方法。也是我个人过往做的还算不错的地方。
说几个核心的缺点
1、个性原因,容易欠缺深度交流,而造成信息受限,进而产生局限。
刚才所说到的交流问题,很多人都觉得那应该是是我的强项。但其实并不是,离开一个交流便利的环境之后,会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善于交流。
这应该算是我优点和缺点相抵消的部分,我个人有时候会很自卑,很紧张,尤其是见到一些行业内部的精英的时候,难能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他们。
以至于做了很多CEO的访谈,但是并没有内化到理想程度,总觉得不敢深聊不敢深问。这个问题上,应该是自卑和自信相抵消了。所以进步并不明显。
但是庆幸的是我一直坚持量的积累引发质变,做错了不要紧,一个人没留下好印象也不要紧,多尝试几次,尝试几百个人,自然而然什么都会了。所以现在应该比一年前在交流层面上自信很多,效果也好上很多。
2、容易拖拉。
我有拖延症,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所以同时迸发出来就会引发焦虑,因此会有拖延的恶习。
为了改变这个习惯,我经常强迫自己一个时间只做这一件事。原来一天可能有十件事,现在一天核心就做三到四件事,这样就不会被任务量恐吓到想要逃避。还在改进过程中,目前仍然没有改好,我时常怀疑人类的拖延症能否真的改好。
目前唯一庆幸的是,自己觉得非做不可的事情上非常勤奋,完全不拖拉,行动力超强。对于半推半就的事,往往想拖到下辈子。
3、会怀有一些莫名的恐惧,导致情绪低迷。
昨天见的朋友让我查查体内激素,觉得我是激素过于旺盛的人。我在爱奇艺的总监也告诉我查查甲状腺。哈哈哈哈,大家都觉得我有太多力量,但是有时候会陷入到自我的思维死角里。为此朋友还特意让我去国贸大饭店顶层来看看,让我多读读进化论,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
这点上目前呢,也已经接受一些药物的调节和治疗,毕竟内分泌这个问题只能靠药物和锻炼来解决。目前应该算是比之前好上太多。
每个人如果优点战胜缺点,那么很容易做成一件事。
同样,如果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相抵消了,那么即便非常努力,也只能在原地踏步。
工作三年的节点上,如果说真正有什么局限,我觉得应该是了解自身,想方设法调节自身的缺点,确定未来深入发展的领域和所需要的技能。
沉溺于过往犯过的错误不具备任何意义,所有过去犯过的错都不要紧,就我来看,看到我当年犯错的人,早就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