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听了那么多大道理 为什么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曾经很火。
这句话有两个问题:
1.别人告诉你的很多大道理,都不一定是对的。
2.听了正确的道理之后,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只是听,而没有去行动。
先说第一点。
很多人都认可,努力就会得到,付出就一定成功。
就像老师对每一个学生说:努力学习,就会考入理想的大学。(结果,小强高考落榜,去了富士康打工)
就像每一个老板对员工说:认真工作,就能买起北上广的房子。(这个,我就不说现实了。。。。。)
最近的一个很大的感触是:“努力和勤奋会让一个人更优秀,但这种优秀和所能从社会获取的回报并不完全相关。”
我们先简单举个努力和勤奋的例子。
在富士康工作的员工,在建筑工地抬钢筋的劳动力,他们很辛苦。为了多挣点钱,他们工作很勤奋,很努力。
那些努力的员工会比不努力的,收获较好的回报。但是放在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里,如果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人最后取得的成绩取决于他工作的行业,单位,也取决于他工作的行业目前处于一个上升还是下降的趋势之中等等。
我们拿事实说话,假如你大学毕业,你的父母会希望你进入银行,石油,电信等国企工作。
五年前如果你在银行上班,那么恭喜你有一个既能挣钱又高大上的行业。如果现在的你进入银行工作,可能每个月的收入就不一定让自己很开心了。现在的国企大多在进行改制,最终都要走向业绩,考核等道路。“业绩考核,优胜劣汰”是每一个单位和员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事情。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个人的视野和生活阅历局限,每个人得到的,和告诉自己朋友的道理都是依据自己的结论。换句话说,我们只听进去那些我们愿意听的话,我们说的也只是我们自己相信的道理而已。
所以,身边的父母和朋友并没有告诉你,一些真实的正确的道理。并不是他们有意没有告诉你那些正确的道理,而是他们告诉你的大道理并不正确,正确的大道理一直在随着生活而变化。
再说一个例子,研究表明,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的收入高于普通行业20%以上。
同样的一个办公室行政人员职位的两名员工,一个在金融行业,另一个在非金融的普通行业,同样工作八小时,两个人的收入却明显不一样。他们每年的年终奖差别可能是几十倍。
你挣了多少钱,并不能反映你自身值多少钱。
02:
那我们听了一些正确的道理之后呢,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没有去行动,或者说行动中途选择了放弃。
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2007年,因为身边的一个好朋友Z,在证券公司做销售,需要做业绩,所以拉我开了户。当时不懂股票的我,拿了5000元在他的建议下,买入了一只小证券公司股票。
如果你炒股,那么你会知道,2007年是股市从牛市到熊市开始之年,从我买入这只股票之后,就开始了下跌之路。最少的时候,账户了只有2000多元。
这时候,朋友Z告诉我说,你可以在发了工资之后,每个月买一点,可以拉低成本。这样等下一个牛市到来的时候,收益匪浅。
我听了他说的话之后,但是没有按照他的话去实践和行动。
我用每个月的工资去周边城市玩,吃好吃的,或者把钱存在银行卡里,但是就没有去补仓,没有在股市里再加筹码。这只证券类的股票在我的账户里一直挺尸,我也不再关心。
2015年3月,办公室的同事在吃饭时候,都在讨论股票,自己的票是挣了,还是赔了。
我想起了自己还有一只证券股,在电脑里登陆账号,却发现,那只股票的金额已经是6000多了。(当时买入金额是5000元,盈利了10%+。)很开心的我马上给在证券公司的,朋友Z打了电话,他建议我可以先拿着,说不定还能涨呢。挂了电话,当天下午2点多,我把股票卖了。挣了1000多元,很开心,晚上去吃了一顿大餐。
我依然没有按照他的建议去做。接下来的3个月,牛市疯了一样的来了,而证券类的股票更是主力军,当然这些大涨已经和我无关了。
后来,我也反思了,在投资这条路上,在证券公司上班的Z,比不在金融行业的我的见识和观点都会专业一些,如果按照他的建议去做,我获得的收益会更多。
当然,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先去咨询下在这个圈子里的人,然后自己再行动。
【本文已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