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靠勤奋就能赢的时代过去了,你需要对行业有清晰的认知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纯粹靠一个单点爆发,已经很难。过去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互联网是一片蛮荒之地,需求稀缺,人才也稀缺。
只要你投身这个行业,随便找个单点开始深耕;只要你还算努力和坚韧,运气也不太差,就有机会做家不错的公司。
所以,那个时候不需要预测,需要的就是干干干!
于是,我们都觉得自己很牛,以为世界就是这样: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加班加班再加班,逼疯自己,逼死对手,战争就结束了。
但我们没有意识到——站在互联网这个正确的格局和风口上,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而我们正是那群幸运的猪。
不幸的是,这个世界是不连续的。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今天,互联网已经是一个传统行业。
风停了,放眼望去,到处是血海竞争,乌压压一片创业大军。
勤奋依然很重要,但聪明的勤奋才是关键。这个时候,要求我们想清楚,行业里的大风在哪里,并做出预测。
因此,你的脑海里,必须有一个对行业越来越清晰的认知:
哪里已经是过度竞争,哪里刚兴起却没人察觉,三四线城市网民的不同在哪,互联网与哪个行业、以哪种形式的结合会有机会等等。
我们需要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在过去积累的认知红利之上,重新构建新的认知体系,制定战略的新打法。要去更大的空间,寻找新的破局点和机会。
我讲过一句话,叫“现象即规律”。现在,我把它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叫“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所有单点都是大趋势下的必然。”
一个现象,它发生的时候,一定有大趋势支撑它。
没有孤立的单点,其本质都是大趋势下的必然。
我曾经一度认为:美国人强调“thinkdifferent”很有情怀,后来发现,本质不是情怀,而是为了减少竞争成本。
因为美国创业者们,比我们更早进入血海竞争阶段,“勤奋+努力+不要命”已经很难产生质的差别,他们被逼用“更勤奋的思考”来避免高成本的竞争,从而降低失败概率。
创业必须讲究方法论,必须讲究不同情形下的不同方法。今天互联网的竞争格局,远远不是十年前的样子,必须thinkdifferent,而thinkdifferent的前提,就是要有行业格局认知,看清大趋势,在大趋势下做判断。
所谓战略,就是在这样的格局认知下,找到破局点,制定路线图,投入资源。如果不去建立这样的认知,公司很容易陷入误区,个人也是如此。
2. 为什么做得越多死得越快?
战略认知,有两个常见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见招拆招,啥热做啥,啥熟悉做啥。
这是懒惰思考,不愿意认知升级的表现。结果就是越做越多,越做越累,越做越委屈。
我拿自己做例子:
一年多前,我跟几个高管反思,猎豹今天是不是做得挺多的?我们在过去野蛮生长中,不断强调快速执行,做热点,认为只要做好这个点,就会有机会。
没有用整个大趋势或者叫大格局下的战略,做一个大方向下的可串联的点。
要知道,整个互联网的竞争加剧,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得多。如果每个单点,不是在一个大格局下的累加,那么每个单点都会遇到对手强大的竞争,很难长大。
我们老说战略的懒惰,就这个意思。看到一个机会,扑上去。看到另一个机会,再扑上去。
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回头一看,各种方向上布满了各种产品,彼此不能借力,也没办法真正在单点上聚焦。
第二个误区是:做产品的方法论依然停留在5年前,认为抓一个简单功能热点,就能颠覆格局。
我经常在微博上收到各种私信,说他有个点子,要颠覆腾讯,颠覆阿里,问要不要见他?这种私信我基本不回,为什么?
因为我不觉得存在这样的点。
如果20年前,想做个网址导航,还有可能成为hao123。几个人在屋子里攒出一个聊天APP,还有机会是QQ,逆向一个Dos3.0,写个WPS,一不小心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但这个时代真的过去了。
移动互联网的APP,不稀缺了,APP异军突起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而且头部效应越来越强。而头部的那些大佬们,已经总结了一整套如何面对单点突破的小对手。
尽管你精干灵活,但他们会用生态、用流量、用更强大的研发力量碾压你。也就是说,只把一个单点做到极致就能创造奇迹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归根到底,还是以前互联网不被重视,具备互联网技能和认知的人有限,所以你做了,别人要么看不起,要么做不来。
而今天,“互联网就是金矿”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相关从业者,浩浩荡荡。
容易打的仗,已经打完了。怎么办?
只有花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构建自己的行业格局认知。
在看上去繁杂纷扰的信息中,不断深度思考,加大自己的认知优势,然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到不为人知的机会,趁着大家还不够懂,突然发起战役,全力以赴。
这就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构建这样一种格局思考的能力?
3. 先判断出未来在哪,你才可能有大机会
先拿我自己做例子,回顾几个破局点的思考路径。
怎么产生出CleanMaster这一个点?
当时我觉得,中国互联网APP水平还是不错的,拉了一个技术同事到美国开会,请了一个挺牛的人介绍安卓。
讲完后,我的同事说,这人水平一般。
我想,这位同事虽然狂了点,但说得很中肯。这位牛人,已经是一家60人硅谷创业公司的CTO。我们做了一些动效给他,他还很疑惑怎么做到的。
我发现,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技术差。
于是,我开始思考,中国APP能否走出去。最后我作出了一个大趋势的判断——中国APP已经领先全球了,我们已具备这样的基础。这个判断做出以后,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包括我们上市后,该干什么?
当时我的判断是,移动互联网颠覆格局的机会,基本过去了,要想找到十倍增长的机会,必须从未来着手。
所以那时,我跑硅谷,跑以色列,去世界各地看创业团队。在国内搞战队,办基金,只投非纯粹互联网的早期创业项目,想知道年轻创业者在干什么,互联网跨界到底怎么发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经过深度学习,开始在很多创业方向中都有体现。它把很多过去跨行业的算法统一了起来,并且效果上有了质的飞跃,这让我非常着迷。
而机器人又是个工具,和我们过去做的事情不谋而合。它到底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这就有机会去定义它。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去定义机器人的交互是怎样的,人的感受是怎样的?我觉得这个特别吸引我,也符合我的特质。
与此同时,能把基于深度学习产生的视觉、听觉技术革命,与机器人产业结合起来,更是今天很少人意识到的巨大机会。
这个行业认知建立以后,执行也就变得简单了。
我开始下大力气组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团队。在整个行业暴热,开启人才大战的前夜,我们组建了一支精壮的国际化队伍,还全力以赴研发了产品,很快就会看到我们即将发布的AI产品,多少也算领先了业界一步。
回想当初,我说自己要倾家荡产做机器人,很多人还认为我只是蹭个热点,搞个宣传。但把真实情况串起来后,你会发现,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同上文所述,这个单点,它不是偶然,而是整体思路的必然。
所以,一个点不是孤立存在的。你的脑海里有没有一个大格局?这个大格局是什么?这很重要。
落地之举:战略到底怎么做?
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脑海要有大格局。大格局就是对这个行业深入的、清晰的认知。
心中要不断问这个问题——在这个行业里,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什么才是下一个趋势?
这样,你才能判断,这个点对不对。否则,可能消耗了很多人,把什么都投进去,但不形成持续爆发增长。因为它不是大趋势下的点。本质就不该做。
要有这样的认知,就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行业,去思考对手,去观察现象。在获取大量信息后,不断在脑海里做思维推演,去判断。
这些格局认知里,你会想到一些关键词,比如全球化、视频、品牌、AI、争夺时长和红利结束等等。
整个行业的大格局,没必要从零开始做认知判断,一些看上去很热门的趋势,可以选择相信,再去分析背后的规律。
其次,养成格局和破局结合的思维习惯。破局就是找到与众不同的那个点,二者缺一不可。
过去,我们太强调单点的重要性了。大部分人的思维习惯,停留在游击战。有个好想法,做起来。
对手在哪,他们在怎么做?这个领域的趋势会怎样?这个点的领先者,是不是稍微抄袭下就一样了?
基本都不知道,也不去了解。只在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恨不得明天就赶紧实现。
今天,做一个互联网产品就像做一辆汽车。
如果你只有对某个功能(比如汽车安全)的好想法,而不去认真思考资金,工厂,产业链,上下游,品牌定位,对手策略,消费者习惯迁移等因素,你认为你有机会超越宝马、奥迪、奔驰吗?
战略,就是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逼迫自我的思考。
真正的超越机会,不是来自于在工作时间上把对手逼死,而是在认知深度上,先把自己逼疯。
互联网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形势下,做战略的关键点,就在于不断加深自己的认知,找到已经存在,但不为人知的那个秘密。
而且,这个秘密所能孕育的机会,要足够大;离现有领先者的区域,要足够远。
成功的核心,就是你是否具备超出对手的、对行业的、与众不同的认知。基于这个格局认知,为自己撕开一道突破口。
经过充分思考和认真研究后,制定清晰目标以及持续推进的路线图,这应该就是战略的全貌。
同时我也要补充一点:
战略是在这个路线图下的势能的累加,不能累加势能的,再有效果的执行,本质只是增加成本。
这样你就可能理解了杰克·韦尔奇说的“数一数二法则”。因为不数一数二,长期没有竞争力,还耗费精力。就不是一个能累加势能的点。
就像我们新的Slogan——MakeTheWorldSmarter,目标就是要围绕AI方向做累加。
我们的路线很清楚,那就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累加,以6亿月度活跃用户数据为基础,用技术和产品的突进,完成整个目标。
对目标没有持续、有效累加的事情,都没有意义。
战略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战略就是一个杠杆。
它让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放大几倍,几十倍。